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偶极光核反应
1)  dipole photonuclear reaction
偶极光核反应
2)  dipolar reaction
偶极反应
1.
Fluoroindolizines and 2 fluoro benzo\indolizines 4 were synthesized in yields of 50%~70% via a 1,3 dipolar reaction of fluorinated vinyl tosylate 2 with N ylides of pyridinium or isoquinolinium for 24 h in the presence of K 2CO 3 and Et 3N in DMF.
2-二氟乙烯基对甲苯磺酸酯(2)与吡啶和异喹啉的叶立德(3)在DMF溶剂中,以K2CO3与Et3N作件下通过1,3偶极反应24h,以50%~70%的产率合成得到2位单氟环加成产物,2氟中氮茚及2氟苯并中氮茚衍生物4。
3)  1,3-dipolar reaction
1,3-偶极反应
1.
11β-Hydroxy-16β-methyl-16α,17α-methylene-pregna-1,4-dien-3,20-dione, an important chemical intermediate and excellent medicinal candidate, was prepared from prednisolone through 7 steps of methyl- sulfonylation, methylation, dehydration and double 1,3-dipolar reaction followed by double thermal decom- position with the total yield of 23.
由泼尼松龙(Prednisolone)为原料,经甲磺酰化、甲基化、脱水、两次1,3-偶极反应以及其后的两次热分解共7步反应,以23。
4)  photonuclear reaction
光核反应
1.
Three kinds of photonuclear reactions, (γ,n), (γ,2n), (γ,αn) were innduced by the bremsstrahlung beam which was converted from the 200MeV electron beam.
利用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轫致辐射束诱发(γ,n)、(γ,2n)、(γ,αn)三种光核反应,得到了11C、15O、18F、22Na、61Cu、62Cu、64Cu等七种核素,推算了饱和活度和C与F的探测限,讨论了在该加速器上开展光子活化分析的可行
5)  dipolar-cycloaddition reaction
偶极环加成反应
1.
The triazole compounds(7b and 8b) were obtained by dipolar-cycloaddition reaction from 3b and some carbonyl nucleophilic reagents containing active methylene.
合成了手性叠氮2(5H)-呋喃酮化合物(3a~3d);3b与含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发生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带手性丁烯内酯的1,2,3-三唑化合物(8b和8b)。
6)  photonuclear reaction
光核反应<能>
补充资料:低能核反应机理
      低能核反应主要通过复合核反应和直接反应两种机理进行。
  
  复合核反应  复合核反应模型是丹麦科学家N.玻尔于1936年提出来的。该模型假定低能核反应分两阶段进行,而且彼此独立。第一阶段为复合核的形成,即入射粒子和靶核融合为一个新核,称为复合核,历时约10-22秒;第二阶段为复合核的衰变,即复合核分解为出射粒子和剩余核,经历时间比第一阶段长得多,约为10-19~10-13秒。这样,复合核反应可表示为:A+a─→C─→B+b式中C表示复合核。以上两阶段是相互独立的,即复合核如何衰变只决定于复合核本身的性质,而与其形成方式无关。换言之,复合核对于自己的形成方式失去"记忆"。例如,复合核64Zn*可以由两个核反应生成,有三种衰变方式:
  
  
  实验测得其反应截面的比为:
  
  
  证实了上述假定。
  
  直接反应  入射粒子能量较高时,与靶核表面或内部单个核子相互作用,而将本身一部分能量传递给靶核中的一个或几个核子,后者还来不及把能量分配给其他核子时就被发射出来,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直接反应。直接反应是在约等于入射粒子穿越靶核所需的时间(10-22~10-20秒)内完成的。依情况不同又可分为:
  
  ①表面直接作用 当入射粒子能量比较低时,主要与靶核表面结合得最松的核子发生作用,而将后者激发(表面激发)或打出(表面嬗变)。
  
  ②体内直接作用 当入射粒子能量比较高时,可将靶核深处的核子打出来。这种反应称敲出反应。
  
  ③削裂反应 当入射粒子在靶核边缘掠过时,入射粒子的一个或几个核子被靶核所俘获,其余部分继续前进,如(d,p)反应和(d,n)反应。
  
  ④拾取反应 入射粒子掠过靶核时,从它里面拾取一个或很少几个核子而结合成较重的粒子并向外飞出,如(p,d)反应和(n,d)反应。
  
  ⑤非弹性散射 入射粒子把部分能量直接传给靶核而使后者激发,其本身则继续飞行。这种非弹性散射同复合核发射与入射粒子相同的出射粒子不同,属于直接反应。
  
  ⑥电荷交换反应 入射粒子与靶核不交换粒子,只交换电荷,如(p,n)反应和(3He,t)反应。
  
  

参考书目
   M.Lefort,Nuclear Chemistry,Van Nostrand,London,196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