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business discourse
商务语篇
1.
Business language is widely and frequently usednot only in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but also in daily life, thus business discourse is of vitalimportance.
在商业活动乃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广泛而频繁地使用商务语言,由此商务语篇显得非常重要。
2.
Business discourse as a typical one with special features has significant academic value.
但是国内的语言学家却对商务语篇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研究的不多。
3) discourse grammar
语篇语法
1.
Explor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learning,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grammar translation approach and the advantage of discourse grammar teaching approach is provided in this essay to evidence the idea that discourse grammar approach will be the only way to reform grammar teaching in China.
通过对成人英语学习的特点、传统语法教学的弊端、语篇语法教学的优势等方面的分析 ,提出成人英语学习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传统语法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认为语篇语法教学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办
4) legislative discourse
立法语篇
1.
This article offers an analysis of legislative discours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iscourse in English of law-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metafunctions.
文章探讨了法律英语中最常用的语篇———立法语篇的特征,使用的理论框架是功能语法中的三大纯理功能,以美国宪法(不包括宪法修正案)为语料。
2.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apply Halliday’s linguistic theory to analyze power concealed in the legislative discourse.
本文旨在运用韩礼德的语言理论来解读隐藏在立法语篇背后的权力。
5) legislative texts
立法语篇
1.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cohesion devices of legislative texts, based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statutes.
本文以中国和美国的法律条文为语料,研究英汉立法语篇的衔接手段。
2.
Adopting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and th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manifesta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egislative texts into English.
本文以顺应论和翻译选择适应论为理论,研究立法语篇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体现,以进一步加强对这两种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6) legal text
法律语篇
1.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analysis of legal text,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into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of legal text.
本论文是关于法律语篇分析问题的讨论,重点是运用语篇分析等语言学知识解析法律语篇的语言特点和篇章结构。
2.
It is relatively common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legal text in perspective of morphology, syntax and grammar in most papers of recent years.
近年来,不少学术论文较专注于分析研究法律语篇在词法、句法和语法方面的特点,而本论文则试图从功能语法这个新的角度对法律英语语篇进行探索,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个理论的认知导入语篇分析的方向,从而进一步研究法律语篇的语义系统及其言语行为。
补充资料:古剑篇(一作宝剑篇)
【诗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注释】: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相传是郭震受武则天召见时写的,“则天览而佳之,令写数十本,遍赐学士李峤、阎朝隐等”(张说《郭公行状》)。从此,这首诗广传于世。
“古剑”是指古代著名的龙泉宝剑。据传是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所产精矿,冶炼多年而铸成,备受时人赞赏。但后来沦落埋没在丰城的一个古牢狱的废墟下,直到晋朝宰相张华夜观天象,发现在斗宿、牛宿之间有紫气上冲于天,后经雷焕判断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这才重新被发掘出来。这首诗就是化用上述传说,借歌咏龙泉剑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不遇的感慨。
诗人用古代造就的宝剑比喻当时沦没的人才,贴切而易晓。从托物言志看,诗的开头借干将铸剑故事以喻自己素质优秀,陶冶不凡;其次赞美宝剑的形制和品格,以自显其一表人材,风华并茂;再次称道宝剑在太平年代虽乏用武之地,也曾为君子佩用,助英雄行侠,以显示自己操守端正,行为侠义;最后用宝剑沦落的故事,以自信终究不会埋没,吐露不平。显然,作者这番夫子自道,理直气壮地表明着:人才早已造就,存在,起过作用,可惜被埋没了,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应当珍惜、辨识、发现人才,把埋没的人才挖掘出来。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也是它的社会意义。不难理解,在封建社会,面对至高至尊的皇帝陛下,敢于写出这样寓意显豁、思想尖锐、态度严正的诗歌,其见识、胆略、豪气是可贵可敬的。对于压抑于下层的士子来说,更会深受感奋。这首诗的意义和影响由此,成功也由此。
张说评述郭震“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所谓“逸气”,即指其作品气势不羁,风格豪放。《古剑篇》的艺术特点,正如此评,其突出处恰在气势和风格。由于这诗是借咏剑以发议论,吐不平,因而求鲜明,任奔放,不求技巧,不受拘束。诗人所注重的是比喻贴切,意思显豁,主题明确。诗中虽然化用传说,不乏想象,颇有夸张,富于浪漫色彩。例如赞美宝剑冶炼,称道宝剑品格,形容宝剑埋没等,都有想象和夸张。但是,笔触所到,议论即见,形象鲜明,思想犀利,感情奔放,气势充沛,往往从剑中见人,达到见人而略剑的艺术效果。实际上,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形式技巧,而在丰满地表现出诗人的形象,体现为一种典型,一种精神,因而能打动人。“文以气为主”,“风格即人”,此诗可作一例。
(倪其心)
【出处】:
全唐诗:卷66_1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注释】: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相传是郭震受武则天召见时写的,“则天览而佳之,令写数十本,遍赐学士李峤、阎朝隐等”(张说《郭公行状》)。从此,这首诗广传于世。
“古剑”是指古代著名的龙泉宝剑。据传是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所产精矿,冶炼多年而铸成,备受时人赞赏。但后来沦落埋没在丰城的一个古牢狱的废墟下,直到晋朝宰相张华夜观天象,发现在斗宿、牛宿之间有紫气上冲于天,后经雷焕判断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这才重新被发掘出来。这首诗就是化用上述传说,借歌咏龙泉剑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不遇的感慨。
诗人用古代造就的宝剑比喻当时沦没的人才,贴切而易晓。从托物言志看,诗的开头借干将铸剑故事以喻自己素质优秀,陶冶不凡;其次赞美宝剑的形制和品格,以自显其一表人材,风华并茂;再次称道宝剑在太平年代虽乏用武之地,也曾为君子佩用,助英雄行侠,以显示自己操守端正,行为侠义;最后用宝剑沦落的故事,以自信终究不会埋没,吐露不平。显然,作者这番夫子自道,理直气壮地表明着:人才早已造就,存在,起过作用,可惜被埋没了,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应当珍惜、辨识、发现人才,把埋没的人才挖掘出来。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也是它的社会意义。不难理解,在封建社会,面对至高至尊的皇帝陛下,敢于写出这样寓意显豁、思想尖锐、态度严正的诗歌,其见识、胆略、豪气是可贵可敬的。对于压抑于下层的士子来说,更会深受感奋。这首诗的意义和影响由此,成功也由此。
张说评述郭震“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所谓“逸气”,即指其作品气势不羁,风格豪放。《古剑篇》的艺术特点,正如此评,其突出处恰在气势和风格。由于这诗是借咏剑以发议论,吐不平,因而求鲜明,任奔放,不求技巧,不受拘束。诗人所注重的是比喻贴切,意思显豁,主题明确。诗中虽然化用传说,不乏想象,颇有夸张,富于浪漫色彩。例如赞美宝剑冶炼,称道宝剑品格,形容宝剑埋没等,都有想象和夸张。但是,笔触所到,议论即见,形象鲜明,思想犀利,感情奔放,气势充沛,往往从剑中见人,达到见人而略剑的艺术效果。实际上,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形式技巧,而在丰满地表现出诗人的形象,体现为一种典型,一种精神,因而能打动人。“文以气为主”,“风格即人”,此诗可作一例。
(倪其心)
【出处】:
全唐诗:卷66_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