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敦煌卷子
1)  work reserved in DunHuang
敦煌卷子
2)  Dunhuang Medial Paper
敦煌医药卷子
1.
The Transcription and Dialects in Dunhuang Medial Paper
敦煌医药卷子中的记音与俗音
3)  Dunhuang medical scroll
敦煌医卷
4)  Uunhuang volume
敦煌卷
5)  Dunhuang written volume
敦煌写卷
1.
There are 31 groups of interchangeabl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Dunhuang written volume.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残卷)中共有通假字31组,为研究汉字的形义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判断理解文献古义,辨清学术史上的相关论争,提供了实证材料。
6)  Dunhuang Can Juan
敦煌残卷
1.
Property of Dunhuang Can Juan and Its Historic Value in Research into the Native Place of Sun Tzu;
敦煌残卷(北图位字79号)的性质及在孙子故里考证中的史料价值
补充资料:豆面卷子

饽饽蘸豆面。满族有一传统面食叫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祭神时多以此为供品。豆面卷子的作法:将黄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匀,擀成薄片,入锅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均匀撒于其上,卷起后以刀切成1-2寸长的卷子,其色金黄,食之粘且香。豆面卷子的作法来源于饽饽蘸豆面的吃法。而满族人吃饽饽蘸豆面之俗,则有一段佳话。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满族人的祖先都住在黑龙江以北地区,那里天寒地冻,不长五谷,人们都以打猎为生,吃兽肉,穿兽皮,生活极其艰难。有的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但又不知到哪里去寻找幸福,就问部落里年龄最大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们:我只听我的爷爷说过,要想好向南走,南边有个长白山,那里不仅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山下还能种庄稼,到了那里,生活就能好起来,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很受鼓舞,便带着少量生活用具和干肉,开始了南下长白山的部落迁移。一路上大家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不知趟过多少条大河,越过多少座大山,历尽千辛万苦。这年秋天,大家终于来到了长白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山高林密,半山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感觉。当时大家又累又饿,带的干肉已经吃完了,因为不知大山的根细,拖着疲惫饥饿的身子是很难上山去打猎的。大家正在发悉时,一个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两片庄稼说:“那是什么,说不定可以吃呢!”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只见一片火红火红的,一片是金黄金黄的。大家找来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火红的叫“苏苏步达”,金黄的叫“突粒”,是非常好吃的。于是他们就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把“苏苏步达”。磨成面,做成饽饽,又把“突粒”炒熟后也压成面,大家忙了一整夜。第二天,正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大家以“苏苏步达”饽饽当饭,以“突粒”当菜,当时没有桌子,大家都蹲在地上用手拿着饽饽蘸着“突粒”面吃。因为是第一次吃五谷杂粮,所以吃得特别香。为了纪念他们第一次吃五谷,满族中就留下了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不放桌子,不吃菜,不用筷子,手拿着饽饽蘸豆面吃的习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