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西北军阀
1)  warlords in northwestern China
西北军阀
2)  Hui minority warlord of northwest
西北回族军阀
3)  Beiyang warlords
北洋军阀
1.
A brief analysis of Beiyang warlords demand of the legality of their political rule——Take Wu Peifu as an example;
浅析北洋军阀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诉求——以吴佩孚为例
2.
On the Trans Formation of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During Beiyang Warlords Time——Study Focus on Jilin Province
北洋军阀时期省级行政体制变革述论——以吉林省为中心的考察
4)  the Northern Warlords
北洋军阀
1.
The Northern Warlords were a political and military group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aving colluded with such super powers as the Grea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especially developed much stronger ties with Japan.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的一个改治军事集团,与英、美、日列强有所勾结,其中与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
2.
The revolutionary partymen,such as Huang Xing、Sun Yat-sen,considering the ne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nd republic,agreed with the disarmament on people’s army,but Yuan Shikai,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in order to consolidate his domination,tried his best to enlarge his army when he was decreasing army.
黄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出于建设民主共和的需要,同意对民军进行裁减;而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裁减民军的同时,尽量扩大自己的军队;面对迫切的军事形势,在民元兴起的各政党提出了各自的建军主张;而社会上的尚武思潮和军国民主义、和平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又对扩军与裁军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  BeiYang Warlord
北洋军阀
1.
XinHai revolution open the door of Chinese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BeiYang Warlord and BeiYang government was main political groups in Chinese Demography Republic.
辛亥革命使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大门真正开启,北洋军阀及其政府曾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主导力量;在政治权威合理化、政治结构和功能的分化及政治参与扩大等政治现代化重要标志方面,它们不仅没有有力地促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相反导致并加剧中国政治衰朽。
6)  northwest army
西北军
补充资料:北洋军阀官僚资本
      1912~1927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官僚运用政权力量,采取超经济掠夺方式经营、控制的垄断资本。北洋军阀官僚以政府名义向帝国主义出卖主权、举借外债,利用特权,垄断国家经济命脉。在金融方面除了操纵国家的中央银行,又围绕轮船、铁路、邮政、电信等官办企业组建交通银行,并先后形成了交通系和新交通系。交行也具有抵押借贷、垫支财政、收存税款、发行钞票等职能。此外,1915~1921年间相继成立的盐业、金城、大陆、中南四家银行,号称北四行,除中南主要是华侨资本外,其他三家大都是北洋军阀官僚的投资。北四行承购政府公债、库券,对政府机关发放贷款,成为北洋政府的经济支柱。1917年以日本资本创办的中华汇业银行,名为中日合办,实是日本银行在华的派出机构,充当北洋政府出卖主权、借贷日资的工具。在工矿企业方面,北洋军阀官僚不仅控制军工、轮船、铁路、邮电等大型企业,也纷纷向采矿、冶金、建筑、建材、交通、化工、纺织、粮食、食品、农林、垦殖、商业、外贸、证券交易、公用事业等部门投资,并通过政府取得保息、免税、专办、专销等特权,对一些产业或产品实施垄断。还以军粮、军饷、军需、被服作为他们经营粮行、商栈、银号、钱庄、被服厂的周转物资和资金。他们在工矿企业的投资多集中在华北。以北方工商业重镇天津为例:当时全市工业资本99%集中在纺织、化工、食品等部门, 而北洋军阀官僚主办的华新(周学熙为首)、裕元(段祺瑞、徐树铮、倪嗣冲等)、恒源(王克敏等)、裕大(曹锐、鲍贵卿等)四家纺织有限公司拥有的资本,几乎占全市工业资本的一半。20年代初天津市便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棉纺织工业城市。他们在化工、食品方面也居垄断地位。徐世昌、梁士诒、曹汝霖、曾毓雋、朱启铃、陆宗舆等人在华北和其他地区的银行证券交易、矿业、垦殖等方面也都是大股东。阎锡山割据山西,除了阎氏家族经营的票号、商店、工厂外,还以公营方式操纵着许多重型工矿企业。
  
  北洋军阀官僚还大量占有土地,投资于房地产,开设当铺搜刮民财。张作霖、冯国璋、段祺瑞、张勋、倪嗣冲、王占元等都拥有数万乃至百万亩以上的土地和大量房地产、当铺、商号。这些产业主要是靠政治、军事特权巧取豪夺,或利用天灾、战乱,压价购进,具有鲜明的掠夺性。随着军阀割据局面的延展,军阀勾结不同的帝国主义,以战争作为政治权力和资产所有权转移的手段,致使生产破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参考书目
   凌耀伦等:《中国近代经济史》,重庆出版社,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