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傅翕思想
1)  Thought of Fu Xi
傅翕思想
2)  Fu Yue's thought
傅说思想
3)  Fushan Thought of Aesthetics
傅山美学思想
4)  The Research of Chen Fuliang s Thought
陈傅良思想研究
5)  An Research on Fushan s Ethical Theory
傅山伦理思想研究
6)  On Fu Lei s Literary Ideas
论傅雷的文艺思想
补充资料:傅翕居士(497~569年)
【傅翕居士(497~569年)】
  傅翕,号善慧,人称傅大士或善慧大士,浙江义乌县双林人。初受天竺僧人嵩头陀指点,躬耕于松山,日常营作,夜归行道,苦修七年,自谓得首楞严定(注1),并能通儒、道典籍,于是学徒云集,并皆能虔诚精进,不惜身命。
  梁大同七年(五三五年),大士派遣弟子傅雎奉书谐阙,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云云,要求见当今皇帝。朝臣见此皆以为自大不敬,以为不屑一见,而梁武帝却力排众议,派人将大士迎至殿内。大士驾到后,武帝请他讲《金刚经》,亲自到讲堂聆听。大士升座后,把手上的戒尺(注2),只在空中挥了一下,还未开讲,便退下。武帝感到纳闷,大士便问道:“陛下听懂了吗?”武帝说:“不懂。”大士说:“我讲经已结束了。”又一次大士正在讲经,武帝到场了,听众皆起身施礼,唯有大士端坐不动,身边的人问道:“圣驾到此,何不起身?”大士答道:“法地若动,一切不安。”可见,傅翕乃是一个极力维护佛教独立精神的居士。
  傅大士不仅精信佛教,也兼取儒、道,主张三教兼融不废。一日大士披袈裟、冠儒巾、著道履上殿朝见。武帝见到这种打扮,不知是僧、是儒,还是道士,问其原故,也不得其解。不久,便被放归松山故居。
  大士著有《心王铭》,《铭》中把佛教的彼岸世界和世间的此岸世界统一起来,认为佛不在遥远的西天,佛就在眼前,就在人心。提出了“离心非佛,离佛非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等说法,表现了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倾向,大士还留下了许多偈颂广泛流传,如:“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话声是。”说明了心即是佛,离心非佛;知佛在我,不向外求的道理。又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大士从日常躬耕的劳动经验中认识到了事物动静的相对性,说明了动静未始异的道理。
  大士慈悲为怀,一生布施救人。起初天竺嵩头陀对他说:“我与汝毗婆尸佛所发誓,今兜率宫衣钵见在。何日当还?”因命临水观影,见圆光宝盖。大士笑著说:“炉(?)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足病人。度生为急,何思彼乐乎?”在山中居住时,有人偷盗菽麦瓜果,大士即用篮子盛了送去。人或谓之愚,亦不顾。每每率徒众焚指燃臂以供佛、度生。陈太建元年(五六九年),趺坐而终,寿七十三。(见《居士传》传七“傅大士传”,《五灯会元》卷第二“双林善慧大士传”)
  释:
  1·首楞严定:“定”指心专于一境的禅定状态。“首楞严”是健行、健步如飞的意思。“首楞严定”是大乘禅法中一种代表性的禅法。认为修此禅法,可以使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一切究竟。
  2·戒尺:佛教说戒法时用的工具,为一俯一仰两块小木,说法时用手拍击,发出声响,使听者集中注意力。
  (史向前 编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