1)  FIRO B Test
人际关系基本取向行为测验
2)  FIROB Test
人际关系基本取向行为测验
3)  Interpersonal
人际
1.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Discourse Marker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Classroom;
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的人际意义
2.
The result thinks that " you know" is multifunctional, including implicational inferenc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utterance repair, turn management.
从会话互动和认知推理的角度对话语标记you know的话语功能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它是多功能的,包括隐含推理功能、人际功能、话语修正功能和话语管理功能。
4)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人际关系
1.
Study on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atients;
住院患者人际关系协调的探讨
2.
The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the nursing care in operating room;
人际关系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
3.
Dealing ways and experi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head nurse;
护士长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及体会
5)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交往
1.
Investigation 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成因及对策探讨
2.
Research on Cognitive Adjustment to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armacy;
认知调节对提高药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索
3.
Consideration on train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freshmen;
如何培养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思考
6)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人际关系
1.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underachievement;
初中学习成绩不良学生人际关系干预研究
2.
On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高校贫困生心理障碍及宿舍人际关系的改善
3.
College Students Un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Situation,Causes,and Countermeasures;
大学生不和谐人际关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7)  interpersonal trust
人际信任
1.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depression of undergraduate;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2.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on loneliness in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normal university;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及人际信任对孤独感影响
8)  weak communicative ability
人际敏感
1.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from single family have more problems such as enforcement,weak communicative ability,often being depressed,and with hostility.
本文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测试材料,先对学生整体进行测评,再比较单亲家庭学生与双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单亲家庭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这四个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的人际敏感、抑郁与双亲家庭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9)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
1.
The "Xiangtu relation" in city life:an analysis of peasant migrants life mode from the angl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都市生活中的乡土关系——对进城农民工生活方式的人际传播视角解读
2.
Relational assumption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
3.
Health education on FeSS through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experimental communities by lecture,IEC materials,free FeSS gifts.
在干预组所在社区通过人际传播进行铁酱油健康教育,如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发放的酱油赠品。
10)  Interpersonal problems
人际问题
补充资料:人际关系
      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如家庭中的亲属关系,工作上的同事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朋友间的友谊关系,居处相近的邻里关系,市场上的买卖关系等。
  
  人际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切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其中,生产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它最终制约着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心理关系。而人们之间的心理关系则是各种社会关系据以实现的基础,是人与人直接联系的媒介。各种社会关系只有通过人们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这个中介因素才能反应出来,并对每个人发生作用。
  
  人际关系的研究  人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认为,它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人们之间需要的满足程度。人们喜欢给自己带来酬赏的人,讨厌给自己带来处罚的人。如果在交往中彼此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则相互间心理上保持接近。相反,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那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或不满,彼此就会疏远,甚至引起敌对情绪。F.海德和T.M.纽科姆提出人际关系的平衡理论。具体描述了个人、他人和对象三者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提出了人际关系平衡与改变的基本模式。认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与第三者即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关。三者间的关系有平衡与不平衡的不同情况。这种关系有形成均衡与和谐的倾向。不均衡的情况会产生混乱和紧张,因此会产生恢复均衡的压力使结构达到平衡。从不平衡转化为平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达到什么样的平衡则依赖于方式方法的难易程度和作出变化的个人特点。
  
  苏联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以群体所从事的共同活动的内容、组织、价值等为中介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在不同发展水平的群体中,人际关系在质和量上都会有所不同。如在集体中,人际关系组成复杂的层次结构,这种复杂结构并随着集体加入具有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的程度而发展着(见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人际关系的3种成分  ①认识成分,指与认识过程相联系的一切心理活动,如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其中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理解。②情感成分,包括与人际关系相联系的主体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和体验、情绪的敏感性、对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等。它们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③动作成分,指与人际关系相联系的主体的活动,包括行为举止、语言、表情、手势等。这些外显行为反映了一定的人际关系。一般说来,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同,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情绪体验以及各种外显行为都可能会有所不同。而它们反转来又会影响到彼此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 3种成分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割裂开来而孤立存在的。但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态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如在家庭关系中情感的成分特别突出,在工作群体中认识成分一般是主要的,而在各种服务性行业的人际关系中动作成分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人际行为模式  一定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一定的人际行为模式、一方的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的相应行为。积极的人际关系、友好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积极的行为反应,相反,消极的人际关系和不友好的行为会引起对方消极的行为反应。自然,人们之间的行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彼此的人际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T.F.利里将人际行为划分为8种模式:①由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尊敬和服从等反应;②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信任和接受等反应;③由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协助和温和的反应;④由尊敬、信任、赞扬、请求帮助等行为导致劝导和帮助的反应;⑤由害羞、礼貌、敏感、服从等行为导致骄傲、控制等反应;⑥由反抗、疲倦、怀疑、异样等行为导致惩罚或拒绝的反应;⑦由攻击、惩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敌对和反抗等反应;⑧由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为导致不信任或自卑等反应。自然,这种划分只是框架性的,还不能包括人们的全部行为类型。
  
  人际关系的反应倾向也带有个人的独特色彩。每个人在不同的交往场合可能表现出某种相同的基本倾向。这被称为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是比较稳定的。研究不同人的人际反应特质,对于有效的交往特别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结构  在社会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不同形式和规模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际结构。T.M.纽科姆发现群体的人际结构有如下特点: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不断地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头至尾维持良好关系的人只是极少数。②在群体结构中,初期富有吸引力的成员并不能一直保持其优势,到了后期其吸引力将会减小,优势会被其他人所取代。③某一群体在集合的初期,建立了不少4人以上的小结合群,待到群体稳定之后,则以3人的小结合群占多数。④随着人们之间的相互日益了解,人际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初的结合群可以容纳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结合群内人们的个性呈多样性。最后的结合群往往排除了多样性而变得单一化。⑤群体中有少数孤立者,他们不主动参加其他人的结合群,后者也不主动联系和容纳他们。
  
  人际关系测量  社会心理学中提出过各种测量人际关系的具体方法。J.L.莫雷诺调查群体成员间的相互选择情况,并将结果整理后绘制成人际关系矩阵和各种人际关系图,用以客观地显示出一个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情况(见社会测量)。这种方法在西方的小群体研究中广为采用。苏联社会心理学还提出过参照测量法、人物推断法、社会距离尺度法等测量方法。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大不相同,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有的研究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一般因素有:①空间距离。空间距离越近越容易形成亲密关系。②交往的次数与频率。接触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亲密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个人因素有:①个人的一般品质。有些品质令人喜欢,容易形成亲密关系,有些品质则相反。②相似性因素。在某些方面如思想、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等彼此相似,容易形成亲密关系。③需要的互补。两个品质特点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人可因互相的需要而形成亲密关系。上述因素在不同情况下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