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Research Method
经济学研究方法
1.
A Comparison on Economic Research Method between Adam Smith and Friedrich List;
斯密与李斯特经济学研究方法之比较
3) study of economic law science
经济法学研究
4) Legal Research Methodology
法学研究方法论
1.
Leg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The Illustration of Legal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Law and Economics;
法学研究方法论与刑事诉讼的现代化——以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为例的检视
6)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History
史学研究方法论
补充资料:经济学方法论
指西方经济学界在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理论。它们以一定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彼此之间往往互相交叉并补充。
演绎与归纳 在西方经济学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采取演绎方法,即从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分析着手,推导出若干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反对这种方法,主张从大量历史材料的占有出发,归纳出若干经验性的论点。后来,英国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A.马歇尔采取折中的态度,以演绎方法为主,兼用归纳方法。
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制度结构分析与总量分解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除了仍然用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外,经济学家们还把经济学的方法分为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制度结构分析方法。
①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
②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以单个市场、单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单个消费者的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个量及其变化,特别是研究生产成本、价格、利润和其他生产要素收入及其与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之间的关系。因此微观经济分析又称个量分析或个体分析。新古典学派的分析以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为主。此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遵循新古典学派的传统,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上有新的发展,如在有关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决策、企业目标的研究中对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等。
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个量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总量或个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
③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以制度的变化、社会各利益集团地位的变化,以及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作为考察对象。它强调经验材料的归纳,重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并把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历史事件等对经济的影响摆在较突出的地位。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都是以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④总量分解方法是结构分析方法的一种,但并不是考察制度结构的变化,而是从数量分析的角度进行的结构分析。总量分解是指:把经济中的总量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如分解为若干个部门的量、若干个地区的量、若干个市场的量等。这种部分的量介于总量与个量之间,它对于总量而言,相当于个量,但对个量而言,则又相当于总量。总量分解所要研究的,是总量、部分的量、个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美国现代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1901~
)、W.W.罗斯托(1916~ )等人,都以应用总量分解方法著称。他们把经济总量分解为不同的产业部门的量,并根据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些关系的演变趋势来阐释经济增长发展的特征。
从上述分析方法本身来看,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并按照研究课题的一定的要求加以运用,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同他们的非科学的经济学说是不可分的。例如,凯恩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时所采用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关系;他所分析的经济中的总量,是不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总量,从而仅限于分析经济中各种数量之间的表面联系,不能说明这些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矛盾。又如,新制度学派的J.K.加尔布雷思(1908~ )等尽管以制度结构分析方法相标榜,强调要分析各种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它们彼此之间的冲突,实际上他们对制度本身的解释是十分混乱的。在他们所讨论的制度结构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他们所考察的利益集团,是从政治上、法律上、技术变革或职业性质上划分的一定的集团。正如凯恩斯运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实根源,得出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的论断一样,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也利用制度结构分析方法,力图证明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有这种或那种缺陷,但只要通过制度结构方面的适当的调整就可以纠正它,补救它,从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就可以调和,甚至不同的阶级最终也会融合为一体。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西方经济学家还把经济学的研究区分为实证的研究和规范的研究,相应地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区分为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①实证方法是在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考察经济活动中的一定的因果关系。它所解决的,是"这是什么"或"这不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以经济增长为例,实证方法所要阐明的是: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即投资若干,在投资与产量的比例为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实现多大百分比的经济增长率;或者,在投资额为一定的条件下,要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投资与产量的比例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至于经济增长本身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本身是"值得实现的"还是"不值得实现的",则不在实证研究的范围之内。
②规范方法所考察的是经济活动的评价问题,也就是"这应该是什么"或"这不应该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规范研究带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它把"是非善恶"的讨论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轨道。仍以经济增长为例,规范方法所要阐明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是"好事",是"值得实现的",而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则不是"好事",是"不值得实现的"。规范研究的结果是力求提供一种经济活动的评价标准,一种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从分析方法本身来看,实证方法或规范方法同样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并按照研究课题的一定的要求加以运用。但它们也不可能脱离经济理论的指导。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从各自的学说立场出发,或者采取实证方法,或者采取规范方法,或者二者兼用,但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总是与他们的经济理论一致的。例如,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采取规范分析方法,是想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所在,并力求证明资本主义社会有可能通过改良的途径而逐渐消除这种缺陷。在他们那里,规范分析方法与新制度学派的改良主义学说是一致的。又如,凯恩斯主义者在讨论经济增长问题时,采取实证分析方法,说明经济增长实现的条件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由此提出均衡增长的对策。但由于凯恩斯主义者的经济增长学说在实质上是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停滞的目标服务的,其中虽然含有若干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论述,然而它的有关均衡增长的论点却是反科学的,它的有关刺激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也只可能暂时有利于经济增长,从长远来说则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矛盾。
宏观、微观、制度结构、总量分析方法以及实证、规范分析方法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学的方法的区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和互为补充的关系。例如,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但它并不排除实证分析。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既是制度结构分析方法的运用者,也是规范分析方法的运用者,但他在考察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美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以及在论述垄断企业在控制市场和价格方面的具体表现时,就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
与此相似的是,宏观、微观、总量分解等分析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但它们并不排除规范分析。凯恩斯在运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考察时,主要运用实证分析,如说明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可以既消除失业,又防止通货膨胀等等,但凯恩斯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所谓"社会哲学",主张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缩小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的差距,这就属于规范分析的范围了。尽管这在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中并不占主要的地位,但却表明了宏观经济分析与规范分析可以并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也可以结合在一起。此外,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效率的微观经济研究中,也是既有实证分析的部分(如论述经济效率的变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分析经济效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等),又有规范分析的部分(如探讨经济效率变动的福利含义,从经济效率的水平来评价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或一种收入分配制度的优劣等)。
即使以数学方法来说,它同样是可以与实证分析方法或规范分析方法并用的。西方经济学家把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一种手段,无论是用于宏观经济分析还是用于微观经济分析,除了主要是用于实证分析而外,也被用于规范分析。西方的福利经济学研究就是数学方法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例子。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等,都是微观福利经济学说,都着重于数学方法的运用,但它们同时也属于规范分析的范围。通货膨胀与失业最优交替理论、最优增长与最优储蓄率理论等,则是宏观福利经济学说,也都着重于数学方法的运用,但它们同样是一种规范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封闭系统分析与开放系统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这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后者则考虑时间因素;前者只对一定时间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后者则分析一定时期、一定过程内的经济活动。封闭系统分析和开放系统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限于考察一定经济系统内部的各种力量的作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注意到经济系统外部的一定的力量对经济系统的运行的影响,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这两种分析也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例如,货币学派在考察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中,采取封闭分析时,只注意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而在采取开放分析时,则要加入国外货币供应量变动、一国国际储备额变动、国际资本短期和长期流动、汇率变动等因素的作用。在某些场合,封闭系统分析有助于判明经济系统运行中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而在另一些场合,开放系统分析则更能说明这一点,它们也不是不可互为补充的。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的区别主要是:均衡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如供给、需求、价格、收入、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作为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基本因素。其中,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各个市场之间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历史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的分析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例如,关于工资水平的确定问题,采取均衡分析方法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供求的均衡与否是工资水平的确定的主要依据;采取非均衡分析方法的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工资水平的确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以外的因素,如一国的历史条件,文化和社会状况,政府的干预作用等。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均衡分析往往与制度结构分析结合在一起,而均衡分析通常是数量分析(总量或个量分析)中的一种。
总之,从上述有关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的论述可以了解到,按不同的方式划分的各种方法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总是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的要求,选择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既与一定的经济学说保持一致,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有互相补充的作用。
参考书目
J.A.Schumpeter,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54.
M.Blaug,The Methodoloɡy of Economics: or How Economists Expl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0.
L.C.Robbins, 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Siɡ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3rd ed.,Macmillan,London,1984.
演绎与归纳 在西方经济学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采取演绎方法,即从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分析着手,推导出若干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反对这种方法,主张从大量历史材料的占有出发,归纳出若干经验性的论点。后来,英国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A.马歇尔采取折中的态度,以演绎方法为主,兼用归纳方法。
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制度结构分析与总量分解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除了仍然用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外,经济学家们还把经济学的方法分为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制度结构分析方法。
①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
②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以单个市场、单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单个消费者的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个量及其变化,特别是研究生产成本、价格、利润和其他生产要素收入及其与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之间的关系。因此微观经济分析又称个量分析或个体分析。新古典学派的分析以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为主。此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遵循新古典学派的传统,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上有新的发展,如在有关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决策、企业目标的研究中对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等。
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个量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总量或个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
③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以制度的变化、社会各利益集团地位的变化,以及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作为考察对象。它强调经验材料的归纳,重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并把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历史事件等对经济的影响摆在较突出的地位。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都是以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④总量分解方法是结构分析方法的一种,但并不是考察制度结构的变化,而是从数量分析的角度进行的结构分析。总量分解是指:把经济中的总量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如分解为若干个部门的量、若干个地区的量、若干个市场的量等。这种部分的量介于总量与个量之间,它对于总量而言,相当于个量,但对个量而言,则又相当于总量。总量分解所要研究的,是总量、部分的量、个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美国现代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1901~
)、W.W.罗斯托(1916~ )等人,都以应用总量分解方法著称。他们把经济总量分解为不同的产业部门的量,并根据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些关系的演变趋势来阐释经济增长发展的特征。
从上述分析方法本身来看,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并按照研究课题的一定的要求加以运用,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同他们的非科学的经济学说是不可分的。例如,凯恩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时所采用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关系;他所分析的经济中的总量,是不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总量,从而仅限于分析经济中各种数量之间的表面联系,不能说明这些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矛盾。又如,新制度学派的J.K.加尔布雷思(1908~ )等尽管以制度结构分析方法相标榜,强调要分析各种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它们彼此之间的冲突,实际上他们对制度本身的解释是十分混乱的。在他们所讨论的制度结构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他们所考察的利益集团,是从政治上、法律上、技术变革或职业性质上划分的一定的集团。正如凯恩斯运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实根源,得出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的论断一样,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也利用制度结构分析方法,力图证明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有这种或那种缺陷,但只要通过制度结构方面的适当的调整就可以纠正它,补救它,从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就可以调和,甚至不同的阶级最终也会融合为一体。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西方经济学家还把经济学的研究区分为实证的研究和规范的研究,相应地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区分为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①实证方法是在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考察经济活动中的一定的因果关系。它所解决的,是"这是什么"或"这不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以经济增长为例,实证方法所要阐明的是: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即投资若干,在投资与产量的比例为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实现多大百分比的经济增长率;或者,在投资额为一定的条件下,要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投资与产量的比例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至于经济增长本身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本身是"值得实现的"还是"不值得实现的",则不在实证研究的范围之内。
②规范方法所考察的是经济活动的评价问题,也就是"这应该是什么"或"这不应该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规范研究带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它把"是非善恶"的讨论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轨道。仍以经济增长为例,规范方法所要阐明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是"好事",是"值得实现的",而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则不是"好事",是"不值得实现的"。规范研究的结果是力求提供一种经济活动的评价标准,一种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从分析方法本身来看,实证方法或规范方法同样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并按照研究课题的一定的要求加以运用。但它们也不可能脱离经济理论的指导。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从各自的学说立场出发,或者采取实证方法,或者采取规范方法,或者二者兼用,但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总是与他们的经济理论一致的。例如,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采取规范分析方法,是想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所在,并力求证明资本主义社会有可能通过改良的途径而逐渐消除这种缺陷。在他们那里,规范分析方法与新制度学派的改良主义学说是一致的。又如,凯恩斯主义者在讨论经济增长问题时,采取实证分析方法,说明经济增长实现的条件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由此提出均衡增长的对策。但由于凯恩斯主义者的经济增长学说在实质上是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停滞的目标服务的,其中虽然含有若干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论述,然而它的有关均衡增长的论点却是反科学的,它的有关刺激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也只可能暂时有利于经济增长,从长远来说则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矛盾。
宏观、微观、制度结构、总量分析方法以及实证、规范分析方法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学的方法的区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和互为补充的关系。例如,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但它并不排除实证分析。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既是制度结构分析方法的运用者,也是规范分析方法的运用者,但他在考察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美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以及在论述垄断企业在控制市场和价格方面的具体表现时,就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
与此相似的是,宏观、微观、总量分解等分析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但它们并不排除规范分析。凯恩斯在运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考察时,主要运用实证分析,如说明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可以既消除失业,又防止通货膨胀等等,但凯恩斯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所谓"社会哲学",主张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缩小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的差距,这就属于规范分析的范围了。尽管这在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中并不占主要的地位,但却表明了宏观经济分析与规范分析可以并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也可以结合在一起。此外,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效率的微观经济研究中,也是既有实证分析的部分(如论述经济效率的变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分析经济效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等),又有规范分析的部分(如探讨经济效率变动的福利含义,从经济效率的水平来评价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或一种收入分配制度的优劣等)。
即使以数学方法来说,它同样是可以与实证分析方法或规范分析方法并用的。西方经济学家把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一种手段,无论是用于宏观经济分析还是用于微观经济分析,除了主要是用于实证分析而外,也被用于规范分析。西方的福利经济学研究就是数学方法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例子。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等,都是微观福利经济学说,都着重于数学方法的运用,但它们同时也属于规范分析的范围。通货膨胀与失业最优交替理论、最优增长与最优储蓄率理论等,则是宏观福利经济学说,也都着重于数学方法的运用,但它们同样是一种规范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封闭系统分析与开放系统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这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后者则考虑时间因素;前者只对一定时间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后者则分析一定时期、一定过程内的经济活动。封闭系统分析和开放系统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限于考察一定经济系统内部的各种力量的作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注意到经济系统外部的一定的力量对经济系统的运行的影响,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这两种分析也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例如,货币学派在考察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中,采取封闭分析时,只注意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而在采取开放分析时,则要加入国外货币供应量变动、一国国际储备额变动、国际资本短期和长期流动、汇率变动等因素的作用。在某些场合,封闭系统分析有助于判明经济系统运行中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而在另一些场合,开放系统分析则更能说明这一点,它们也不是不可互为补充的。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的区别主要是:均衡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如供给、需求、价格、收入、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作为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基本因素。其中,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各个市场之间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历史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的分析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例如,关于工资水平的确定问题,采取均衡分析方法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供求的均衡与否是工资水平的确定的主要依据;采取非均衡分析方法的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工资水平的确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以外的因素,如一国的历史条件,文化和社会状况,政府的干预作用等。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均衡分析往往与制度结构分析结合在一起,而均衡分析通常是数量分析(总量或个量分析)中的一种。
总之,从上述有关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的论述可以了解到,按不同的方式划分的各种方法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总是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的要求,选择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既与一定的经济学说保持一致,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有互相补充的作用。
参考书目
J.A.Schumpeter,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54.
M.Blaug,The Methodoloɡy of Economics: or How Economists Expl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0.
L.C.Robbins, 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Siɡ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3rd ed.,Macmillan,London,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