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ace industry
和平时期的工业
2) industrial age
工业时期
4) Agriculture of Dawenkou and Zhou period
大汶口文化时期和周代时期的农业
5) post-industrialization
后工业时期
1.
Reforge the diversity of urban eco-physiognomy in Shanghai during post-industrialization;
后工业时期上海城市生态地貌多样性再造
补充资料:抗日战争时期的后方工业
1937年至1945年中国西南与西北的工业。在抗战初期工厂内迁的基础上,曾一度获得发展,但后期又陷于衰退。据1937年 9月国民政府实业部统计,全国登记注册的工矿企业共三千九百三十五家,仅上海一市就有一千二百七十九家,占32.5%,而西南、西北广大地区仅有二百三十七家,占6%。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为了保存国家建设力量,支援抗战的军需物资,补充后方的民用供给,国民政府决定大规模地将工厂内迁,并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和配合。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拆迁上海工厂,组织了迁移监督委员会。上海工业界随即成立联合迁移委员会,进行迁厂工作。在上海工业家带动下,其他战区工厂也相继内迁,经政府协助内迁的厂矿有四百四十七家,其中迁川者二百四十五家,迁湘者一百二十一家,迁桂者二十五家,迁陕者四十二家。此外,自动迁移之工厂亦有百家,合计共达六百余家。国民政府将沿海厂矿迁至后方,并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以及湘西建设起新工业区,其具体布局为:四川以重庆为中心,开发沱江和岷江流域的盐、糖、木材及水利资源;湖南以沅陵, 辰溪为中心, 重建电厂、水泥厂及煤矿;陕西西安、宝鸡等处重建电厂和纺织厂;贵州中部与东部开采水银、煤、石膏等矿;云南以昆明为中心,建立电厂、机器厂、钢铁厂及采矿等;广西以桂林、柳州和全县为中心,建立电厂、纱厂及机械厂;甘肃、青海两省开采石油及金矿,等等。到1940年,后方诸省已初步形成十一个工业中心区,对后方经济开发和长期支援抗战起了很大作用。
抗战时期,由于国际交通阻滞,外货来源告断,沦陷区人口、资金大量向内地转移,军需民用消费量大增,使工业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之无外资厂矿竞争威胁,刺激着社会资金不断向工业资本转移,所以内地各省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时期,工业蓬勃兴起,新设工厂如雨后春笋,到1942年底,后方各省厂数已达三千七百五十八家,资本总额为二十亿元,工人共约二十四万人。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42年后方各种工业产量为:电力196282426度、煤6313697吨、汽油1895724加仑、生铁77497吨、钢3000吨、机床3779台、动力机4475部、发电机5780部、电动机 10513马力、水泥236369桶、硫酸689吨、酒精7885337加仑、 机制纸4250吨、面粉4880000袋、机制纱114100件。由此可见,后方工业已取得相当的成绩,并略具规模。
抗战前期后方工业虽然迅速发展,但到1943年开始走下坡路。新设立工厂数减少,而且规模越来越小;同时许多旧厂出顶、合并、减产,并出现了"以商养工"、"以商代工"等现象。就后方工业中心重庆而言,1943年全市八百七十一家工厂中,停工减产者即达二百七十余家。仅次于重庆的湖南衡阳,1943年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厂停业。其他地方的情况亦复如此。
后方工业衰退是由于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政策、重税政策、通货膨胀以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蚕食鲸吞造成的。但更大的打击还在抗战胜利之后,据1946年6月的调查,后方中小工厂联合会所属的一千一百一十个工厂中,实际停业者已逾80%,而最为可惜者,即沿海内迁之工厂,其中60%已全部停闭。总之,随着抗战胜利以及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西部工业已走上崩溃的道路。
参考书目
银行学会:《民国经济史》,上海,1948。
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北京,1957。
抗战时期,由于国际交通阻滞,外货来源告断,沦陷区人口、资金大量向内地转移,军需民用消费量大增,使工业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之无外资厂矿竞争威胁,刺激着社会资金不断向工业资本转移,所以内地各省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时期,工业蓬勃兴起,新设工厂如雨后春笋,到1942年底,后方各省厂数已达三千七百五十八家,资本总额为二十亿元,工人共约二十四万人。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42年后方各种工业产量为:电力196282426度、煤6313697吨、汽油1895724加仑、生铁77497吨、钢3000吨、机床3779台、动力机4475部、发电机5780部、电动机 10513马力、水泥236369桶、硫酸689吨、酒精7885337加仑、 机制纸4250吨、面粉4880000袋、机制纱114100件。由此可见,后方工业已取得相当的成绩,并略具规模。
抗战前期后方工业虽然迅速发展,但到1943年开始走下坡路。新设立工厂数减少,而且规模越来越小;同时许多旧厂出顶、合并、减产,并出现了"以商养工"、"以商代工"等现象。就后方工业中心重庆而言,1943年全市八百七十一家工厂中,停工减产者即达二百七十余家。仅次于重庆的湖南衡阳,1943年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厂停业。其他地方的情况亦复如此。
后方工业衰退是由于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政策、重税政策、通货膨胀以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蚕食鲸吞造成的。但更大的打击还在抗战胜利之后,据1946年6月的调查,后方中小工厂联合会所属的一千一百一十个工厂中,实际停业者已逾80%,而最为可惜者,即沿海内迁之工厂,其中60%已全部停闭。总之,随着抗战胜利以及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西部工业已走上崩溃的道路。
参考书目
银行学会:《民国经济史》,上海,1948。
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北京,195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