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司马辽太郎
1)  Siba Ryotaro
司马辽太郎
1.
Siba Ryotaro and His Historical View of Japan;
司马辽太郎的日本国家史观
2)  Simaliaotailang
司马辽太郎(1923~  )
3)  Malang [mɑ:'lɑ:ŋ]
马郎
1.
The Figure of "Malangfu" in the Ancestors of the Miao and Yao People;
苗瑶先民的“马郎妇”现象
4)  Miuratarou
浦岛太郎
1.
Understanding of the Japanese View of Sea through the Folktale of Miuratarou;
从民间故事《浦岛太郎》看日本人的海洋异界观
5)  Momotaro
桃太郎
1.
On the Rewriting to Momotaro by Akutagawa Ryunosuke;
芥川龙之介对“桃太郎”故事的改写
6)  Tkoro Yikutarou
所郁太郎
补充资料:辽太宗耶律德光(902~947)
      辽朝第二代皇帝。字德谨,契丹名尧骨(或译"耀屈之")。辽太祖耶律亿次子。天赞元年(922)冬,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引兵掠蓟北。次年春,破平州(今河北卢龙),俘获刺史赵思温等;回师镇压聚众反辽的奚人胡逊(逊或作损),擒杀胡逊及其部属约三百人。三年,从辽太祖西征。四年冬和天显元年(926)春,从征渤海国,又讨平降而复反的府州。辽太祖死,述律皇后摄政。天显二年冬,其长兄耶律倍根据辽太祖的遗愿,率群臣请于述律后立耶律德光为帝,仍以天显为年号。时后唐国势渐盛。三年,后唐义武军节度使王都降契丹,后唐发兵围王都及铁剌于定州。次年春,城破,契丹兵大败。辽太宗对耶律倍的疑忌日增。五年,耶律倍被迫浮海奔后唐。十一年,太原军阀石敬瑭为后唐主所攻,遣使乞援于契丹,相约称儿皇帝,把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十六州(在今河北北部、北京和山西北部)割让给契丹,并每年送帛三十万匹。太宗乃亲率辽军长驱入援,败后唐兵,册石敬瑭为后晋皇帝。从此契丹的势力伸入华北平原。 会同元年(938),始改革官制,官分北、南面,因俗而治,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同时,整订赋税。会同三年,辽太宗把北部乌古地区肥美而近便的土地拨给五院部的瓯昆、乙习本两个石烈(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和六院部的斡纳阿剌石烈作为农田。并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五年,石敬瑭死,子石重贵立,在给契丹的表文中称臣不称孙,两国关系恶化。七年和八年,辽太宗两次兴师伐后晋,一再受挫。但他仍坚持南进,因与述律皇太后意见相左。九年,辽太宗倾师南征,后晋兵溃。次年正月,辽灭后晋,辽太宗入汴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契丹为辽,改元大同。在连年南征中,辽军强征中原人民的粮草,强掠中原人民的财富,使许多州县残破,中原人民纷纷起义反抗。同时,契丹族人民也死伤惨重,厌战心理逐渐滋长。辽太宗在汴京驻留不足三月,就被迫仓促北返。途中,他对侍臣说,"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四月,行至栾城病死,年四十六岁。庙号太宗,葬凤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