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隐逸自適
1)  Latent ease Self-slacken
隐逸自適
2)  natural and recessive
自然隐逸
3)  Seclusion [英][sɪ'klu:ʒn]  [美][sɪ'kluʒən]
隐逸
1.
On Zeng Rui's seclusion psychology
略论元曲家曾瑞的隐逸心态
2.
AFFECTATION—Distortion of Seclusion Subject on Yuan Dynasty prose Poem
矫情——元散曲隐逸主题的畸变
3.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the mountain forest landscape provided seclusion environment for the owners of the gardens.
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4)  recluse [英][rɪ'klu:s]  [美][rɪ'klus]
隐逸
1.
Pre-Qin recluses and their intellectual mentality;
先秦隐逸思想与士人心态
2.
The reclu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and it is a very special kind of culture in china.
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沉淀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一种具有很高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
5)  hermit [英]['hɜ:mɪt]  [美]['hɝmɪt]
隐逸
1.
On the hermit feelings in Lin bu s pastoral poems;
论林逋山水田园诗中的隐逸情怀
2.
Influenc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n hermit custom of Tang Dynasty;
论科举对唐代隐逸风尚兴盛的影响
3.
The hermit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demonstrates a new character that is its utility tendency seen in many aspects.
从隐居地选择这一角度切入,通过分析唐代庐山隐士数量在隐逸诸山中排名下降的原因,结合庐山隐士的隐逸动机、隐居时的诗文创作和隐居结果考察唐代隐逸的功利化倾向。
6)  reclusion [英][ri'klu:ʒən]  [美][rɪ'kluʒən]
隐逸
1.
Evading to aesthetics——MENG Hao-ran s reclusion and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遁归审美——孟浩然之隐逸及其文化意义
2.
On the metaphysic features of the reclusion poems and songs in two Jin dynasties;
论两晋隐逸诗、赋的玄言色彩
补充资料:叶適(1150~1223)
      中国南宋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字正则,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人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擢进士第二,授平江节度推官,历任太常博士,代理工部、兵部、吏部侍朗等职,官至宝文阁待制。他力主抗金,并揭露当时兵弱财困的积弊。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贸然北伐,兵败,调任叶適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叶適指挥得当,击退来犯金兵,保全江淮。继而措置屯田,建立堡坞,巩固江防。开禧三年韩侂胄被诛,中丞雷孝友弹劾叶適 "附侂胄用兵"罪,叶適被夺职,返归故乡,从事讲学,著述终身。主要著作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及《别集》。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叶適集》。
  
  哲学思想  在宇宙观上,叶適强调 "道"存在于事物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批判老子"道先天地"之说,认为有了天地与人类之后,才有"道"。"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而这个"物"是由"气"构成的。"五行"和"八卦"就是"一气"的"流行变化、不常其所" 的各种表现形态。他还提出 "一物为两"、"一两不同"等关于事物对立?骋坏拿猓衔跤胙簟⒏沼肴帷⑺秤肽妗⒗胗牒系鹊龋?"相禅而无穷",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以致处于无穷变化之中。
  
  叶適认为"道"既不能离物,人们认识"道",就必须详尽地考察各种客观事物,"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无验于事者,其言不合;无考于器者,其道不化"。他强调主观服从客观,"以物用而不以己用",反对用主观代替客观,否则"自用则伤物,伤物则己病矣"。叶適提出了耳目与心官并用的"内外交相成之道",作为获得知识的途径。认为耳目之官的感性认识是从外到内,心之官的理性认识是从内到外,二者交互作用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他批判那些"专以心性为宗主"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重视人们亲身的直接经验对于认识的重大意义。说"故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方者为良医,尽观而后自为之,故无泥古之失,而有合道之功"。认为由于多方面的观察,有丰富经验的积累,就不受旧传统的束缚,而能够有新的贡献。他强调人的思想言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然便是"论高而违实"。比如射箭,"弓矢从的,而的非从弓矢"。叶適还指出,人们之所以愚昧无知,是由于不明白事物对立矛盾的道理,"天下不知其为'两'也久矣,而各执其一以自遂。奇谲秘怪,蹇陋而不弘者,皆生于'两'之不明"。
  
  叶適对各家学说都有所批判、评论,他批判老子是以有为无的 "虚无之宗",是 "尽遗万事而特言道"。对庄子、佛学、"汉唐诸儒"至宋代理学,他都作了尖锐的批判,尤其反对"性与天道"之说,南宋陈振孙评论他说:"自孔子之外,古今百家,随其浅深,咸有遗论,无得免者。"他在哲学上的局限性有,过分强调经验,忽视理论思维的意义;承认事物的矛盾,却主张调和等等。
  
  伦理思想  叶適提出了一种与理学伦理思想相对立的、以重视功利为特点的伦理学说。他反对理学"以义抑利"、"存理去欲"的观点,强调"以利和义",坚持道德和功利的统一。他指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农业生产是整个封建"王业"的基础,也是道德的基础,"夫衣食逸则知教,被服深则近雅",人们的物质生活好了,道德水平才能相应提高。他反对以天理与人欲为划分圣、狂的标准,认为事功才是道德评价的依据,三代之君所以是"圣人",就在于他们从不同方面解决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其高尚品德就表现在他们的事功之中。叶適尽管强调道德必须以实际功利为目的,但他并不否认动机在道德评价中的意义,认为个人的名利心和帝王的权势欲都是与道德不相容的。叶適还指出,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个人道德上的完善则只有在实事实功中才能达到。他重视知识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认为一味空谈心性,讲求内省。否认见闻知识,是不能培养人们的优良道德品质的。
  
  叶適的伦理思想,直接为其改革政治和抗金主张作理论上的论证,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特别是颜元等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