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Confucianism
[英][kən'fju:ʃənizəm] [美][kən'fjuʃə,nɪzṃ]
儒家道德思想
1.
Confucianism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儒家道德思想与新加坡思想教育
5) Confucian ethic morals
儒家伦理道德
1.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aws is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Confucian ethic morals and the traditional laws,in which the Confucian ethic morals holds a leading status.
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进程,是儒家伦理道德与传统法律相融合的进程。
6) Confucian moral ideal
儒家道德理想
补充资料:儒家伦理思想
反映中国宗法等级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一种道德理论。创始人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并分别由孟子和荀子发展成为两大派别,最后经《中庸》和《大学》的编纂者综合各派的意见,构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
特点 儒家最重视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试图以道德作为治国平天下的主要手段(见修齐治平)。伦理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并与其哲学、政治思想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儒家内部各派的伦理思想不尽相同,但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①重视探讨道德的本源。孔子一方面强调"天命"是道德的本源,另一方面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承认后天的"习"对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孟子虽然也讲"天命",但他把道德的本源主要看作是人之性善,企图从人本身、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寻找道德的本质和起源。荀子排斥"天命"的作用,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视道德为人性恶的结果,认为礼义道德是为了"养人之欲,给人以求",把道德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后来的《中庸》把天命论与孟、荀抽象的人性论调和起来,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汉代以后,儒家的后继者关于道德的本质和起源问题的讨论,基本上还是围绕着这些命题。
② 重义轻利。儒家历来把"利"看成个人的私利,把它与"义"对立起来,强调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孟子更是只谈仁义,不谈利益。即使认为义与利是"人之两有"的荀子,也是强调义,认为"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在他们看来,只有强调义,才能义利两得,而重利,则会义利两失。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提倡为道义而奋斗、献身的精神。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就包含了孝悌、忠恕、信义等道德规范。
③ 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使人们懂得羞耻,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孟轲提出由"不忍人之心",发而为"不忍人之政",认为把人心中的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就能实行"仁政"。在他的心目中,道德是政治、法律的根本和基础。荀子虽然肯定了经济、政治的重要,但也认为道德是治国的根本,说"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他认为,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的道理必须每日研究,不可疏忽或停顿。儒家各派都有程度不同的道德决定论的倾向。
④ 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是文、行、忠、信几个方面,中心是道德教育。儒家代表人物有不少是教育家,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儒家尤其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把它提到决定国家命运的高度去认识,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因此,他们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修养的方法上,儒家各派的主张不同,孟子强调内省,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能动性;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重视环境和后天努力。孟、荀尽管方法不同,但都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他们的教育目的都在于培养封建社会的"圣贤"。
演变和影响 西汉时期,董仲舒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干,吸取了法家、墨家和阴阳家的成分,把儒家伦理思想神学化,并被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权定为"一尊"。宋明时期,儒家伦理思想又与佛教、道教合流,演变为宋明道学伦理思想(见宋元明清伦理思想)。
儒家的伦理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它的作用是十分复杂的。在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以及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它虽然有欺骗人民群众和束缚思想发展的一面,但却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能够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民族团结,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它的积极作用逐渐消失,其虚伪性、反动性成为主要倾向,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发展。
特点 儒家最重视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试图以道德作为治国平天下的主要手段(见修齐治平)。伦理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并与其哲学、政治思想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儒家内部各派的伦理思想不尽相同,但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①重视探讨道德的本源。孔子一方面强调"天命"是道德的本源,另一方面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承认后天的"习"对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孟子虽然也讲"天命",但他把道德的本源主要看作是人之性善,企图从人本身、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寻找道德的本质和起源。荀子排斥"天命"的作用,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视道德为人性恶的结果,认为礼义道德是为了"养人之欲,给人以求",把道德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后来的《中庸》把天命论与孟、荀抽象的人性论调和起来,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汉代以后,儒家的后继者关于道德的本质和起源问题的讨论,基本上还是围绕着这些命题。
② 重义轻利。儒家历来把"利"看成个人的私利,把它与"义"对立起来,强调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孟子更是只谈仁义,不谈利益。即使认为义与利是"人之两有"的荀子,也是强调义,认为"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在他们看来,只有强调义,才能义利两得,而重利,则会义利两失。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提倡为道义而奋斗、献身的精神。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就包含了孝悌、忠恕、信义等道德规范。
③ 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使人们懂得羞耻,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孟轲提出由"不忍人之心",发而为"不忍人之政",认为把人心中的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就能实行"仁政"。在他的心目中,道德是政治、法律的根本和基础。荀子虽然肯定了经济、政治的重要,但也认为道德是治国的根本,说"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他认为,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的道理必须每日研究,不可疏忽或停顿。儒家各派都有程度不同的道德决定论的倾向。
④ 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是文、行、忠、信几个方面,中心是道德教育。儒家代表人物有不少是教育家,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儒家尤其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把它提到决定国家命运的高度去认识,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因此,他们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修养的方法上,儒家各派的主张不同,孟子强调内省,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能动性;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重视环境和后天努力。孟、荀尽管方法不同,但都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他们的教育目的都在于培养封建社会的"圣贤"。
演变和影响 西汉时期,董仲舒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干,吸取了法家、墨家和阴阳家的成分,把儒家伦理思想神学化,并被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权定为"一尊"。宋明时期,儒家伦理思想又与佛教、道教合流,演变为宋明道学伦理思想(见宋元明清伦理思想)。
儒家的伦理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它的作用是十分复杂的。在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以及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它虽然有欺骗人民群众和束缚思想发展的一面,但却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能够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民族团结,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它的积极作用逐渐消失,其虚伪性、反动性成为主要倾向,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