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华阳颂》
1)  Hua Yang Song
《华阳颂》
1.
On Relations between Hua Yang Song and Zhen Gao;
《华阳颂》与《真诰》的关系
2)  Sinophilies
颂华派
1.
, the Sinophilies and the Sinophobies.
第一个阶段,旅行家对中国人的描述大多停留在人种与一些文化特征等表象的层面;第二个阶段,由于传教士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的关注,故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初步深入到人性层面;第三个阶段,西方的中国热扩大到思想界,继而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国民性问题展开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且形成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即颂华派和贬华派。
3)  Yu Songhua
俞颂华
4)  Yu Songhuɑ
俞颂华(1893~1947)
5)  Wordsworth's "Immortality Ode"
华兹华斯的《颂歌》
6)  huayng
华阳
补充资料:俞颂华(1893~1947)
      中国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教育家。原名俞垚,笔名澹庐。江苏太仓人。1893年3月9日生。曾在上海澄衷中学和复旦公学学习,1915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回国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19年 4月,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努力宣传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曾全文转载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重要政论《民众的大联合》。同年 9月,参加编辑《解放与改造》杂志。1920年10月,以《时事新报》、《晨报》特派记者名义,与瞿秋白等去苏俄采访。所写通讯分别在两报发表,后辑为《赤俄闻见记》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一批有关苏俄革命后情况的通讯报道。1921年 5月任两报驻德记者。1924年回国,参加编辑《东方杂志》和《新社会》半月刊,兼任上海中国公学和暨南大学、持志大学、沪江大学、劳动大学教授。1932年 5月到上海《申报》任《申报月刊》、《申报周刊》主编。1937年4月,以《申报》记者名义赴延安采访,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海内外各地办报, 历任《星洲日报》、《光明报》、《广西日报》、《大刚报》和《国讯》等报刊总编辑。晚年从事新闻教育,曾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任教。1945年 8月任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主任。1947年10月11日病逝于苏州。所写通讯、评论已辑为《 俞颂华选集 》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