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runo Taut
布鲁诺.陶特
3) Giordano Bruno (1548~1600)
布鲁诺,G.
5) Actinidia chinensis cv. Bruno
布鲁诺猕猴桃
1.
In order to regulate bette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ctinidia chinensis cv.
对布鲁诺猕猴桃在浙江北部地区的果实形态变化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布鲁诺猕猴桃果实体积与鲜质量变化曲线为"双S"型,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有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含量呈规律性变化。
6) Bruno Latour
布鲁诺·拉图尔
1.
As one of the leaders of“Paris School”in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SK), Bruno Latour initiates Laboratory Studies of science, participates in construction of Actor-Net Theory (ANT), promotes“the Anthropological Turn”after“the Sociological Turn”in SSK,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ule in SSK and some relative fields.
作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巴黎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布鲁诺·拉图尔开创了科学的“实验室研究”,参与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构造,促进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继“社会学转向”之后的“人类学转向”,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相关领域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补充资料:陶布,H.
美国无机化学家。1915年11月30日生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曾在萨斯喀彻温大学学习,1935年获理学士学位,1937年获理科硕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1940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1941~1946年,任康奈尔大学讲师和助理教授。1946~1961年,任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和教授。1961年起,任斯坦福大学无机化学教授。195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陶布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基础研究。1952年发表了《溶液中无机配位化合物取代反应的速率及机理》著名论文,描述了在水溶液中的无机配合物的取代反应中,中心金属离子性质的变化对取代反应速率的影响和配离子的不稳定性与电子结构的关系,指出取代反应速率与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构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提出了外界和内界电子转移机理,对理解金属配位化合物在催化中的作用很有帮助。1967年他在室温下将氮气通入[Ru(NH3)5·H2O]2+水溶液中,证实了分子氮可取代[Ru(NH3)5·H2O]2+中的H2O而制得了Ru(Ⅱ)分子氮配合物。这一工作是对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的有力推动。
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而获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还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多种奖励。近20年内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
陶布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基础研究。1952年发表了《溶液中无机配位化合物取代反应的速率及机理》著名论文,描述了在水溶液中的无机配合物的取代反应中,中心金属离子性质的变化对取代反应速率的影响和配离子的不稳定性与电子结构的关系,指出取代反应速率与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构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提出了外界和内界电子转移机理,对理解金属配位化合物在催化中的作用很有帮助。1967年他在室温下将氮气通入[Ru(NH3)5·H2O]2+水溶液中,证实了分子氮可取代[Ru(NH3)5·H2O]2+中的H2O而制得了Ru(Ⅱ)分子氮配合物。这一工作是对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的有力推动。
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而获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还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多种奖励。近20年内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