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我们仨》
1)  Three of Us
《我们仨》
1.
Rational Exploration of Soul and Return Journey——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Phaedo and the Writing Skill of Three of Us;
灵魂与归途的智性探索——解读《斐多》的翻译和《我们仨》的写作
2.
A Review of Yang Jiang s Three of Us;
涓涓细流终归海 平凡当中见真情——读杨绛《我们仨》
2)  We Are Three
我们仨
3)  we three brothers
我们哥儿仨
4)  they three
他们仨
5)  we [英][wi]  [美][wɪ]
我们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 and “nature”has experienced such stages as integrity,breakup and harmony.
“我们”与“自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里程 :1 )“我们”与“自然”的浑然。
2.
However,in practice ,may variant usages about"we"are used.
“我们”是一个人称代词,从语法意义上来讲,通常指的是第一人称复数形式。
3.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is novel in three parts:In the first chapter,the keywords are "we" and "I".
本论文主要围绕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扎米亚京的长篇小说《我们》展开,作家的这部小说不仅是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初俄国末世论哲学的生动写照。
6)  We [英][wi]  [美][wɪ]
《我们》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sm in We;
《我们》的现代主义创作特色
2.
Russian writer——Zamjatin s novel We is a controversial works with a lot offrustrations.
俄罗斯作家叶·伊·扎米亚京的小说《我们》是一部饱受争议且命运坎坷的作品。
3.
On the initial stage of his creating, he was regarded as a great writer, however, after he finished his novel We, which raised up a storm of controversy and Zamyatin was subjected to extraordinarily harsh criticism.
创作初期他受到过评论界高度赞赏,但自从他的代表作《我们》(1921年)问世后,作品被禁,作家遭到恶毒攻击。
补充资料:我们仨

钱钟书、杨绛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

绛红色的“我们仨”三个作者的手书大字横亘在书皮的中间偏右下部。上面是灰白色的两排,象是写在土墙上的粉笔字,不很起眼。第一排写着“mom pop”,第二排正中是“圆○”,显出是mom和pop的爱女。封底上印着: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

寥寥数行,令人凄怆之意顿生。我既然买了,也看了,就想以我纯粹的、农民的观点来评论一番,估计也难有什么新意。

《我们仨》是钱锺书和杨绛的女儿钱媛在病床上开始的,她只草草列了个内容清单,写了五篇,就再也无法写下去了,去世时六十一岁。钱锺书亦于女儿去世的第二年,一九九八年岁末,离开老伴驾鹤西行。在处理好一些后事之后,九十二岁的杨绛老先生于去年年底接过女儿的笔,记叙了他们仨相亲相爱的一生。

平心而论,钱媛虽然是出身于如此的书香门第,博览群书,却大概因为她是英语专业的缘故,中文文章写得十分逊色,流水帐一般,最多是小学生作文水平。从书中看,她小时候可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的。作为母亲,杨绛对此也有遗憾,她或许是把女儿的不尽如人意归咎于社会因素,因为她在书中写道:

“阿媛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而同样是平铺直叙,杨先生文字的感染力要强得多,象一位老奶奶在细说从头、历数家珍,使听者饶有兴味,不嫌唠叨。如果能坚持把彷徨无依的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和压抑无奈的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读完,读起书中的主体部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要轻松随意些,当然,时有所感还是必然的。

“我们俩老了”是一篇前言类的文字,只一页纸,道尽了那种“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的凄惶,相濡以沫一辈子的伴侣,想留却留不住。“我们仨失散了”写的是钱锺书父女俩先后辞世那几年,八十多的杨老先生两头奔波照料,却还是不免失此又失彼,如梦境般的真实,自此,温馨不再,家变成了客栈。

这两部读来让人心累心伤,如果读完整本书,再结合平素读到的这个家庭的点点滴滴,就更能体会杨绛此时孤苦零丁的心境,因为这世上,只有他们仨,“不寻常的遇合”,之间才能产生杨老先生所期待的那份快乐。再进一步讲,也是因为杨绛和钱锺书都没有其它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只有对方才是自己唯一的依托--他们实在太傲了,傲得没有谁他们能看得起,傲得别人不敢或不愿接近,傲得毫无必要,自讨苦吃。

比如钱锺书一九四一年因为清华的聘书没有收到,后来虽然当时的外文系主任陈福田亲自到钱府聘请,他仍然拒绝了,理由竟是:“清华既已决定聘钱锺书回校,聘书早该寄出了。迟迟不发,显然是不欢迎他。既然不受欢迎,何苦挨上去自讨没趣呢?”他本来也是期待着重回清华的,战乱连年,聘书寄丢了都十分可能,这又何必呢?自尊心高得不是时候。如果另有高就倒也罢了,却是拾人牙惠,到他老丈人的震旦女校接了两个钟点的课,令人费解。

相反地,对钱锺书一九三九年于西南联大在职英文教授期间,应聘蓝田师院英文系主任一事,书中解释则很详尽,先是说明是父命难违,后又是写了信给叶公超解释却没收到回信,钱锺书才万不得已地履新了,云云。电报遗失,阴差阳错,让他事后“无限抱愧”。事实如何?我是本着姑妄听之的态度。可能她写的都是真的,但一定有她没有写出来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