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ollision of two bodies
两体碰撞
1.
A discussion of collision of two bod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ergy;
从能量的角度讨论两体碰撞问题
3) two constraints
两点碰撞
4) Electron exchan ge mechanism
单次碰撞
5) second impact
二次碰撞
1.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chair distance of high-speed train on occupant injury,referring to the interior establishment and configurations of Chinese train,the second impact model on occupant injury in high-speed train crash accident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uropean train standards on occupant injury simulation,experi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为研究高速列车座椅间距对乘员碰撞伤害的影响,在欧洲列车乘员伤害仿真、试验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我国列车客室设施与布置,采用MADYMO Hybrid Ⅲ 50%假人,建立高速列车碰撞事故乘员二次碰撞仿真模型。
2.
Based on the interior arrangement of railway vehicle in China and the simulation through modeling of Madymo Hybrid Ⅲ 50% Dummy,the occupant injury caused by the second impact of railway crash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andards.
结合我国铁道车辆客室设施与布置,参考欧洲和美国的轨道车辆乘员伤害仿真、试验和评价标准,采用Madymo HybridIII 50百分位假人对轨道列车碰撞事故中乘员二次碰撞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伤害分析,比较了不同客室布置方式、不同接触刚度、不同的座椅间距等对乘员伤害的影响。
补充资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经济
指1919~193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体上经历了?鍪逼冢吹谝淮问澜绱笳胶蟪跗冢?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30年代严重危机和萧条时期。
第一个时期(1919~1923) 资本主义基础受到深刻震荡的时期。原各交战国家的经济,或者经过一个短暂的通货膨胀景气后发生了经济危机,或者陷入了混乱残破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各国的经济已受到严重破坏,机器设备失修,基本建设停顿,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生产都大为缩减。农业中机械和牲畜缺乏,农产品收成下降。这种情况使各种商品的供应一时不能应付市场需求,从而使未遭到战争破坏的美、日等国的生产得以维持在战时的高水平上。但是,随着战后各国人民贫困化的加深和欧洲国家生产的初步恢复,各国已有的巨大生产能力终于超过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狭窄范围。1920年,当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刚恢复到接近战前水平时,便爆发了经济危机。
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是战后的首次世界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虽然为期不长,但其破坏性却相当严重,对重工业主要部门的打击特别厉害。危机期间,世界煤和生铁产量分别下降14.2%和40.1%。与此同时,还发生了第二次慢性世界农业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主要波及美、英、日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危机期间,美国加工工业产值下降22.6%,采矿业产值下降19.5%,煤、生铁和钢产量分别下降27.5%、54.8%和53.1%。英国煤产量下降28.9%,生铁和钢产量分别下降67.4%和59.2%,造船(吨位)下降68%。日本工业总产值下降19.9%,采矿业总产值下降48%,煤和生铁产量分别下降16.1%和16.7%,造船(吨位)下降88.2%,机器制造工业产值下降55.9%。法国因战时遭受的破坏特别严重,恢复工作量较大。德国则因战败后割地赔款,战后初期国民经济还一直处于残破混乱状态,1923年工业生产猛烈下降,最严重时只有1/7的工业企业勉强开工,数百万失业者踯躅街头,银行信贷体系濒于解体,并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货膨胀危机,货币数量比战前增加17000亿倍以上,纸马克事实上成了废纸。
第二个时期(1924~1929)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相对稳定时期。其特点是,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一定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某些高涨。
使经济得到相对稳定的因素主要是:为弥补战时严重损耗,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本更新;在国内外市场剧烈竞争的刺激下,生产中广泛采用了新技术,一系列新工业部门(如汽车、电气、化学、人造纤维等)得到了较快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特别是美国和德国,大力推行所谓产业合理化,加强剥削工人,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率。此外,在一些国家(如日本)中,公开或秘密的扩军备战活动也人为地刺激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生产的增长。这一时期各国先后恢复了金本位制,稳定了通货,国际贸易总量也超过战前水平,有了一定的扩大。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和不稳固。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经常开工不足,存在大量失业常备军(1929年危机前夕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时被局部的下降或停滞所中断(美国工业生产在1924和1927年曾两度出现下降);农业陷入慢性危机而不能自拔,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增长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影响下,世界市场问题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额的增加,远远落后于其生产量的增长;各国劳动群众由于垄断资本的加紧剥削,生活停留在战前的水平。这样,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狭小容量,愈来愈和盲目扩大的生产发生尖锐的矛盾,危机因素加速成熟起来。
第三个时期(1929~1939) 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遭到破坏、经济危机空前严重时期,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经济、政治矛盾极端尖锐的年代。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它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危机。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其中美国、德国缩减一半以上,倒退到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末的水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高达3000~4500万人,有些国家的失业率达到30~50%。农业危机也空前尖锐,农产品大量"过剩",价格急剧下跌,与工业危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在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比工业生产减缩得更为猛烈。1931~1933年欧美各国还先后爆发了深刻的信贷货币危机。大批银行纷纷倒闭,整个信贷制度濒于崩溃,并先后废止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在危机年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由于宗主国竭力转嫁危机,所受的打击尤为惨重。这些地区出口的农产品、原料的价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更趋恶化。
危机给各国劳动群众带来了难以置信的灾难。罢工运动、示威游行以及农民斗争重新高涨起来。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镇压人民的革命斗争,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些国家同时实行法西斯专政,并把国民经济转上军事化的轨道,加紧准备和发动侵略战争。在美、英、法等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国家对经济进行"反经济危机"的"调节",其突出代表是美国总统F.D.罗斯福(1882~1945)的新政实验(见罗斯福新政)。在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则全力发展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妄图从发动新的大战中寻找出路(见法西斯德国的军事统制经济)。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也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经济的痼疾。1929~1933年的危机过去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了特种萧条,即未导致工业重新高涨的经济萧条。整个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约到1936年前后才有所好转。但从1937年起,美、英、法等国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即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来势很猛,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近1/3,加工工业开工率不到 2/3;英、法两国工业生产各下降1/10左右。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总数,1938年达到1800万。只是由于新的世界大战的迫近,危机才未继续下去。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由于加紧扩军备战条件下军事化经济的畸形发展,没有正式爆发经济危机。
30年代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萧条,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各种深刻矛盾。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统治和剥削的加强,劳动群众的状况日益恶化,各国劳动人民通过不同形式持续进行了反抗斗争。在外国资本势力的加紧控制和掠夺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继续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出口作物,从而加深了这些国家作为帝国主义的农业──原料附庸的性质,遭受帝国主义不等价交换的沉重剥削和转嫁危机的灾难性打击。这一段时期有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印度、中国等)的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都是片面的、畸形的,而且在外国资本的阻挠和打击下,时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同帝国主义者的矛盾不断加深,他们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不断向前发展,这标志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已经面临深刻的危机。
两次大战之间,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的美国,到20年代末达到它发展的高峰,1929年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中占了一半。但到30年代,在深刻的经济危机和萧条的打击下,它的经济地位显著削弱。英国经济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开始衰落,长期基本上处于停滞不振状态。法国在20年代工业增长较快,但在30年代经济危机加深条件下,它的经济情况日渐恶化。德国在20年代由于道威斯计划和美国资本的扶助,经济恢复发展较快,迅即赶过了英、法,30年代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但自法西斯上台后,通过扩军备战和全力推行经济军事化,经济军事实力有了较大增长。在此期间,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也因大搞扩军和侵略战争而有了显著上升。这种实力地位的变化,必然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起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过重新组合之后,终于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一方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轴心国集团,另一方则是英、法、美等国的同盟国集团。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张的极度加强,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个时期(1919~1923) 资本主义基础受到深刻震荡的时期。原各交战国家的经济,或者经过一个短暂的通货膨胀景气后发生了经济危机,或者陷入了混乱残破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各国的经济已受到严重破坏,机器设备失修,基本建设停顿,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生产都大为缩减。农业中机械和牲畜缺乏,农产品收成下降。这种情况使各种商品的供应一时不能应付市场需求,从而使未遭到战争破坏的美、日等国的生产得以维持在战时的高水平上。但是,随着战后各国人民贫困化的加深和欧洲国家生产的初步恢复,各国已有的巨大生产能力终于超过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狭窄范围。1920年,当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刚恢复到接近战前水平时,便爆发了经济危机。
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是战后的首次世界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虽然为期不长,但其破坏性却相当严重,对重工业主要部门的打击特别厉害。危机期间,世界煤和生铁产量分别下降14.2%和40.1%。与此同时,还发生了第二次慢性世界农业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主要波及美、英、日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危机期间,美国加工工业产值下降22.6%,采矿业产值下降19.5%,煤、生铁和钢产量分别下降27.5%、54.8%和53.1%。英国煤产量下降28.9%,生铁和钢产量分别下降67.4%和59.2%,造船(吨位)下降68%。日本工业总产值下降19.9%,采矿业总产值下降48%,煤和生铁产量分别下降16.1%和16.7%,造船(吨位)下降88.2%,机器制造工业产值下降55.9%。法国因战时遭受的破坏特别严重,恢复工作量较大。德国则因战败后割地赔款,战后初期国民经济还一直处于残破混乱状态,1923年工业生产猛烈下降,最严重时只有1/7的工业企业勉强开工,数百万失业者踯躅街头,银行信贷体系濒于解体,并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货膨胀危机,货币数量比战前增加17000亿倍以上,纸马克事实上成了废纸。
第二个时期(1924~1929)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相对稳定时期。其特点是,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一定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某些高涨。
使经济得到相对稳定的因素主要是:为弥补战时严重损耗,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本更新;在国内外市场剧烈竞争的刺激下,生产中广泛采用了新技术,一系列新工业部门(如汽车、电气、化学、人造纤维等)得到了较快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特别是美国和德国,大力推行所谓产业合理化,加强剥削工人,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率。此外,在一些国家(如日本)中,公开或秘密的扩军备战活动也人为地刺激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生产的增长。这一时期各国先后恢复了金本位制,稳定了通货,国际贸易总量也超过战前水平,有了一定的扩大。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和不稳固。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经常开工不足,存在大量失业常备军(1929年危机前夕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时被局部的下降或停滞所中断(美国工业生产在1924和1927年曾两度出现下降);农业陷入慢性危机而不能自拔,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增长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影响下,世界市场问题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额的增加,远远落后于其生产量的增长;各国劳动群众由于垄断资本的加紧剥削,生活停留在战前的水平。这样,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狭小容量,愈来愈和盲目扩大的生产发生尖锐的矛盾,危机因素加速成熟起来。
第三个时期(1929~1939) 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遭到破坏、经济危机空前严重时期,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经济、政治矛盾极端尖锐的年代。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它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危机。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其中美国、德国缩减一半以上,倒退到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末的水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高达3000~4500万人,有些国家的失业率达到30~50%。农业危机也空前尖锐,农产品大量"过剩",价格急剧下跌,与工业危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在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比工业生产减缩得更为猛烈。1931~1933年欧美各国还先后爆发了深刻的信贷货币危机。大批银行纷纷倒闭,整个信贷制度濒于崩溃,并先后废止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在危机年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由于宗主国竭力转嫁危机,所受的打击尤为惨重。这些地区出口的农产品、原料的价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更趋恶化。
危机给各国劳动群众带来了难以置信的灾难。罢工运动、示威游行以及农民斗争重新高涨起来。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镇压人民的革命斗争,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些国家同时实行法西斯专政,并把国民经济转上军事化的轨道,加紧准备和发动侵略战争。在美、英、法等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国家对经济进行"反经济危机"的"调节",其突出代表是美国总统F.D.罗斯福(1882~1945)的新政实验(见罗斯福新政)。在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则全力发展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妄图从发动新的大战中寻找出路(见法西斯德国的军事统制经济)。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也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经济的痼疾。1929~1933年的危机过去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了特种萧条,即未导致工业重新高涨的经济萧条。整个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约到1936年前后才有所好转。但从1937年起,美、英、法等国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即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来势很猛,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近1/3,加工工业开工率不到 2/3;英、法两国工业生产各下降1/10左右。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总数,1938年达到1800万。只是由于新的世界大战的迫近,危机才未继续下去。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由于加紧扩军备战条件下军事化经济的畸形发展,没有正式爆发经济危机。
30年代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萧条,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各种深刻矛盾。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统治和剥削的加强,劳动群众的状况日益恶化,各国劳动人民通过不同形式持续进行了反抗斗争。在外国资本势力的加紧控制和掠夺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继续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出口作物,从而加深了这些国家作为帝国主义的农业──原料附庸的性质,遭受帝国主义不等价交换的沉重剥削和转嫁危机的灾难性打击。这一段时期有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印度、中国等)的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都是片面的、畸形的,而且在外国资本的阻挠和打击下,时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同帝国主义者的矛盾不断加深,他们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不断向前发展,这标志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已经面临深刻的危机。
两次大战之间,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的美国,到20年代末达到它发展的高峰,1929年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中占了一半。但到30年代,在深刻的经济危机和萧条的打击下,它的经济地位显著削弱。英国经济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开始衰落,长期基本上处于停滞不振状态。法国在20年代工业增长较快,但在30年代经济危机加深条件下,它的经济情况日渐恶化。德国在20年代由于道威斯计划和美国资本的扶助,经济恢复发展较快,迅即赶过了英、法,30年代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但自法西斯上台后,通过扩军备战和全力推行经济军事化,经济军事实力有了较大增长。在此期间,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也因大搞扩军和侵略战争而有了显著上升。这种实力地位的变化,必然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起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过重新组合之后,终于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一方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轴心国集团,另一方则是英、法、美等国的同盟国集团。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张的极度加强,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