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桂柳运河,又名相思埭、陡河、桂柳运河、南陡河、临桂运河,与兴安灵渠相对,也称西渠,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桂林仅有30公里。桂林区域的一条人工开凿的古运河,可开发水域面积达2000余亩。运河区面积广袤,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纵横河汊密如蛛网。旧《临挂县志》曰“北有灵渠,南有陡河”。据史书载:“临桂陡河与兴安陡河(灵渠)并称为桂林府东西二陡河。兴安陡河居桂林之东,又称东渠;临桂陡河位于桂林府西南,称西渠,亦称南渠”。
古桂柳运河,又称“桂柳运河”或“桂柳古运河”,全长不足20公里。位于雁山区良丰乡、临桂县会仙乡、永福县苏桥乡境内,离市区仅30公里。运河发源于会仙狮子岩,汇入分水塘后,一条东流至桂林南郊相思江,入漓江;另一条西折于永福江、洛清江,汇柳江,全长15公里。运河开凿于唐长寿元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是历史上朝廷通过西南重镇桂林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和军需通道。运河沟通了漓江和柳江水系,并称为桂林东西渠。1987年,它被公布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桂柳运河,开凿于武则天皇后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拓岭西,加强封建王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得以高度的发展。为开凿运河准备了条件。广西古代水运流通中,有两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一是兴安运河,又名灵渠,在今兴安县境内;二是桂柳运河,又叫相思埭,在今临桂县境内。灵渠开凿于秦朝,桂柳运河就开凿于唐代。
桂柳古运河-广西(桂林与柳州)运河,贯穿桂林全境,古为中原与西南往来的重要通道,是连接漓江、柳江水系的重要人工运河。湖光山色,芦塘彼连,鹭鸟成群,河道四通八达,是广西独一无二的“江南水乡”和“湿地”,是广西境内继秦代古灵渠后的又一重要水利工程。会仙的古运河位于睦洞,惯通漓江及柳江,近年已开发旅游,号称“水泊梁山”,为古运河的精华地段。漂游桂柳古运河,很有韵味。
古桂柳运河,位于桂林市临桂县境内。主要工程有分水塘、滚水坝、东西渠、陡门等,全长约15公里。运河水源于临桂县泮塘村狮子岩,经分水塘分水,东经相思江汇入漓江,西经永福洛清河以达柳江。东渠全为人工开凿,西渠则以原有沟渠加以疏浚。为调节水位,减少落差,便于通航,设泥湖陡、磨盘陡等22处陡门。为便于行人往来,在渠上建良丰桥、庙门桥等10余座桥。现存陡门、石桥及碑刻文物20余处。运河所经地段为岩溶峰林地带,峰环水绕,风光明媚,一派田园风光。
古桂柳运河江南水乡旅游区--- 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水上小屋、水上游乐、农业观光、烧烤场、旅游品销售、码头、餐饮、土特产品、旅游产品销售一条街)。桂林作为一颗灿烂的国际旅游明珠,旅游业的明显主导地位,给周边县带来无限商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逐步成为今后旅游的主流和时尚,开发以田园风光、农业观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古桂柳运河主要开发睦洞湖一段,开发条件好,风景优美,农业观光特点突出,场地集中,湖面广阔,湖内、岸边物产丰富。河水环抱的小青山“水泊梁山”---具有相当的地方特色和江南水乡浓郁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