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sbian Studies
女性同性恋研究
2) Lesbian
[英]['lezbiən] [美]['lɛzbɪən]
女同性恋
1.
Anamorphosis of Sex Oppression: a Kind of Lesbian Relationship;
男权压迫的变体:女同性恋结构之一种
2.
The feminism complex of two lesbians——On the theme of feminism in Rubyfruit Jungl
两名女同性恋者的女性主义情结——论《红果丛林》的女性主义主题
3.
Lesbian s initial gender consciousness is normally shaped in the male-female frame of gender socialization.
本文通过对一些女同性恋生活史和感情史的访谈,对她们的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过程进行了研究。
3) lesbianism
[英]['lezbiənizm] [美]['lɛzbɪənɪzm]
女同性恋
1.
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repressed lesbianism: feminist approach to V.Woolf s "Mrs.Dalloway";
强迫的异性恋和压抑的女同性恋——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
2.
Examined by the definition of "lesbianism ",both Ling Shuhua s A Hearing Story and Ding Ling′s In Summer Vacation can be counted as lesbianism works.
凌叔华的《说有这么一回事》和丁玲的《暑假中》都是描写女同性恋生活的作品。
3.
For she enhances her feminist thought to a theoretical level, which includes women’s history and literary history, women’s writing, androgyny, lesbianism, etc.
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是性别差异思想指导下的女性历史观、女性文学史观、女性写作、雌雄同体、女同性恋等构成的理论共同体。
4) woman homosexuality
女性同性恋
1.
In the novels of the new period,woman homosexuality is narrated in three roundabout ways:to disguise carnal desire with sisterly friendship,to distract the readers with monstrous heroines,and to make homosexuality a mere illusion.
女性同性恋现象在新时期小说中有三种改写策略:以姐妹情谊替代肉身出席;以妖魔式建构铺陈有欲无灵的纠缠;以贵族式自恋把同性恋风景虚悬。
5) A Research on the Rationality of Homosexuality
同性恋合理性研究
6) lesbian
[英]['lezbiən] [美]['lɛzbɪən]
女同性恋者
1.
Study on Sexual Behavior Traits and Socio-psychological Stress among Lesbians in Shenzhen
深圳市女同性恋者性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压力研究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