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mmunist morality
共产主义道德
1.
The communist morality is a new type of morality of cause.
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对立志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人的道德要求,是事业道德的新类型。
2) communist ethics
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3) republicanist morals
共和主义道德
4) moralism
[英]['mɔrəlizəm] [美]['mɔrəlɪzəm]
道德主义
1.
The kernel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peace is his moralism which is composed of humanity, courtesy and harmony.
儒家的道德主义和平思想体系由“德”、“仁”、“礼”、“和”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其中,“德”是人类行为的至上公理、“仁”是人类关系的基本伦理、“礼”是人类行事的具体规范、“和”是人类关系的目的状态。
2.
The relationship of Rousseau’s and Nietzsche’s thoughts has all the time been discussed from the opposition between "moralismand aestheticism"in the academic circle.
一直以来,"道德主义与审美主义"的对立是学界对待卢梭和尼采思想关系上的理论取向。
3.
The behavior that people killed kings through wiping out their lives in primitive times had been replaced by the civilized behavior that people deniedy the value of kings,which reflects Moralism principles of Confucianism thoughts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原始时代通过直接杀死"王"而终结"王"的生命,被文明化后的通过否定"王"的意义而消灭"王"的价值所代替,体现着中国文明中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道德主义原则。
5) communism
[英]['kɔmjunɪzəm] [美]['kɑmju'nɪzəm]
共产主义
1.
Communists Should"Strengthen Their Belief in Communism;
共产党人“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
2.
View of communism in "German Ideology";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观
3.
On the Eve of a Turn for Materialism and Communism:Rethinking the Thought Development of Marx in the Period of Rheinische Zeitung;
在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夜——《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再考察
6) Pan-moralism
泛道德主义
1.
But because of the intrin- sic Pan-moralism and absolute monarchy,such practices were defeated.
由于其固有的“泛道德主义”和君主专制的局限与矛盾,儒家和谐社会的实践未能成功,但它主张统筹社会不同阶层,统筹强势与弱势人群、贫与富、国家与国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追求,仍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补充资料:共产主义道德
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形态。作为人类历史上道德类型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处于深刻的阶级对立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道德,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资产阶级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精神武器,除了调整本阶级成员之间的内部关系,并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合理性做充分的论证外,还是资产阶级用以约束无产者行为的一种手段。无产阶级道德是作为资产阶级道德的对立物出现的,这种道德既是历代劳动人民的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又是无产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无产阶级道德一旦产生,就以其特有的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抨击剥削制度所造成的种种罪恶,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面目,并协调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内部关系。在无产者反对资本家的斗争中,无产阶级道德高度赞扬各种带头维护无产者利益的行为,那些用罢工和其他形式反对资产者的人,通常都会得到多数无产者给予的道义上的支持。一切损害无产者利益的行为,就会受到无产阶级道德的强烈谴责。这就使无产阶级道德成为团结本阶级、反对剥削者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武器。
共产主义道德萌发于无产阶级在自发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朴素的道德观念中,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它的产生是与无产阶级本身的成熟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无产阶级逐渐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变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并且从理论上和社会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和罪恶的本质,懂得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以及这种解放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的道理。在真正把握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后,无产者的道德观念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们的眼界从原先争取个人的经济利益,扩大到消灭整个剥削制度;其奋斗目标也从求得自己的解放,变为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成为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成为无产阶级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最根本标准。
在道德实践上,共产主义道德起初只是少数先进无产者的道德观念,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共产主义道德被越来越多的无产者接受和实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共产主义道德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并且具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客观上要求有一种共同的道德和纪律,这使共产主义道德开始从阶级道德向整个社会道德转化。
原则和规范 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既是无产阶级对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道德关系的认识,又是对人们的行为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它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了无产阶级所处的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也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总是在人们内在信念的支持下,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为。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前,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摆在无产阶级面前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需要运用包括道德在内的各种手段,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对敌人斗争坚定、勇敢;对无产阶级的事业和政党无限忠诚;对同志讲阶级友爱;对人民极端热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在危险面前,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等等。这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无产阶级从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地位,变为整个社会的领导阶级。新的社会条件,要求共产主义道德有新的原则和规范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事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需要绝大多数人参加才能实现。为了使人们同心同德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在道德问题上就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成了整个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它不但贯穿于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最显著标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它既是无产阶级阶级本质的表现,也是无产阶级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道德的最根本的标准。它要求每个革命的无产者,都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以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精神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切谋取个人和小集团私利的行为,都是与这种道德要求不相容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一系列规范,与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内容密切相联,是它们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
在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建立,特别是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的情况下,进行经济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已被提到首要的地位。每个人劳动的好坏,直接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千百万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人们的劳动态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爱护公共财物等问题,就成了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能否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有重要的意义,认真钻研科学技术,以创新的精神从事劳动,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对新一代劳动者的重要要求。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概括,也出现了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充实和丰富了共产主义道德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涉及人们行为各个方面的完整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随着共产主义社会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后,那些属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的将会消失,有的要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充实和丰富许多新的内容。比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条重要的规范,随着人类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国家逐渐消亡,到那时候,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就不再作为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代新人,必然会根据社会生活的要求,代之以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新的道德规范。
社会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道德无不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大多是理论与实践相割裂,言论与行动相脱离。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是一种自觉的、内在的要求,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最高尚的道德。它最基本的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言论与行动相一致。因此,共产主义道德是与任何虚伪和欺骗都是不相容的。
共产主义道德从一开始就是无产阶级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团结本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人类解放的正义事业而斗争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产主义道德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主要是: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先进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终必将表现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广大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必将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更大的积极性,为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
② 共产主义道德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一系列行为规范,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全新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在处理这种关系时,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人们彼此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即使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也要按照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责己严,责人宽,相互尊重,彼此谅解,使矛盾和冲突得到妥善、正确的解决。
③ 共产主义道德以崇高的道德理想,引导人们做一个高尚而有道德的人。因此,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 共产主义道德是反对和批判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有力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虽然各种剥削阶级道德赖以存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消失,但是,剥削阶级道德的残余和影响,还会以旧传统和习惯势力的形式长期存在,妨碍人们遵循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只有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武器,与之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才能使剥削阶级道德的残余和影响逐渐减少,并将随着整个社会极大丰富的物质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实现,而最终趋于消失。共产主义道德必将日益成为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道德。那时,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人们将主要不是依靠外在的强制,而是依靠高度的自觉,来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见彩图)
参考书目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北京,1962。
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处于深刻的阶级对立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道德,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资产阶级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精神武器,除了调整本阶级成员之间的内部关系,并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合理性做充分的论证外,还是资产阶级用以约束无产者行为的一种手段。无产阶级道德是作为资产阶级道德的对立物出现的,这种道德既是历代劳动人民的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又是无产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无产阶级道德一旦产生,就以其特有的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抨击剥削制度所造成的种种罪恶,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面目,并协调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内部关系。在无产者反对资本家的斗争中,无产阶级道德高度赞扬各种带头维护无产者利益的行为,那些用罢工和其他形式反对资产者的人,通常都会得到多数无产者给予的道义上的支持。一切损害无产者利益的行为,就会受到无产阶级道德的强烈谴责。这就使无产阶级道德成为团结本阶级、反对剥削者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武器。
共产主义道德萌发于无产阶级在自发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朴素的道德观念中,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它的产生是与无产阶级本身的成熟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无产阶级逐渐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变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并且从理论上和社会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和罪恶的本质,懂得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以及这种解放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的道理。在真正把握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后,无产者的道德观念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们的眼界从原先争取个人的经济利益,扩大到消灭整个剥削制度;其奋斗目标也从求得自己的解放,变为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成为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成为无产阶级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最根本标准。
在道德实践上,共产主义道德起初只是少数先进无产者的道德观念,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共产主义道德被越来越多的无产者接受和实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共产主义道德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并且具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客观上要求有一种共同的道德和纪律,这使共产主义道德开始从阶级道德向整个社会道德转化。
原则和规范 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既是无产阶级对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道德关系的认识,又是对人们的行为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它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了无产阶级所处的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也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总是在人们内在信念的支持下,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为。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前,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摆在无产阶级面前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需要运用包括道德在内的各种手段,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对敌人斗争坚定、勇敢;对无产阶级的事业和政党无限忠诚;对同志讲阶级友爱;对人民极端热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在危险面前,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等等。这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无产阶级从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地位,变为整个社会的领导阶级。新的社会条件,要求共产主义道德有新的原则和规范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事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需要绝大多数人参加才能实现。为了使人们同心同德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在道德问题上就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成了整个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它不但贯穿于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最显著标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它既是无产阶级阶级本质的表现,也是无产阶级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道德的最根本的标准。它要求每个革命的无产者,都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以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精神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切谋取个人和小集团私利的行为,都是与这种道德要求不相容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一系列规范,与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内容密切相联,是它们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
在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建立,特别是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的情况下,进行经济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已被提到首要的地位。每个人劳动的好坏,直接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千百万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人们的劳动态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爱护公共财物等问题,就成了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能否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有重要的意义,认真钻研科学技术,以创新的精神从事劳动,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对新一代劳动者的重要要求。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概括,也出现了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充实和丰富了共产主义道德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涉及人们行为各个方面的完整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随着共产主义社会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后,那些属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的将会消失,有的要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充实和丰富许多新的内容。比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条重要的规范,随着人类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国家逐渐消亡,到那时候,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就不再作为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代新人,必然会根据社会生活的要求,代之以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新的道德规范。
社会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道德无不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大多是理论与实践相割裂,言论与行动相脱离。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是一种自觉的、内在的要求,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最高尚的道德。它最基本的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言论与行动相一致。因此,共产主义道德是与任何虚伪和欺骗都是不相容的。
共产主义道德从一开始就是无产阶级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团结本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人类解放的正义事业而斗争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产主义道德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主要是: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先进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终必将表现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广大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必将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更大的积极性,为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
② 共产主义道德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一系列行为规范,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全新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在处理这种关系时,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人们彼此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即使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也要按照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责己严,责人宽,相互尊重,彼此谅解,使矛盾和冲突得到妥善、正确的解决。
③ 共产主义道德以崇高的道德理想,引导人们做一个高尚而有道德的人。因此,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 共产主义道德是反对和批判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有力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虽然各种剥削阶级道德赖以存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消失,但是,剥削阶级道德的残余和影响,还会以旧传统和习惯势力的形式长期存在,妨碍人们遵循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只有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武器,与之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才能使剥削阶级道德的残余和影响逐渐减少,并将随着整个社会极大丰富的物质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实现,而最终趋于消失。共产主义道德必将日益成为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道德。那时,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人们将主要不是依靠外在的强制,而是依靠高度的自觉,来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见彩图)
参考书目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北京,196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