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普希金童话诗
1)  Pushkin'fairytale poem
普希金童话诗
2)  New Elucidation on Pushkin Fairytale Poem
普希金童话诗新解
3)  Puskin's lyrics
普希金抒情诗
4)  poetic fairytale
诗性童话
1.
It not only restrains the external authoritative discourse, but also creates this open style with poem and fairytale, that is, poetic fairytale.
将巴赫金的理论移植入金波童话新作《乌丢丢的奇遇》,向人们展示这部童话的魅力,不仅抑制了外在的权威话语,并独创了这种既诗又童话的开放文体,即诗性童话。
5)  fairy tale poem
童话诗
1.
Pushkin\'s fairy tale poems express Russian people\'s desire for national dignity,national independence,and social progress.
普希金的童话诗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
6)  Pushkin [英]['pu:ʃkin]  [美]['pʊʃkɪn, 'puʃ-]
普希金
1.
"Verify" the dates of birth and death of Pushkin On reviewing several editions of the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普希金生卒“考”——兼评几种《外国文学史》教材
2.
The Mission of Poetryand Poet——The Evolution of Pushkin s Poetry Concepts;
诗和诗人的使命——普希金诗歌艺术观念的流变
补充资料: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
Pushkin,Aleksandr Sergeevich

   俄国作家。1799年6月6日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1837年2月10日卒于圣彼得堡。
    生平和创作 普希金的伯父是诗人,家中藏书甚丰,当时一些知名文人常与普希金一家交往。8岁开始用法文写诗,1811年进圣彼得堡皇村贵族子弟学校学习。进步教师的启蒙主义教导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激发了他的自由思想和爱国热情。流传后世的第一篇作品,是这个时期写下的抒情诗《赠娜塔利亚》。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后赴外交部任职。青年时期,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深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写下《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歌颂自由、反对沙皇暴政的政治抒情诗。它们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进步青年中广为流传,使普希金成为当时解放运动的重要代言人。他根据民间传说以朴实的民歌语言写成的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向传统的贵族文学提出了挑战。后来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根据该作品于1842年完成了同名5幕歌剧。诗人的激进思想和社会影响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决定将其流放南俄。
   
   

图片

图片


   
   1820年起,在南俄的高加索、比萨拉比亚等地度过4年放逐生活。与十二月党人的密切交往,加上南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哥萨克人的风土人情,更加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的诗作,以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代表作有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反抗暴君的短诗《短剑》及抒情诗《致大海》、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和《茨冈》等。政治上遭受的挫折,在南方的见闻,使作家成熟起来。1823年5月开始撰写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叙事长诗《茨冈》是普希金的创作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作品。诗中将茨冈人纯朴生活理想化,以衬托城市社会的虚伪;通过贵族青年阿乐哥与茨冈姑娘真妃儿感情上的矛盾,表现上流社会与原始民族在道德方面的冲突。诗人借此探求当时贵族青年出路的问题。
   南俄4年的流放生活,没能改变普希金的政治立场。他不断发表反政府的言论,因而又被流放到他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1824~1826年,他创作了一些优美的抒情诗。其中《致凯恩》被称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传诵全俄,1839年被格林卡谱成歌曲《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同期他潜心研究俄罗斯历史,试图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神注入俄罗斯的戏剧舞台,打破长期桎梏剧坛的古典主义三一律的约束,创作了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1826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免了普希金并把他召回莫斯科,希望他能与政府合作。普希金是贵族革命诗人。他呼唤自由、同情人民、反对暴政、反对暴君,但并不反对皇权。他的政治理想是实行君主立宪。因此,他接受了尼古拉一世的条件,不发表反政府的言论,但他终生不与沙皇政府合作。
   1830年5月和冈察罗娃订婚,为此同年9月赴波尔金诺村接受家里一部分产业。因其时当地霍乱流行,实行检疫封锁,不得不在那里羁留3个月,创作硕果累累,除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还写出《别尔金小说集》(包括《射击》、《暴风雪》、《驿站长》、《村姑小姐》等)和《吝啬的骑士》等4部小悲剧、童话诗《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以及近30首抒情诗、一些时论文章。这3个月被后来的文学史家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
   《别尔金小说集》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开先河之作。其中《驿站长》一篇以深沉的感情,细致地描写了低级官吏阶层的不幸生活和命运,首次创造出了俄罗斯文学中“小人物”的形象。小说情节紧凑凝练、语言朴实简洁,体现出诗一样的情境。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也是俄罗斯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创作历时8年。作品以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与乡村姑娘塔吉雅娜、诗人连斯基与塔吉雅娜的妹妹奥尔加的恋爱故事展开情节,突出塑造了奥涅金这个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作者将奥涅金的空虚和怀疑、连斯基的死亡、塔吉雅娜的孤寂根植于广大、深厚的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社会生活中进行描写,使作品获得了现实主义意义。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将《叶甫盖尼·奥涅金》改编成同名歌剧。
   
   

《上尉的女儿》插图

《上尉的女儿》插图


   
   普希金于1831年与冈察罗娃结婚,并重返外交部任职。借奉命整理彼得大帝史料之机,进一步研究俄罗斯历史,写出论著《普加乔夫起义史》、长篇叙事诗《铜骑士》、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短篇小说《黑桃皇后》、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1836年4月创办《现代人》杂志,同年10月完成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取材于18世纪普加乔夫农民起义,以青年军官格林略夫和玛丽娅的爱情串联故事,在历史人物和虚构情节的交织中,塑造了正直英勇、深受农民拥戴的农民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1958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1903年中国出版的《俄国情史》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也是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俄罗斯文学作品。
    成就和影响 普希金是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才华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童话等多方面。果戈理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像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普希金逝世前半年写下的《纪念碑》一诗 ,可作为他一生创作的总结:“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我将长远为人民敬爱,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民善良的感情,在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和同情 。”在俄罗斯 ,对普希金的研究已形成普希金学,俄罗斯科学院的普希金之家是收藏普希金私人藏书、手稿和研究的中心。莫斯科建有普希金博物馆,圣彼得堡分别建有普希金博物馆和普希金故居纪念馆。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附近的三山村以及圣山修道院,也改为普希金文物保护区。
   
   

《普希金小说集》中译本封面

《普希金小说集》中译本封面


   
   普希金主要的诗歌、小说、戏剧作品,在中国都有从俄文直接译出的中文译本,受到读者喜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