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祆教
1)  zoroastrianism [英][,zɔrəʊ'æstriənɪzəm]  [美]['zɔro'æstrɪə'nɪzəm]
祆教
1.
View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Zoroastrianism from Its Historical Contacts;
从历史交往看祆教的早期发展
2)  Zoroastrianism deity
祆教神祗
3)  Zoroastrian art
祆教艺术
4)  Zoroastrian Stone Engravings (Zoroastrian pictorial Stones)
祆教画像石
5)  Huoxian Temple
火祆庙
1.
It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a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Zhenjiang Huoxing Temple and Runzhou Huoxian Temple of the Tang Dynasty.
镇江火星庙与唐代润州火祆庙之间具有历史承继关系。
6)  teaching [英]['ti:tʃɪŋ]  [美]['titʃɪŋ]
1.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aring fransfer in teaching anatomy of human body tissue;
学习迁移在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
Thinking about "teaching" superior to "learning" in the web-based education;
关于网络教育中“教”重于“学”的思考
补充资料:祆教
祆教

    中国古代对琐罗亚斯德教的称谓。又称火祆教,俗称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何时传入中国,尚无定论  。一般认为,波斯于518年(北魏神龟元年)通北魏,与波斯邻近的滑国(今阿姆河南昆都斯城)于516年(天监十五年)通梁,这两国皆信奉琐罗亚斯德教,因之该教传入汉族地区的时间当在516~519年间。该教崇奉之神在北魏南梁时称天神、火天神等,至隋末唐初称火祆或祆,以示外国的天神。该教传入中国后,曾受北魏、北齐、北周、南梁等朝的扶持。北魏灵太后率宫廷大臣及眷属数百人奉祀火天神。北齐后主“躬自鼓舞,以事胡天”,京都邺(今河南临漳县)有不少奉祀火祆的神庙。北周皇帝也亲自“拜胡天”,“从事夷俗”。唐初,中国新疆的高昌、焉耆、康国、疏勒、于阗等地已流行祆教。从北魏开始,北齐、北周都在鸿胪寺设置火祆教的祀官。至唐朝,祠部设有管理祆教的祀官萨宝(也称萨甫)府官,主持祭祀。分萨宝祆正、祆祝、率府、府史等,自四品至七品不等。东西两京都建有祆祠,东京有两所,西京有四所。此外,河南有两所,碛西诸州随地都有。在这些祆祠中,由丝绸之路进入的“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845年( 唐会昌五年),武宗排佛时祆教也受牵连。祆祠被拆毁,祭司勒令还俗,祆教受到严重打击。虽至大中年间弛禁,却未能恢复元气。以后经五代、两宋犹有残存,民间仍有奉祀火神习俗,在汴梁、镇江等地还有祆祠。南宋以后,逐渐不见于中国典籍,该教在中国内地基本绝迹。
   
   

袄教遗迹(波斯王朝时代)

袄教遗迹(波斯王朝时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