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移情理解
1)  emphatic understanding
移情理解
2)  empathy experience
移情式理解
3)  empathic understanding
移情性理解
4)  principle of empathy
移情原理
5)  transference theory
移情理论
1.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ference theory to the language of English e- ducation means that teachers transference strategy in their lecture contributes to emotional entry into students,bridging emotional ga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
移情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语言中,就是教师使用教学语言时运用移情策略,能起到向学生移入情感的作用,缩小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差距,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6)  emotion understanding
情绪理解
1.
The emotion understand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ory of mind and it plays a key role in our social life.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 understanding i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LD).
本研究以90名学习障碍儿童和90名一般儿童为对象,采用表情图片和情境故事法,探讨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特点。
3.
This study examined children s development of desire-belief understanding and emotion understanding of theory of mind,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bilities to understand desire-belief and emotion.
考察了幼儿心理理论信念愿望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
补充资料:移情作用

亦称“感情移人”。审美活动中主体情感移置于对象,使对象仿佛有了主体的情感并显现主体情感的心理功能。它以对象的审美特性同人的思想、情感相互契合为客观前提,以主体情感的外扩散和想像力、创造力为主观条件,是对象的拟人化与主体情感的客体化的统一。是审美认同、共鸣和美感的心理基础之一。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

诗歌中的“移情现象”处处可见,尤以中国古典诗歌为最。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我国古代诗歌中处处都可以欣赏到极其丰富而完美的“移情”诗句。例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及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马为立踯躅,车为不转辙”(东汉女诗人蔡琰《悲愤诗》)“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蝶恋花》)、“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明代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等等。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诗歌创作中的“移情现象”乃是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的结果 。

在本文中,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对诗歌的“移情现象”加以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

一、由“ 联想”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思维活动中,那些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联想比起那些单纯的、抽象的理性的联想更能产生“移情作用”。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由时间感悟、空间体验或相似感发而产生的联想,往往能够促使“移情现象”的产生。

(一)所谓时间感悟,是指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凭借时间,化思想与智慧为生命的内在体验,也即是凭借时间,领略生命的诗情与存在的感悟。“时间感受,可以说是中国诗歌艺术思维的一支极敏感极深思的触角。深深探入生命的底蕴。”(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在时间感悟中,诗人往往以时间的统一性的方式把表象联结起来,这就产生了时间顺序的联想,进而促使“移情现象”的产生。

春天,是一个充满朝气、明媚绮丽的季节,诗人对自然美感也就格外充溢、丰赡自足。因而,由春的联想而产生的“移情现象”在诗中较为常见。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写景抒情诗《春江花夜月》“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由于“移情”手法的运用,诗中的客观景物被赋予人的感情。明月对楼上梳妆台前孤独的女主人公深表同情,不忍离去。此诗出色地做到了真情与真景相融合,不愧为一篇“长于思与境偕”的典型作品。又如唐代王昌龄的七绝《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描述一位闺房中的少妇春天梳妆打扮后登上了翠楼,忽然看见路上杨柳的嫩绿色,不禁引出许多关于初春的联想,于是愁上心头,对出征丈夫的深沉的思念油然而生,并暗自后悔当年不该让丈夫从军求取功名。由于诗歌的精练性、跳跃性,诗歌对少妇忽见陌头杨柳色后的联想一字未谈,让读者去想象和补充。读者在鉴赏时,可以想象到少妇的思绪变化:从柳色想到春光、胜景、阳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进而想到当年与丈夫在一起所度过的幸福生活,草地漫步,窗前共话,柳下谈心……于是客观的自然景物“杨柳”也似乎笼罩了点点愁思。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