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台湾电影
1)  Taiwan movie
台湾电影
1.
Furthermore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come to the Taiwan movies especially by the "Taiwan New Movie Campaign".
台湾电影从无到有,从艰难拓荒到20世纪60~70年代盛极一时,再到"台湾新电影运动",具有执著的本土文化美学探索精神的电影作品奠定了一批同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从而为华语电影开辟出一条既具备自觉的本土文化与美学意识,又能够将这种来自中国文学艺术传统的创作意识转化为影片中独特意境与格调的可贵发展之路。
2.
"in the contemporary Taiwan movie circle, Yang Dechang may be called most ha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he historical sense of mission and the sense of hardship most intense direction.
"在当代台湾电影界,杨德昌堪称最赋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最强烈的导演。
2)  Taiwanese New Film
台湾新电影
1.
Nobodies living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attract the most attention of Taiwanese new films.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台湾新电影最为重要的关注对象。
3)  On Taiwanese New Film
台湾新电影研究
4)  approach to the Taiwan film
台湾电影研究
1.
The approach to the Taiwan film is the weakest in the approaches to the Chinese language film both in the mainland and in the oversea areas.
台湾学者、大陆学者、海外学者对台湾电影研究的方向大致可分为史料整理、电影史建构、历史文化批评、艺术形式分析等。
5)  Taiwan Film Studio
(中)台湾电影制片厂
6)  China Motion Picture Studio
(中国台湾)中国电影公司
补充资料:台湾省电影
      1901年电影开始传入中国台湾。1921年以前,台湾主要放映日本影片。在此期间,曾有日本人在台湾拍摄过少量新闻纪录片。1922年,日本松竹蒲田电影公司在台湾摄制了日本影片《大佛的瞳孔》。1925年,台湾人刘喜阳等组成了台湾电影研究会。在台湾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1922~1945年,台湾共摄制了10部故事片,其中有3部有声电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鸣呼芝山岩》。由于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一直被日本侵占,它的有声影片是说日语的。这一时期的电影多被用来为日本军国主义作宣传。例如1937年摄制的《荣誉的军夫》。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了日本台湾映画协会和台湾报道写真协会。于1945年11月在台北成立了台湾省电影制片厂。1946年开始生产新闻纪录片,两个月生产一辑。只印一个拷贝,在台湾少数影院巡回演出。到50年代末,基本保持这一水平。
  
  1946年 3月在重庆创办、1948年经南京迁往台湾的农业教育电影公司和1949年 5月从南京迁往台湾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由于准备不够,50年代初期以前,均未拍摄过影片。1946~1949年,台湾只由私营万象影片公司拍摄生产过一部故事片《阿里山风云》。
  
  整个50年代,台湾一共生产了237部故事片,其中58部是国语(普通话)片。其他是台语片。1950~1954年,台湾一共生产了14部国语片。其中11部是官方制片公司拍摄的。3部是私营制片公司摄制的。1955年以前,台湾先后有4家官方制片机构:农业教育影片公司、中国电影制片厂、台湾省电影制片厂以及由农业教育影片公司和台湾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而成的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期间,官方影片公司的产品反共内容较多,如《恶梦初醒》、《梅岗春回》等。由于不受观众欢迎、海内外市场均不接受,因此,之后的影片内容逐渐转向其他方面。1955年是台湾电影事业的转折点。这一年,由于香港出产的厦门语片在台湾的上座率十分高,票房收入超过国语片,因此台湾开始大量拍摄台语片(厦门语同台湾语基本相通)。第一部台语片是1955年拍摄的《六才子西厢记》(歌仔戏)。到1960年,共拍摄了179部台语片,绝大部分以伦理、爱情为题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望春风》、《疯女十八年》等,上座率最高的是《基隆七号房惨案》。这些台语片都是私营制片机构摄制的,有些一度出口到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台语片的兴起,不仅促进了台湾民营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且培养了不少电影人才,如著名导演李行、演员柯俊雄等。1955~1959年,台湾官方电影摄制机构共生产了20部国语故事片,其中台湾省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归来》参加了第2届亚洲影展,主要演员张小燕获最佳童星奖。
  
  整个60年代,是台湾电影的繁荣时期。在此期间,共生产了1126部故事片,其中有713部台语片、392部国语片、11部客(家)语片。3家官方影片机构共拍摄了40部国语片,其中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31部、台湾省电影制片厂6部、中国电影制片厂3部。在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弘提出的"健康写实创作路线"启发下拍摄的《蚵女》获第8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玉观音》获第15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养鸭人家》、《我女若兰》、《路》、《小镇春回》获第3届、第5届、第6届、第7届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西施》和《扬子江风云》等创台湾1965、1969年最高上座率。同一时期,台湾民营制片机构迅速发展。香港著名电影工作者李翰祥于1963年在台湾创办了国联影片公司,摄制了《破晓时分》、《冬暖》等影片;胡金铨于1966年加入联邦影片公司。拍摄了获得第35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之一的影片《侠女》和创1967年最高上座率的《龙门客栈》。他们对台湾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台湾影片从1962年起进入彩色片时期。它的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是《吴凤》。为了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台湾在1962年设立电影金马奖,每年一届。
  
  70年代初期和中期,台湾电影事业从影片数量上看,继续繁荣上升。据台湾电影年鉴的统计,1970~1979年共摄制1825部影片。其中国语片1742部、台语片87部(1973年后已停止生产)、客语片6部(1971年后已停止生产);最高年产量是230部(1976)。在整个70年代,官方制片机构的产量只有62部,占全部影片的三十分之一。70年代,台湾影片《八百壮士》获第22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汪洋中的一条船》在第25届亚洲影展上获多项奖;《家在台北》、《缇萦》、《秋决》、《笕桥英烈传》、《小城故事》分别获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4届、第16届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此外,《母亲30岁》、《英烈千秋》、《再见阿郎》等得到台湾影评界的特别推许。在这一时期最有名的私营制片公司是大众电影公司,《秋决》是它的代表作。1977年,台湾生产了第一部立体影片。
  
  1975年,台湾成立了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由它拨款在1978年成立了台湾电影图书馆。1975年,中央电影事业有限股份公司开设了一个中国电影文化城。台湾大部分著名电影书刊,如《电影评论》等都是在70年代出版的。1970年,台湾共有 500多家影院,达台湾电影史上的最高数字,1979年减为417家。
  
  由于电视、电影录像带的空前发展给台湾电影业以极大冲击,电影市场和票房收入日益减少。台湾电影事业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危机。影片内容的主流逐渐由功夫武侠片和爱情文艺片转向女性复仇片、帮会犯罪片、美女冒险片、赌片、闹剧片。所拍影片大都亏本,影片开拍率大大下降。与此同时台湾出现了一种思乡寻根的影片,例如《源》、《原乡人》、《香火》等。它们追寻和描写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血缘关系,大陆人在开拓、建设台湾方面的贡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中国大陆的影片录像带,如《城南旧事》等,在台湾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1982年下半年后,在台湾出现一批反映台湾城乡社会现实生活的新电影,令人耳目一新,如《光阴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小毕的故事》、《海滩的一天》、《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这样过了一生》等。它们受到台湾和国际影评界的注目和好评。
  
  1980~1983年,台湾平均每年生产 200部影片,都是国语片。其中官方制片机构共生产了22部。《早安台北》、《辛亥双十》、《小毕的故事》分别获第17届、第18届、第19届、第20届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