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边塞乐府
1)  Yuefu on boundary line
边塞乐府
2)  Yuefu about the frontier fortress
边塞乐府诗
3)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of Yuefu
中晚唐乐府题边塞诗
4)  frontier music and dancing poetry
边塞乐舞诗
1.
In the colorful poetry of Tang Dynasty, frontier poetry always holds in high esteem, while frontier music and dancing poetry owns more special artistic charm formed by the peculiar regional culture.
在唐代姹紫嫣红的诗坛中 ,边塞诗历来备受推崇 ,而边塞特有的地域文化形成的边塞乐舞诗更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
5)  Yuefu
乐府
1.
The Influence of Minority Folk Songs on the Style of Poesy in Yuefu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南北朝乐府中少数民族民歌对词体的影响
6)  Yuefu Poetry
乐府
1.
On Life-Awakening Consciousness in Li Bai s Yuefu Poetry;
论李白乐府体现的生命觉醒意识
2.
This article employs the methodology of textual criticism to explore the satirical allegory in Li bai s Yuefu poetry at the textual level and further interprets some of Li bai s Yuefu poetry.
利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李白乐府中的兴寄从形式层面进行探讨。
3.
According to Chinese poem developing history, Chuge (楚歌) plays a important role to Yuefu poetry (乐府诗).
从诗史来看,楚歌的主要意义即在于它对乐府三言、五言、七言等诗歌形式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补充资料:乐府
      中国秦、汉至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后世亦指有关音乐文学的体裁。
  
  秦、汉间的乐府建置  乐府建置始于秦代、与"太乐"并立,分属内廷掌管。根据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及1977年始皇陵出土的错银"乐府"钟。梁刘勰、唐颜师古、宋郭茂倩及郑樵,皆据《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之说,把"乃立乐府"解释为始创乐府的建置。宋王应麟、清何焯等曾据汉惠帝二年的史料提出异议,实则《史记·乐书》与贾谊《新书》亦早有武帝以前的有关乐府记述。今人以为乐府始创于秦,汉初因袭之,汉武帝立乐府,应解释为乐府机构的大规模扩建。
  
  哀帝罢乐府与晋、隋间的太乐乐府  公元前7年,汉哀帝裁撤乐府官,下诏:"其罢乐府官。郊祭乐及古兵法武乐,在经非郑卫之乐者,条奏,别属他官。"对于这一史实,有"罢"(停办)、"省"(精简机构)两种解释。《汉书·礼乐志》明确记述,当时的乐府员工,经过裁减,余下47%,并入太乐机构。晋、隋间,有"太乐乐府"之名;《隋书·音乐志》郑译乐议讨论"三声并戾"、"三声乖应"问题,前称乐府,复称太乐,可见这一时期乐府与太乐仍为同一机构。
  
  唐代在大乐署之外,无乐府之名,另设教坊与梨园。此后就不再有乐府机构的设施。
  
  乐府与雅、俗乐的关系  汉初乐府令夏侯宽为《安世乐》"备其箫管",属雅乐的礼仪活动,其乐实为当时民间俗乐的"楚声"。武帝时,李延年更用大量的民间俗乐从事郊祀礼仪活动。晋、隋间太乐乐府用"清商音律"。至唐代,大乐署仍然兼管雅、俗乐。这些史实说明中古以前,太乐或乐府作为音乐机构与它们所管理的音乐之间,并无严格的雅、俗界限。太乐或乐府作为宫廷机构,所掌音乐的种属往往与君主的好恶有关。君主中有为的创业者如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思想豁达,不拘泥于雅、俗之见的;隋文帝有所偏颇,但他所提倡的"华夏正声",实为南朝"清商乐",不过是以前代俗乐为雅乐罢了。王运熙《乐府诗论丛》以为太乐掌雅乐而乐府掌俗乐的分立二署之说,是宋代以后雅、俗异流思想的反映,实以后代制度推论前事。
  
  乐府与乐府诗词  音乐文学的史料中以乐府借称乐府诗词,已成通例。最是出现这种用法的是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乐府第七》。至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用乐府二字来概括入乐的诗歌。再晚,某些文人将套用歌词体式的不入乐的诗、词、曲亦皆名之为乐府,则是名词的混用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