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1)  Eco-anthropocentrism
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2)  nonhuman-centered ecological ethics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
1.
According to nonhuman-centered ecological ethics,all creatures in nature,like human race,possess subjectivity and their inner value,right and integrity.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万物与人一样具有主体性,具有其自身内在的价值、权利与尊严,因此,人类应当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3)  biological anthropocentrism
生物学的人类中心主义
1.
However,epistem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nthropocentrisms are both regard.
宇宙论的和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已解决问题,而价值论的人类中心主义也被人们认为是可以讨论的,但是,认识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却被看成是不可反驳的。
4)  human centralism
人类中心主义
1.
On Modern Anthropocentrism and Human Centralism;
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辨析
2.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get a clearer idea of how does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herit and transcend human centralism foc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realistic pathwa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试图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辩证认识入手,着力厘清生态文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并初步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3.
The arising of human centralism is the result that man conquers and remoulds the nature,and it reveals the contradiction of man and nature.
人类中心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也显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5)  non-anthropocentrism
非人类中心主义
1.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cological Marxism to Study the Plights of Non-anthropocentrism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与出路——来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2.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triggered non-anthropocentrism's question to anthropocentrism.
环境问题的出现,引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诘难。
3.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non-anthropocentrism drawback,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inten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thics.
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概念及内涵,在对当今社会各层面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公正为核心的环境伦理模型,使之能够在社会的各个群体:个人、企业、政府内部都相应地得到推广,并使这种伦理观成为当代人类自律的一种规范,真正的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  humanism [英]['hju:mənɪzəm]  [美]['hjumə'nɪzəm]
人类中心主义
1.
In the traditional opinion, we consider everything from the point of humanism, however, there is disadvantage of lagging about the traditional profit that the law want to protect.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有被动滞后的弊端,而晚近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观亦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
2.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direction to the basic value of Economic Law almost covers a fact,which means,more or less,considering everything from the point of humanism.
学界对经济法域内基本价值取向的探讨大都遮蔽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或多或少地持一种“人类中心主义”视角。
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s in which the focus switches from traditional humanism to ecologism, the problems as to animals rights and status in legal relation arose and need to be solved.
随着环境伦理学的升华 ,即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 ,动物的权利、动物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亟待学者们的探讨与解决。
补充资料:人类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
human ecology

   研究人类集体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科学。主要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人口生态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人口数量的暴增可能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以至影响到身体质量 。这是社会学、优生学和医学的研究内容。生物学研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的数量变动以及影响变动的诸因素。在特定地理范围内,人口的增加只有出生和自外地迁入两条途径;减少人口也只有死亡和向外迁出两条途径。因出生率超过死亡率造成的人口增长,称为自然增长;因迁入率大于迁出率造成的人口增长,称为机械增长。从生态学观点来看,世界人口总数不应超过地球的承载量,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所容纳的人口应以不影响它的稳定性为限度。自然资源是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内容,在所有资源中,粮食、能源和可耕土地最为关键。人类的生活质量取决于每人所能分享的资源数量 。由于世界各地的生活水平有一定差距,因而对资源的消耗量大不相同。而且,人们对世界资源蕴藏量的估计也有很大分歧,所以对地球承载力究竟有多大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地球能养活的最适人口是50亿到 150 亿,也有的认为只有10亿,而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因而人口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人口政策,对于历史上的统治者来说,人民是纳税者,是劳役和兵员的储备,特别是有扩张主义倾向的国家,大多鼓励人口增长。全世界有远见的人都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很多国家开始转向鼓励节制生育。不过出生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真正地采取了有力措施。
    资源生态 研究自然界资源与人类需求间的相互关系 。
   自然资源可分为  :① 原生性资源( 或称持续自生性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气候等等。②后生性资源(或称非持续自生性资源),包括非再生性资源,或称非更新性资源,如泥炭、煤、石油、矿物等,和再生性资源,或称更新性资源,如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地球上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口激增和生活标准的提高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而人类的浪费(例如战争)更是惊人,这便形成了巨大的矛盾。研究资源生态的学者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控制人口的同时最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此,资源生态学家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资源两者间的生态关系,还要研究自然资源本身间的生态关系。与资源生态密切相关的一个主题就是自然保护,即对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的保护,保证地球上生物资源的永续和矿藏的节约使用。
    污染生态   研究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环境污染与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围广,可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生物体。大气中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体及土壤中的污染物则多通过饮水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污染物进入体内后随体液分布至各处,但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污染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污染物浓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时间长,可在组织中蓄积 ,如铅蓄积于骨中,DDT 蓄积于脂肪组织中,还可同时有几种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受影响的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环境污染常打乱生物群体内部的数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许多生物有浓集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体内污染物浓度远大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浓集的污染物不断增加 ,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在食物链网中,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将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并吸收,结果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逐级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如有机氯农药使用的数量大、范围广,且有机氯为脂溶性物质,可经体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并经食物链逐级放大。有时,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促进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间的平衡,间接地伤及其他生物。如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 ,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聚集(称为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增生并覆盖水面,影响下层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残体分解时也耗氧,造成水体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产生毒素,结果鱼类及其他生物成批死亡。在这里,有机污染物毫无毒性,生物伤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生物监测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容:①生物监测。监测大气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如高等植物叶片、地衣和苔藓等。监测水体污染则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例如颤蚓,有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可用作较为灵敏的指标。②生物净化。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 、减弱噪声、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而土壤微生物体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场所,有极大的净化有机污染的能力,如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城市生态   城市是人类密集居住的地方,上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城市生态已成为人类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城市生态研究集中在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是城市结构与物质流、能流及信息流之间的功能关系,从而为确定适于一定人口的生活、科学文化发展或经济活动的最佳城市结构提供根据。
   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发达的人工系统 ,是人类社会-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体体现在:① 物质循环系统基本上是线状的而不是环状的,即缺少分解环节。②其结构不仅包括自然生产结构,还包括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③能量的高度储存,体现在结构性和信息性上。④最优化动力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人工选择。⑤系统关系以正反馈超过负反馈为特征,这决定城市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
   要使城市比较合理地发展,不仅要重视总体规划的整体性,而且要有生态系统观念,把城市安排成为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系统,有机地联络各个组成成分(亚系统),输通相互间的回路,使各环节各得其所、各尽其能,达到生产 、加工、供销、再生产等环节彼此互相适应,协调发展。主要包括:①生态工艺设计。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工艺流程,疏浚物质、能量流通渠道,开拓未被有效占用的生态位,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②数学规划。利用各种有约束的最优化方法来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有关组分间的数量关系。常用的有线性及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投入 - 产出分析、效益-代价分析、网络流分析及决策分析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