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气象观测所
2) forest weather station
森林气象观测所
3)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气象观测
1.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change about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environment of Xinning county;and it then com- pared the up-to-date datum with historical datum and other stations datum around.
本文以新宁县气象观测环境变化为典例,采用历史资料对比和与周围台站对比等方法,详细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建设对气象观测资料的影响,从影响的要素、影响的程度等几个方面得出了多条结论。
2.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were introduced,the importance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in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was described,the status of th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as analyzed,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and weather sensor were studied.
文章简要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阐述了自动气象站在气象观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自动气象站的现状,研究了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自动气象站的结构应该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必须改进气象传感器生产工艺,根据观测项目的需求增加传感器种类,提高气象传感器的国产化水平,尽快研制通用数据采集器以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扩展性和系统开放性。
3.
Firstly,the air-cooling technical status quo and the reason of developing air-cooli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阐述了空冷技术发展现状和开展空冷气象观测的原因,介绍了空冷气象观测站的组成、要求和观测内容,以及空冷气象参数对比分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风、温度对空冷电厂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4) make weather observations
观测气象
5) observatory
[英][əb'zɜ:vətri] [美][əb'zɝvə'tɔrɪ]
天文台;气象台;观测所;了望台
6) Weather observation instrument
气象观测仪
补充资料:森林气象
应用气象学的分支。研究森林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涉及两方面:①森林群落中的气象场结构特征及其对周围大气场的影响,包括造林后对改造局部地区气候、防止大气污染的影响和对生态系统所起的平衡作用等;②气象因子对林木生长、发育和演替的影响。
发展概况 森林气象的研究早期附属于森林学,19世纪才逐渐形成特定的内容和研究方法。20世纪20~30年代,森林气象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迅速。1924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森林气象研究室首次建造观测塔研究林内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1927年R.盖格尔的《近地气候》一书出版,并提出森林气象学一词,为森林气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50年代,中国开始了系统的森林气象工作。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森林气象研究在观测方法、气候对树木年轮的影响、森林辐射特性、地区水分循环、森林空气动力学特性和生物气候等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下述各项。
营林与气象 对森林生长发育起主导作用的气象因子因地区和树种而异,在干旱地区是水分,在热带地区则往往是光照。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确定限制生长的主导因子。同时,立地气候和造林时间的选择,各类树种的气候生态型及其可塑性,以及与引种有关的气候相似性等的研究也很重要。森林抚育和采伐的小气候效应对林木的更新、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70年代以来,气象与营林关系的研究已发展到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气象因子系统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并尝试建立高效能利用多层空间光热水资源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
防护林带的气象效应 即林带、林网的结构、布局和配置方向的动力效应、热力效应和水分效应。一般林带减弱风速的影响范围在迎风面可达树高 5倍的距离、在背风面可延伸到树高25倍或更远。从结构上说,疏透型要优于通风型或紧密型。防风效应和林带与风向的交角、林带的宽度、高度和断面形状等关系密切,并随气层的状况而有变化。林带还可改善被保护地段和林带内的温度和湿度,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见防护林小气候)。
森林与大气污染 森林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剧增可起一定的抑制和平衡作用。每公顷年产量为10吨干物质的森林,每年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18.3吨,同时提供13.2吨的新鲜双氧。森林还可吸收某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吸附烟尘和其他微粒,释放具有杀菌效能的挥发物质,减低噪声,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等,均对人类健康有利。但林木过多地吸取对本身有害的成分,常常危及自身,如酸雨就常致使森林大面积毁灭。
森林气象灾害 包括气象因子起直接作用的如林木的风倒、风折和雪折,苗木的日灼、干旱和寒害等;气象因子起间接作用的如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等,其中以森林火灾的危害最大。 林火可由雷电直接引起,然而高温、干燥也是成灾的重要气象条件。预报森林火灾现已成为森林气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内容以利用气象指标探测火灾的可能性和范围为主,也包括森林可燃物的类型、森林潜在火行为,以及森林火险的红外遥感探测方法等。
林冠气象和森林小气候 林冠层是森林通过光合作用给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第一性生物量的主要源泉,其几何结构(包括枝叶数量与排列)、光学和热学性质直接影响森林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林冠层的作用使得太阳辐射通过时发生再分配,较多的辐射能为林冠所吸收并消耗在树叶的蒸发和蒸腾上,从而影响林冠层内热量和水分的收支、二氧化碳的分布和变化状况(包括日变化和垂直变化)。森林吸收的辐射能多,因而反射率较小,通常针叶林仅10%左右,阔叶林为15%左右。林冠也是大气降水存储和再分配的场所。降水经过林冠,每次可被截留约3~10毫米不等,由此产生的缓冲作用可减弱穿透林冠的降水对林地土壤的冲击作用,为森林保持水土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林冠的存在而形成的森林小气候,其一般特点是:光照弱,风速小,湿度大,最高温度低而最低温度高,气温和地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等。
树木年轮与气候 气候是影响树木直径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气候适宜的年份年轮长得宽,不利的年份长得窄,因此通过气候与年轮关系的分析,可间接了解历史气候。但分析逐年的年轮生长量时要排除非气候因子的作用,如树木的年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植被情况、营养物质类型和含量等。
待研究的问题 在某些森林气象问题上,学术界尚存在不同观点。如对于森林与降水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森林能通过蒸发和蒸腾及其他成雨作用,促进水分的小循环以增加大气降水;但也有人认为林多雨多是由于多雨地区易于森林生长所致。关于森林对大气圈热量平衡的影响,有人认为没有热带森林,则全球气温下降;但有人通过计算后认为,即使没有森林,地球陆地的反射率也只会提高 0.5%,不致引起气候的显著变化。鉴于世界森林大面积缩小可能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有人认为将产生温室效应,影响地 -气系统热量平衡,使气候渐趋不利于人类;与此相反的观点却认为二氧化碳的略增有益于植被的恢复,是一种负反馈作用,不致造成恶性循环。
发展概况 森林气象的研究早期附属于森林学,19世纪才逐渐形成特定的内容和研究方法。20世纪20~30年代,森林气象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迅速。1924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森林气象研究室首次建造观测塔研究林内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1927年R.盖格尔的《近地气候》一书出版,并提出森林气象学一词,为森林气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50年代,中国开始了系统的森林气象工作。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森林气象研究在观测方法、气候对树木年轮的影响、森林辐射特性、地区水分循环、森林空气动力学特性和生物气候等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下述各项。
营林与气象 对森林生长发育起主导作用的气象因子因地区和树种而异,在干旱地区是水分,在热带地区则往往是光照。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确定限制生长的主导因子。同时,立地气候和造林时间的选择,各类树种的气候生态型及其可塑性,以及与引种有关的气候相似性等的研究也很重要。森林抚育和采伐的小气候效应对林木的更新、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70年代以来,气象与营林关系的研究已发展到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气象因子系统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并尝试建立高效能利用多层空间光热水资源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
防护林带的气象效应 即林带、林网的结构、布局和配置方向的动力效应、热力效应和水分效应。一般林带减弱风速的影响范围在迎风面可达树高 5倍的距离、在背风面可延伸到树高25倍或更远。从结构上说,疏透型要优于通风型或紧密型。防风效应和林带与风向的交角、林带的宽度、高度和断面形状等关系密切,并随气层的状况而有变化。林带还可改善被保护地段和林带内的温度和湿度,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见防护林小气候)。
森林与大气污染 森林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剧增可起一定的抑制和平衡作用。每公顷年产量为10吨干物质的森林,每年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18.3吨,同时提供13.2吨的新鲜双氧。森林还可吸收某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吸附烟尘和其他微粒,释放具有杀菌效能的挥发物质,减低噪声,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等,均对人类健康有利。但林木过多地吸取对本身有害的成分,常常危及自身,如酸雨就常致使森林大面积毁灭。
森林气象灾害 包括气象因子起直接作用的如林木的风倒、风折和雪折,苗木的日灼、干旱和寒害等;气象因子起间接作用的如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等,其中以森林火灾的危害最大。 林火可由雷电直接引起,然而高温、干燥也是成灾的重要气象条件。预报森林火灾现已成为森林气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内容以利用气象指标探测火灾的可能性和范围为主,也包括森林可燃物的类型、森林潜在火行为,以及森林火险的红外遥感探测方法等。
林冠气象和森林小气候 林冠层是森林通过光合作用给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第一性生物量的主要源泉,其几何结构(包括枝叶数量与排列)、光学和热学性质直接影响森林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林冠层的作用使得太阳辐射通过时发生再分配,较多的辐射能为林冠所吸收并消耗在树叶的蒸发和蒸腾上,从而影响林冠层内热量和水分的收支、二氧化碳的分布和变化状况(包括日变化和垂直变化)。森林吸收的辐射能多,因而反射率较小,通常针叶林仅10%左右,阔叶林为15%左右。林冠也是大气降水存储和再分配的场所。降水经过林冠,每次可被截留约3~10毫米不等,由此产生的缓冲作用可减弱穿透林冠的降水对林地土壤的冲击作用,为森林保持水土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林冠的存在而形成的森林小气候,其一般特点是:光照弱,风速小,湿度大,最高温度低而最低温度高,气温和地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等。
树木年轮与气候 气候是影响树木直径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气候适宜的年份年轮长得宽,不利的年份长得窄,因此通过气候与年轮关系的分析,可间接了解历史气候。但分析逐年的年轮生长量时要排除非气候因子的作用,如树木的年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植被情况、营养物质类型和含量等。
待研究的问题 在某些森林气象问题上,学术界尚存在不同观点。如对于森林与降水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森林能通过蒸发和蒸腾及其他成雨作用,促进水分的小循环以增加大气降水;但也有人认为林多雨多是由于多雨地区易于森林生长所致。关于森林对大气圈热量平衡的影响,有人认为没有热带森林,则全球气温下降;但有人通过计算后认为,即使没有森林,地球陆地的反射率也只会提高 0.5%,不致引起气候的显著变化。鉴于世界森林大面积缩小可能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有人认为将产生温室效应,影响地 -气系统热量平衡,使气候渐趋不利于人类;与此相反的观点却认为二氧化碳的略增有益于植被的恢复,是一种负反馈作用,不致造成恶性循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