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品德培养
1)  Personal Character Cultivate
品德培养
2)  moral quality cultivation
道德品质培养
3)  Morality training
思想品德培养
4)  She was exercised in virtue.
她在培养品德。
5)  individual moral-cultivation
个人品德培养
1.
The moral-need is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individual moral-cultivation.
道德需要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心理内驱力,个人品德培养应从道德需要入手。
6)  Compet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 and It s Cultivation
品德能力及其培养
补充资料:文学培养品德的作用


文学培养品德的作用
function of affective education of literature

文学培养品德的作用(functionofedueation of moral rrait by literature)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它是社会道德被个体内化了的心理现象。文学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必然离不开道德这一重要的社会内容,也一定反映作者的理想、道德和情操。阅读文学作品也就必然要受到道德教育,从而培养了品德。与一般品德教育的直言说理不同,文学是通过审美教育即以情感人。文学的特点是形象与情感交融,形成了寓理于情,寓教于审美。品德的心理结构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文学作品固然可以提供道德认识与道德意志的教育,但更起作用的是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情感有三种形式,其中直觉性道德情绪和由道德形象引起并通过想像而产生的道德情感等两种情感的培植,正是文学所搜长的。文学形象而有感情的情境,诱使读者身临其境。在联想与想像中去感受,与作品人物共鸣、表同,从而把文学形象所再现与表现的道德情感经过体验而认同,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在这种间接性道德经验和想像性体验的道德情感结合、感染的过程中,在润物于无声中进行了心理认同,内化成为自己的心理内容,最终影响着个人品质的性质、内容、方向和对行为的调节控制。培养了品德,塑造了心灵。 (梁息全撰画亘固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