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青瓷背壶
1)  celadon pot
青瓷背壶
1.
Among them, the celadon pot and iron Jiaodou have been seldom seen before in Henan.
2003年-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为配合基本建设在郑韩故城内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文化遗迹,其中清理的三座唐代墓葬出土有瓷器、三彩器、铁器、铜器等,器物造型精美,特别是出土的青瓷背壶和铁质鐎斗及支架在河南省内非常少见,为我们研究唐代文化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2)  celadon ewer with single handle
青瓷单柄壶
3)  ceramic teapot
陶瓷壶具
4)  china tea-pot
瓷茶壶
5)  ectric porcelain teapot
电瓷茶壶
6)  bronze kettle
青铜壶
1.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restoration of a Chinese Western Zhou bronze kettle;
一件西周青铜壶的科学分析与保护修复
补充资料:东汉青瓷
      中国东汉时烧成的青瓷器。常见的器形有碗、盘、盏、耳杯、钵、洗、壶、盆、钟、瓿、罍、坛、斗、唾盂、砚、五联罐等。碗类基本上有两种造型:一种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成半球形;另一种口缘微内敛,上腹微鼓起,下腹内收,平底。盘类多为宽体平底盘和作耳杯的托盘。壶,口作浅盘形。盆为直口折沿,下腹略内收,腹壁中部有明显的折线。罐类有双耳罐、四耳罐等。钟类器物口和颈都比较大,腹部稍扁,下有高足,腹部贴对称的铺首。斗,器身作洗形, 腹部装横柄,底部安三足,常与形体较大的火盆共存,说明斗是置于火盆中温食的。作为明器的五联罐,在肩部附加 4个壶形小罐,共 5个罐口,四个小罐与器身不通,在肩腹贴塑猴子与爬虫等。各类器物的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和贴印铺首等。瓿、罍等类器物外壁有拍印的麻布纹、窗棂纹、网纹、杉叶纹、重线三角纹、方格纹和蝶纹等。
  
  东汉青瓷的产地主要在浙江宁绍平原、金华丘陵和永嘉沿海地区。在上虞、宁波、慈溪、永嘉、金华等地均发现有窑址,其中以上虞的窑址最多,说明当时青瓷生产已具一定的规模。浙江鄞县东吴乡发现 1件形体较小的青瓷壶,肩部有两个半耳环,刻划弦纹、点线纹,底部刻隶书"王尊"2字,可能是制瓷工匠之名或定制者的名字。东汉浙江青瓷原料主要是一种含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的伟晶花岗石经风化后的岩石矿。这种岩石矿风化程度高,含有较多的高岭石矿物,即南方瓷土,浙江地区蕴藏极富。这种瓷土含铁量比较高,所以很适合烧青瓷。釉是一种石灰釉,釉料中含氧化钙达15%以上。用刷釉法上釉。多采用脚踏碓和水碓来加工原料。以轮制、泥条盘筑、模制和手捏等方法成型。烧瓷的窑炉是龙窑,窑炉加长加高,结构的许多方面都有改进,并增加了坯件的装烧量,提高了产量,同时使流动的火焰延长了在窑内停留的时间,有利于窑温的提高和均匀分布。青瓷的烧成温度约在1300℃左右,窑体比较薄,能比较快地冷却,恰好符合烧青瓷的要求。
  
  东汉青瓷和春秋、战国、秦、西汉原始瓷相比已有很大提高。它的透明性较好, 0.8毫米的薄片已经略微透光,胎体显孔率为0.62%,吸水率只有0.28%,烧成温度约为 1260~1310℃,抗弯强度达 710千克/厘米2。通体施玻璃质釉,釉层明显加厚,有较强的光泽,透明度强,胎釉结合紧密而牢固,胎釉交界处可看到相当多的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生成并形成一个密合层,使釉层不易剥落。但东汉青瓷毕竟还比较粗糙,泥料的选择、坯泥的捏练也都欠精,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层状长方形小孔,气泡明显,还能看到少量的云母残骸和杂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