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生态中心
1)  the ecological centre
生态中心
1.
On the ecological centre doctrine principle in ecological aesthetics;
试论生态美学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原则
2)  ecocentrism
生态中心论
1.
While Holmes Rolston was against anthropocentrism and biocentrism,he brought forward ecocentrism which reflects the role of hum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the nature.
罗尔斯顿在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中心论"的自然价值论,它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在其中的地位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2.
In the western environmental ethics, ecocentrism shows a strong pursuit of holism.
在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生态中心论具有强烈的整体主义诉求。
3.
There are several views on environmental ethics abroad, including anthropocentrism, animal rights, biocentrism, ecocentrism.
国外当代环境伦理观点主要有人类中心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倾向反映了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认识。
3)  ecocentrism
生态中心主义
1.
From Anthropocentrism to Ecocentrism——Comment on Thoreau's Ecological Philosophy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梭罗生态哲学阐析
2.
This theory bases on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ecocentrism.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生态中心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后者包括动物解放与权利说、生物中心主义、土地伦理学、生态中心主义和深层生态学等学说。
4)  Eco-centrism
生态中心主义
1.
On the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Eco-centrism;
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
2.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vels of morality community,we can divide it into three types:animal-centrism, life-centrism and eco-centrism.
按照道德共同体范围拓展程度的不同,非人类中心主义可以分为动物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
3.
Jack London s view of nature,including factors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eco-centrism,is featured by his consistent contradiction.
伦敦的自然观呈现出他一贯的矛盾特征,既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成分,也有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因子。
5)  niche center
生态位中心点
6)  ecological city center
生态城市中心区
补充资料: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筹建于1954年7月,正式成立于1956年2月,初期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方向任务是“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问题为中心,配合农业部门的研究力量,进行调查及总结群众经验,开展生物、农、林、牧、水等基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为解决黄土区水土保持及增加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所名改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调整为“以生物、土壤为重点,结合水土保持进行研究”。

1964年7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为“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为中心任务,主要研究解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农、林、牧、田间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及农业增产等有关问题,同时根据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选举法土保持的需要和原有工作基础,继续开展植物分类、土壤地理、土壤胶体化学和作物远缘杂交等工作”。

1979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为“面向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任务,开展水土流失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途径、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评价的合理利用、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和依据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高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根治黄河服务。”

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仍以黄土高原区域为重点,以水土保持任务为中心,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黄河治理服务。同时考虑到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可适当兼顾其他地区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务”。

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知识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

1999年与杨凌其它6个科研教学单位共同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