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policy propaganda
政策宣传
1.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s of the policy propaganda on real estat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浅谈政策宣传在高校房地产管理中的作用
4) hew to the political line
坚守政党的方针
5) Party's theory,line,program,principles and policies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
补充资料: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办了培养革命人才和提高人民文化科学水平的人民教育事业。党为指导人民教育的发展,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党的工作重心,先后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这些方针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当时的教育事业起了指导的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不同时期,党制定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要为阶级斗争、革命战争以及扩大、巩固和建设革命根据地服务。
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中央苏区首次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规定要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是党在1927~1937年"七七"事变前土地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见新民主主义教育)。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8~1949),党根据新的情况,制定了在各个革命根据地都适用的教育方针。1937年11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1940年 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提出:"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1945年 4月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再次提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见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教育、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教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教育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教育方针曾先后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总的方向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方针的制订与确立,也存在着一个演变过程。
1952年 3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1956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 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 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到:"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1966年以后"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肆意歪曲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党和政府为了拨乱反正,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1978年 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这些要求本身就是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
为了总结建国30多年来教育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教育事业的破坏和在教育方针上造成的思想混乱,1981年 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努?μ岣呓逃蒲幕谙执ㄉ柚械牡匚缓妥饔茫魅房隙ㄖ斗肿油と恕⑴┟褚谎巧缁嶂饕迨乱档囊揽苛α浚挥形幕椭斗肿邮遣豢赡芙ㄉ枭缁嶂饕宓摹R谌炒蟠蠹忧慷月砜怂贾饕謇砺鄣难芯浚灾型饫泛拖肿吹难芯浚愿髅派缁峥蒲Ш妥匀豢蒲У难芯俊R忧亢透纳扑枷胝喂ぷ鳎寐砜怂贾饕迨澜绻酆凸膊饕宓赖陆逃嗣窈颓嗄辏岢值轮翘迦娣⒄埂⒂趾煊肿ā⒅斗肿佑牍と伺┟裣嘟岷稀⒛粤投胩辶投嘟岷系慕逃秸耄种聘嗟淖什准端枷牒头饨ú杏嗨枷氲挠跋欤朔∽什准端枷氲挠跋欤⒀镒婀娓哂谝磺械陌饕寰窈臀执ㄉ韫毕滓磺械募杩啻匆稻瘛?"这是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一次比较具体的论述。1983年 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参考书目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58。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北京,1981。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办了培养革命人才和提高人民文化科学水平的人民教育事业。党为指导人民教育的发展,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党的工作重心,先后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这些方针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当时的教育事业起了指导的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不同时期,党制定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要为阶级斗争、革命战争以及扩大、巩固和建设革命根据地服务。
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中央苏区首次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规定要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是党在1927~1937年"七七"事变前土地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见新民主主义教育)。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8~1949),党根据新的情况,制定了在各个革命根据地都适用的教育方针。1937年11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1940年 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提出:"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1945年 4月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再次提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见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教育、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教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教育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教育方针曾先后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总的方向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方针的制订与确立,也存在着一个演变过程。
1952年 3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1956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 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 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到:"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1966年以后"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肆意歪曲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党和政府为了拨乱反正,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1978年 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这些要求本身就是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
为了总结建国30多年来教育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教育事业的破坏和在教育方针上造成的思想混乱,1981年 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努?μ岣呓逃蒲幕谙执ㄉ柚械牡匚缓妥饔茫魅房隙ㄖ斗肿油と恕⑴┟褚谎巧缁嶂饕迨乱档囊揽苛α浚挥形幕椭斗肿邮遣豢赡芙ㄉ枭缁嶂饕宓摹R谌炒蟠蠹忧慷月砜怂贾饕謇砺鄣难芯浚灾型饫泛拖肿吹难芯浚愿髅派缁峥蒲Ш妥匀豢蒲У难芯俊R忧亢透纳扑枷胝喂ぷ鳎寐砜怂贾饕迨澜绻酆凸膊饕宓赖陆逃嗣窈颓嗄辏岢值轮翘迦娣⒄埂⒂趾煊肿ā⒅斗肿佑牍と伺┟裣嘟岷稀⒛粤投胩辶投嘟岷系慕逃秸耄种聘嗟淖什准端枷牒头饨ú杏嗨枷氲挠跋欤朔∽什准端枷氲挠跋欤⒀镒婀娓哂谝磺械陌饕寰窈臀执ㄉ韫毕滓磺械募杩啻匆稻瘛?"这是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一次比较具体的论述。1983年 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参考书目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58。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北京,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