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知性道德与品行道德
1)  intellectual moarlity and well-behaved morality
知性道德与品行道德
2)  moral character
道德品性
1.
The basic moral positioning and feature is the moral character revealed and determined in the interest of all sides by the conscious behavior (practice) of a person (subject).
道德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人(主体)通过行为(实践)而显现和确证的一种品性,道德的本质属性是行为对人对己的利害性和行为的自主自觉性,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升主体的道德品性。
2.
Education, as an activity making good people, has in itself the moral character, and morality is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教育,作为一种使人向善的活动,本身就具有天然的道德品性,道德性是教育的一种固有属性。
3)  knowledge and morality
知识与道德
1.
The most promine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morality is on the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中国古代知识伦理学相当发达,突出表现在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把握上。
4)  reason and moral
理性与道德
1.
Though the goddess in "shennvfu" is painful and distressed,she make a concession in face of reason and morality.
神女由爱却不敢爱而生成的痛苦和忧伤,在理性与道德面前作出了让步。
5)  ethical recognization and practice
道德认知与实践
6)  contradiction between moral theory and behaviour
道德知行冲突
补充资料:道德会元

《道德会元》,二卷。元道士李道纯撰。《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玉诀类。书前有 《道德会元序例》,又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作者自序。据自序所称:诸家解义,所 见不同,各执一端。得之于治道者执于治道,得之于丹道者执于丹道,得之于兵机者执 于兵机,得之于禅机者执于禅机。或言理而不言事,或言事而不言理,堕于偏枯,皆失 圣人的本意。老子作经之意,立极于天地之先,运化于阴阳之表,覆载之间,一事一理 无有不备。有鉴于此,作者“遂将正经逐句下添个注脚,释经之义,以证颐神养气之要。 又于各章下总言其理,以明究本穷源之序。又于各章后作颂,以尽明心见性之机。至于 修齐治平,纪纲法度,百姓日用之间,平常履践之道,洪纤巨细,广大精微,靡所不备。 于中又作‘正辞’、‘究理’二说,冠之经首,明正言辞,究竟义理,以破经中异同之 惑。”

此即全书体例,而作者撰此书的目的是:“不堕于偏枯,会至道以归元”。 李道纯解老明显地受到理学思想影响,故重在讲心性、性命之学。他强调,认知 “至道”在于破除心迷,于“心”上下功夫,即所谓“至道不难知,人心自执迷”, “欲识混元面,先在赤子心,此心常不昧,法体证黄金”。这种赤子之心,“纯一不杂, 无害于物,物亦不能害”。赤子心也就是“无心”,能够“全其至精”,道就是得于 “无心”,有心便不能得道。心与性是紧密相连的,尽心还须养性。至于如何做到存心 养性,他认为应“以无为正其心,以清静养其性”。“凡事从俭,妙在机先,含德之厚, 无所不至,广大悉备”。这显然是以传统的道教思想结合宋儒的心性之学解老。关于性 命,他认为,无为则能见无名之妙,从而全其性;有为则能见有名之徼,从而全其命。 有与无,性与命,同出而异名,同称为“玄”。玄之又玄,有无交入,性命可以双全。 他说:“天理在我,生生不穷。性海弥深,命基永固,易有终穷?”这都反映出理学对 李道纯解老的影响。

元代道教老学的总体特征是援儒入道,调和儒道思想,《道德会元》也体现了这一 特征。李道纯的思想核心是“中和”,他著有《中和集》,故解老也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说:

“有作皆为幻,无为又落空。两途俱不涉,当处阐宗风。”所谓“当处”即“中”, 应以守中为要。他引《礼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义来解 老,故认为中是“天下之大本”,即“无欲观妙之义”;和是“天下之达道”,即“有 欲观其微之义”。认为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即是老子“玄之又玄 之义”;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即孔子所谓“可与立不可与权”。在解释“礼 者乱之首”时说:“或谓礼不足道,吾独不然。诚能自礼而进于仁义,亦几于道。”这 都与其《中和集》所述思想一致,明显地调和儒道。

他还借用禅宗的方法来参道。认为“道”须向“二六时中,舆居服食处,回头转脑 处校勘”,“校勘来校勘去,校勘到校勘不得处,忽然摸着鼻孔,通身汗下,方知道这 个元是自家有的,自历劫以来不曾变易”。所谓“校助”即是临济宗看话禅的移用,通 过此种参究,猛悟“道”为自家所有,无劳向外追求。他还说过:“道不异于人,人自 以为异。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援佛入道跃然纸上,充分表现了他的三教合一思 想。

他还认为,道虚无空寂,无象无形,无名无质,无声无色,大无不包,细无不入, 生育天地,长养万物,运化无穷,隐显莫测,不可智知,不可识识;天地虽大,亦有败 坏,惟有这个历劫常在,圣而不可知之者,尽在如如不动中,因而是永恒不朽的。道本 无为,故能小能大,放去收来,廓然无碍;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以其无体,故应用 无穷;道无所不容,至尊至贵,一切有相皆赖道的荫庇。他还特别强调道的“不争”性, 说“只这不争二字,八十章之要”,能纯熟地运用不争,则自然达于混元真常之道的境 界。他对“道”的解释具有较高的思辨性。总的看,全书从治国、治身、治心、治丹等 多方面去解老,的确不堕偏枯,“会至道以归元”。

《道德会元》是元代道教老学的一本重要著作,对研究元代道教思想颇具参考价值。 至今学者多加引用。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以之为引用版本和注说。朱谦之《老子校 释》以《道德会元序例》为考订书目,所用河上本除宋刊本外,更参考了《道德会元》 听用章句白本。可知该书在版本学上亦有其价值。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