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私人生活伦理
1)  the ethics of private life
私人生活伦理
1.
The ethics of Confucianism placed the same emphasis on both the ethics of private life and the ethics of public life.
孔子的伦理思想对私人生活伦理与公共生活伦理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
2)  Private Life
《私人生活》
1.
The Shelter of the Lonely Heart:The Comparison of Sisterhood Between To the Lighthouse and Private Life;
孤独心灵的避难所——论《到灯塔去》与《私人生活》中的姐妹情谊
2.
Creating the Spiritual Utopia for Females in the Confusing world——on the Plight of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 Females from Chen Ran's Private Life
在迷乱的尘世构建女性精神乌托邦——从陈染的《私人生活》看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
3.
The Song of Youth by Yang Mo is a "red" classic in the 1950s and Private Life by Chen Ran is a specimen of individualized writing in the 1990s.
杨沫的《青春之歌》是20世纪中国50年代的一部“红色”经典,陈染的《私人生活》是90年代的一部“个人化写作”的范本。
3)  private life
私人生活
4)  life ethics
生活伦理
1.
Marx was thinking actively with extensive interests in his high middle school period and his thought reflected his original life ethics.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思想活跃、兴趣多样,其思想在伦理视域中再现马克思中学时代思想的"原道"——生活伦理思想。
2.
Life ethics in the 21th century requires that the traditional modes of eth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given up, and a new mode of education in agreement with life ethics should be introduced: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dialogue and consultation,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self-perfection.
2 1世纪的生活伦理要求彻底改变传统的伦理教育方式 ,代之以与生活伦理相适应的全新教育方式 ,即采用交往互动、对话协商、求同存异、自我完善的方
5)  ethical life
伦理生活
1.
This value shift profoundly affects people s ethical life.
现代人的生存样式和道德心态的变化造成了现代性价值的位移 ,这一位移意味着启蒙运动所奠定的理性主义价值的颠覆 ,从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的伦理生活 ,现代伦理从日常生活的价值的共挈性伦理转变为主观性的相对性伦理 ,从禁欲型、克制型伦理转变成享乐型和惬意型伦理 ;从精神品质型、理想型道德转变成规则型、约束型和肉身感觉性道德。
2.
So far the most of ethic doctrines place ethical life into too narrow a framework,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ir educational role is much limited.
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伦理学说对伦理生活的框设均失之于狭隘 ,因而对于公民的教育作用都是极其有限的。
6)  personal private life
个人私生活
补充资料:《师从弗洛伊德——我的私人笔记》
《师从弗洛伊德——我的私人笔记》
《师从弗洛伊德——我的私人笔记》

德国作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的作品,主要内容:从文化史料建设或者远距离窥视伟人私生活尤其是婚恋生活的角度,莎乐美与弗洛伊德等人的通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本书添加了无穷的趣味。但我最喜欢的,是她所记的学习心得,那是老师巨子们讲课内容的浓缩,也是她个人思想的结晶,里面有疑问、感叹、比较和分析,袒露的既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思想的练习。它们犹如一篇篇隽永的思想随笔,给了我陌生的精神启迪和盎然的审美愉悦。莎乐美思想之勤快、文笔之精美尽在于斯。

莎乐美身上最闪光的,或者说,最让我辈钦佩的,是她永远不知疲倦的学习精神。为了学习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她到处拜师。哪位大师的思想最前沿,她就去哪儿程门立雪。 1911年秋天,在魏玛举行的精神分析学大会上,她与弗洛伊德谋面。她强烈要求跟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却嘲笑了她,因为那时没有一个人在思考这门学科的教育问题,直到后来才在柏林和维也纳为年轻的一代建立了一些教育机构。由于弗洛伊德拒绝收她当徒弟,年过半百的莎乐美一开始只好自学,她相信,只要她自己先把精神分析学学好了,就有向弗洛伊德学习的资格,弗洛伊德就会对她另眼相看。靠着超群的悟性,她花了六个月,居然就学完了精神分析学的基础课程。1912年春天,她去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再次提出拜师的要求。她提出,同时想跟阿尔弗雷德•阿戴勒学习。她不知道,精神分析学领域当时已经门派林立,壁垒森严,老师们甚至狭隘到不让学生互相串门,弗洛伊德就是如此。荣格、陶斯克等都曾是他的高足,但在他们提出自己与他相左的理论之时,他们都成了他的敌人。他那时与阿戴勒也已经对立,谁要想跟着阿戴勒学习。就休想在弗洛伊德门下注册。因此,在莎乐美在弗洛伊德面前说要以阿戴勒为师,这无疑使弗洛伊德的颜面尽失。但或许是弗洛伊德被莎乐美迷惑住了,他居然对这样一个在自己面前不识抬举的冒失鬼网开一面,没有发怒。他先是笑而不答,进而原谅了莎乐美的天真,几乎是无法自控地,他把莎乐美收做了及门弟子。莎乐美本身的思想缺乏总体意义上的独创性,但她能理解大师们超前的奇思妙想或奇谈怪论,经过消化容纳之后,她又能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把大师们的言论复述出来。当然,这并非说她是传声筒、复印机,她在学习传播大师们的学术精髓时,对他们的大手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疑问。在相互斗争的学术流派和相互矛盾的学术观点之间,她有过动摇和苦恼,但最终有她自己的选择,而且她会说明自己的选择的理由。有时,她在老师们的夹缝中,感到了无所适从的痛苦;因为她的选择不仅是学术思想的选择,也是人际关系的选择。这种种情况在本书,尤其是莎乐美与弗洛伊德、阿戴勒等人的几封信函中有原生态的展现。 从文化史料建设或者远距离窥视伟人私生活尤其是婚恋生活的角度,莎乐美与弗洛伊德等人的通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本书添加了无穷的趣味。但我最喜欢的,是她所记的学习心得,那是老师巨子们讲课内容的浓缩,也是她个人思想的结晶,里面有疑问、感叹、比较和分析,袒露的既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思想的练习。它们犹如一篇篇隽永的思想随笔,给了我陌生的精神启迪和盎然的审美愉悦。莎乐美思想之勤快、文笔之精美尽在于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