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汉文佛教文献
1)  Buddhist writings
汉文佛教文献
1.
15), publishing by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since 1996, includes a large number of the Buddhist writings.
但还有一些汉文佛教文献未能识别,仅标作“佛经”等。
2)  Buddhist literature
佛教文献
1.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Generation and Decline of the Three-syllable Adverbs in the Buddhist Literature;
佛教文献三音节副词特点及产生、衰落的原因
2.
As a researcher on Buddhist literature,Professor Xian Yuqing spend a lot of care in completing an excellent write named Research on Buddhist and Taoist works in Guangdong Province.
此书以完善的体例,对海云系佛教文献做了详备的著录与考释,为研究这个法系的禅史奠定了文献基础。
3.
In addition, studying the language in the Middle-Earth Buddhist literature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中古时期的中土佛教文献,占有一定的数量,且具有较强的口语性。
3)  sutra [英]['su:trə]  [美]['sutrə]
佛教文献
1.
The sutras of WeiJinNanBei Dynasty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s history.
魏晋南北朝佛教文献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其中颇多新生语言现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面貌。
4)  Chinese Buddhism
汉文佛教
1.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Buddhism Philology
略论建立汉文佛教文献学的必要性
5)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of Buddhism
汉语与佛教文化
6)  Buddhist scripture document
佛经文献
1.
Buddhist scripture document is believed to be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a’s historical culture.
佛经文献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中占有独特的位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佛经翻译对古代中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与传承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内容;对佛经文献的需求推动了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通过中外僧侣往来和各种途径,使佛教文献大量流向海外,对我国与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佛经文献经历代抄录刊刻,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它为研究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的演化、文献的版本和目录的类型提供了佐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佛经文献与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对佛经的大量需求的驱动而发明了印刷术,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使佛经文献与印刷术技术一起向海外流传。
补充资料:《康熙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
      中国档案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84~1985年影印出版。套色精装,8册,共约300万字。按编年体例编排,共收辑清代康熙朝内外文武大臣及内务府臣仆的奏折3119件。因绝大部分奏折都有康熙帝的硃笔批示,故称硃批奏折。其中1049件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品,大都是第一次公布;另2070件是转录自台湾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一书。
  
  书内所辑奏折,起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迄于康熙六十一年。具奏人共137人,其中有大学士李光地、王棪、马齐、 张玉书等, 有部院大臣及地方督抚大员赵弘燮、宋荦、高士其、王鸿绪、年羹尧、张伯行、赖都、范时崇、杨琳、李树德等人,有内府臣仆曹寅、李煦、孙文成、曹颙、曹頫等人,尤以赵弘燮、李煦两人的奏折为最多。赵弘燮的奏折系统地奏报了自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三日至六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直隶所属地区政治、农业、 河工乃至气象雨量及粮食价格方面的情况; 李煦、曹寅等人的奏折反映了康雍时代江南经济史、文化史、江南官场重大事件,也是研究康熙帝、曹家父子、李煦等人的历史和《红楼梦》社会历史背景、曹雪芹家世等的第一手史料。其他奏折有的涉及当时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形,有的涉及当时中外关系、国内民族关系等史实。如两广总督杨琳奏报了外国商船及外国传教士来华到粤的情形,康熙帝对此也有许多批示;川陕总督年羹尧及贵州巡抚陈诜等人的奏折,有大量关于川黔地区少数民族问题的内容;王鸿绪的告密小折及康熙帝的批示,则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以及官场腐败状况的生动记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