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grassroots education
平民教育
1.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grassroots education revisited;
重提“平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2.
A panorama of Yan Yangchu and his grassroots education and rural construction——Review on Song Enrong and Yan Yangchu and his grassroots educatio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评宋恩荣编著《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
3) civilian education
平民教育
1.
In educational theory, civilian education rooted in progressive education such as life education theory brought forward by Tao Xingzhi.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轫的平民教育,在理论层面上与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公民教育等同构;在操作层面上,主要面向农村、难民、贫民等弱势群体;在教育理论上,凭借的主要是进步主义教育资源,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
Modern idea of civilian university succeeds and surpasses that of influential civilian education in the 1920s.
当代"平民大学"的办学观传承并超越了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那场极具影响的"平民教育"思想运动,二者在价值宗旨诉求、理论的实践展开与折射的示范效应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
Yan Yangchu is the major initiator and practitioner of civilian educatio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campaign during 1920s-1930s in China.
晏阳初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
4) common people education
平民教育
1.
Yan Yangchu is a world-famous common people education theore tician and practitioner.
晏阳初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我国倡导和实施平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完整而系统的平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5) Mass Education
平民教育
1.
A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Yan Yangchu' Mass Education
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
Among the varied education trends of thoughts,mass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which rose in the 1920s’.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兴起了多种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是最重要的一种。
3.
has started the many kinds of educations ideological trend, but the Mass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trend are influence very big one kind, the Chinese Mass education first commence a venture to Beijing and so on the big city, then gradually to national promotion.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民主思想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中国兴起了多种教育思潮,而平民教育思潮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一种,中国平民教育首先发轫于北京等大城市,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6) mass education mission
平民教育会
1.
The mass education mission led by Yan Yang-chu is a classic model of Chines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hich has carried on deep exploration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of Chinese countryside.
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会是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一个典范,在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中进行过深入的探索。
补充资料:平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一些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拥护民主”的口号指引下,通过开办平民学校,开展争取人民教育权利的进步运动 。毛泽东等于1917年11月,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办的工人夜校,是当时萌芽中的全国平民教育事业的前驱。李大钊于1919年2月,在北京《晨报》发表《劳动与教育问题》,呼吁开展劳工教育。同年3月,邓中夏等发起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这一活动持续四年之久,是五四运动前后平民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 1920年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以及社会主义青年团陆续成立,配合工人运动,办报刊、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俱乐部,使平民教育运动进一步发展。工人报刊,以1920年8~11月陆续创刊的上海的《劳动界》、广州的《劳动者》、北京的《劳动音》等周刊,所起教育作用最大。邓中夏负责筹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刘少奇等负责筹办的沪西小沙渡劳动补习学校,同毛泽东筹办的工人夜校一起,大力发展了以“无产阶级的平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平民教育。 一些持教育救国论的知识分子 ,也参加了平民教育运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916年10月作出“注意贫民教育案”的决议,1919年10月又作出“失学人民补习教育办法”的决议。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在1919年10月和12月,分别发刊《平民教育》周刊和《少年社会》,宣传平民教育。1923年6月,陶行知、朱其慧等发起组成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 ,8月在北京清华学校召开第一次全国平民教育大会,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此后全国20个省区组成平民教育促进会,办起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和平民问字处,还编印《平民千字课》等平民学校读本,促进平民教育的发展。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