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广群芳谱
1)  Guang Qunfang Pu
广群芳谱
1.
On the Literary Value of Guang Qunfang Pu;
广群芳谱》的文献价值
2)  The Opposite Sex
群芳谱
3)  beautiful and fragrant flowers; all kinds of flowers
群芳
4)  Pavilion of Women
《群芳亭》
1.
The ble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 of religion——The religious view in Pavilion of Women by Pearl S.Buck;
中西宗教观的共融——赛珍珠作品《群芳亭》中的宗教观
2.
A Response to "Exoneration of Pearl S.Buck"——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Pavilion of Women;
对“给赛珍珠翻案”的回应——兼论《群芳亭》中的异质文化交流
3.
Men and Women in the Court——Bisexual Freedom and Equality in Pearl S.Buck′s Pavilion of Women;
庭院里的男人和女人——兼论赛珍珠《群芳亭》中的两性自由与平等思想
5)  qun-fang crepe
群芳绉
6)  flowers vying with each other in beauty; a host of beautiful women compete for attention
群芳竞艳
补充资料: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

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生平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但多次被贬,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的身分辞职,归于颖州(今安徽阜阳)。次年卒,谥文忠。

[注释]

[群芳]百花。

[西湖]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

[狼藉]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

[帘栊]带纱之窗。

[译文]

百花过后的暮春,西湖风景依然美好,凋残的落红,任游人踏得狼藉遍地,漫天飘飞的柳絮迷迷蒙蒙,垂柳拂着栏杆,整日里暖风融融。 喧闹的笙歌散尽,游人离去,我才顿然发觉西湖之春的空静,心中感到很失落,回到屋中,我垂下窗帘,一双燕子穿过细雨蒙蒙,翩翩回到巢中。

[词谱]

词名由乐府相和歌辞的《采桑曲》(陌上桑)变来,它本是大曲的“摘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双调,上下片各四句,押三平韵,各二十二字,共四十四字,用中吕宫。[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0仄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耠]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赏析一:

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本词是第四首,写暮春依栏观湖游兴之感,全词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闲适之情。上片写暮春之景。下片言众人归去之静。以细雨双燕状寂寥之况,于落寞中尚有空虚之感,文字疏隽,感情含蓄。“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伤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下片写“笙歌散尽”,表现出环境之清幽,“始觉春空”,微传词人的惜春恋春之感。入室垂帘,双燕归来,表现游春之后的闲适自在。以蒙蒙细雨结局,暗应上片的“尽日风”。和风细雨,暗衬心情之平和怡然,景中见情。词中“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对西湖暮春美景的独特发现。“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然而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本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词中描写了颖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作者以诗为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 ,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 笙歌散尽 ”,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 ,本是开帘待燕 ,“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作者写西湖美景 ,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 ,群芳凋零 ,残红狼藉。常人对此 ,当觉索然无味 ,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