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gal clothing
僧伽服饰
3) Sangha
僧伽(僧宝)
4) Master Seng Jia
僧伽大师
1.
Legends on Master Seng Jia and Wu Zhixie;
僧伽大师与无支祁的传说
5) "The Scripture of Sengjiazha"
《僧伽吒经》
1.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Scripture of Sengjiazha"is the main sutra of the ancient Yutian Mahayana,the author then goes on to explian the meaning of words used and the official positions in "The Military Certificate to General Wei from Qu Lun".
首先考证出佛经残页为《僧伽吒经》,并指出其为古于阗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
6) the Cult of Sengqie
僧伽信仰
补充资料:僧伽罗文学
斯里兰卡以僧伽罗文创作的文学。公元前 3世纪中期,佛教自印度传入,对僧伽罗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它的文学史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般以它的京城或首都命名。
阿努拉特普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1017年) 最早的僧伽罗文著作是佛经注疏、舍利史话和戒律解说之类,文学著作只有一部《国语格律》。这是国王舍那一世(826~846)模仿印度檀丁的《诗镜》写的一部诗律。在诗歌创作方面,公元 8至10世纪时,游人曾于西格利亚故宫回廊的石壁之上题诗,创作了著名的"西格利亚诗"。经考古学家搜集、整理,共得685首,于1956年整理出版。
波隆纳鲁伐时期(1056~1215) 国王维迦耶巴忽一世击退了朱罗侵略者,收复了古城阿努拉特普拉,使斯里兰卡岛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他注重发展文学艺术,这一时期是僧伽罗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诗文以无韵对句为主,深受印度鸠摩罗陀娑的《悉多被劫》和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的影响,作品有《牟伐德佛本生故事》和《舍沙本生故事》。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和作家古鲁卢高弥(意为神鸟居士),他的代表作是散文《法灯》和《圣水浩荡》。前者阐明佛法,语言深奥,杂有许多梵文词汇;后者颂扬佛德,文字浅显。这时有著名的"三皈散文",即:《皈佛》,作者是维达瓦克拉瓦尔迪;《皈法》和《皈僧》,据说也出于同一作者之手。"三皈"全面颂扬了佛祖的高德,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此外,还有《塔史》等散文作品。
檀巴德尼耶和古鲁奈格拉时期(1236~1344) 维迦耶巴忽三世和他的继承人波罗迦罗摩巴忽二世驱逐泰米尔侵略者,统一了全岛,举国安定,涌现出了许多有才华的作家和优秀的文学作品。塔尔摩塞纳长老的《妙法宝脉论》是著名的散文作品,取材于《法句经释论》中的故事,语言幽默,比喻生动,切合当时社会状况,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指南。布德拉长老的《供养史》记述了佛陀受尊崇和供养的故事及斯里兰卡王室的宗教活动。《五百五十个本生故事》是波罗迦罗摩巴忽四世时的作品,根据巴利文《佛本生故事》及其注疏编写而成,论述行为的准则和道德标准,为广大佛教徒所推崇,它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为后世不少作家所仿效。波罗迦罗摩巴忽二世的《皇冠宝石诗》记述矩奢本生故事,由770 个无韵对句组成,语言华丽。
甘波勒、科特、西达瓦格时期(1344~1593) 以上几个文学时期可以总称为“无韵对句诗”时期。而在科特王朝时期则流行"禽使诗",这是一种四行诗,源于印度迦梨陀娑的《云使》。14、15世纪,出现了大量"禽使诗",诗的内容大多是为王室求福祈祷。波罗迦罗摩巴忽六世是科特王朝的开创者,他的手下有大批文学家和诗人,如斯里·拉胡拉、维达迦摩和维达维等。斯里·拉胡拉著有《燕雀使》、《神鸽使》,"大诗"《优异诗篇》等。维达迦摩著有《天鹅使》、《佛德庄严集》、《世事嘉言诗篇》等。维达维著有《古地拉本生经》。
16世纪初叶,葡萄牙、荷兰、英国相继入侵,僧伽罗文学逐渐衰落,此后两百多年,没有出现重要作品。
康提、科伦坡时期(1793~1948) 1815年英国占领全岛之后,僧伽罗作家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纷纷创作小说,反映现实生活。塞伊门·德·西尔瓦(1876~1920)的《米娜》(1905)是第一部僧伽罗语小说。它描写纯洁的爱情,抨击将妇女当作玩物的社会现象。20世纪初期有一批文人全盘抵制西方文化,比亚达萨·西利塞纳(1875~1946)即是其中的代表。他的小说《幸福的婚姻》(1907)写一个佛教徒博得一个异教姑娘的爱情的故事,激烈反对天主教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反对殖民主义的作用。阿·西尔瓦(1892~1957)的长篇小说以情节曲折有趣见长,《山林的月亮》是他的成功的作品。马丁·魏克拉玛辛诃(1891~1976)的小说《乡村的变迁》(1944)和《禁欲》(1956)比较著名,他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借鉴外国的作品,着重反映斯里兰卡社会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他的创作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道路。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四行诗和自由诗为主,大多为叙事、抒情和朝圣而作。诗人斯里·苏普蒂长老于1867年发表了《供献颂》,他的成功的诗篇是《罪恶观之毁灭》(1899)。藏族诗人艾斯·马亨德长老有反帝爱国诗人之称,他写了《自由真言》(1937)、《自由颂》和《兰卡母亲》。姆尼达萨·古玛拉冬格的《忆父》和阿南德·拉加卡鲁那的《花朵》是两篇杰出的抒情诗。格亚思的《洁白》(1943)是优秀的叙事诗。
僧伽罗语剧作深受印度泰米尔文学的影响,它逐步摆脱佛教教义的宣传,转而反映现实生活。比利布·新左(1770~1840)有僧伽罗语剧作之父之称。他根据民间传说,创作了《阿哈累波拉戏》。剧作家左·德·西尔瓦从现实生活取材,创作了《僧伽罗之衰亡》(1902)。近30年来,艾蒂利威尔·沙拉特江德拉创作了《玛尼梅》和《僧诃巴忽》等优秀剧作。
参考书目
森纳斯格尔:《僧伽罗文学史》,斯里兰卡。
魏克拉玛辛诃:《现代僧伽罗文学》。
艾蒂利威尔·沙拉特江德拉:《僧伽罗小说和文学评论》。
阿努拉特普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1017年) 最早的僧伽罗文著作是佛经注疏、舍利史话和戒律解说之类,文学著作只有一部《国语格律》。这是国王舍那一世(826~846)模仿印度檀丁的《诗镜》写的一部诗律。在诗歌创作方面,公元 8至10世纪时,游人曾于西格利亚故宫回廊的石壁之上题诗,创作了著名的"西格利亚诗"。经考古学家搜集、整理,共得685首,于1956年整理出版。
波隆纳鲁伐时期(1056~1215) 国王维迦耶巴忽一世击退了朱罗侵略者,收复了古城阿努拉特普拉,使斯里兰卡岛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他注重发展文学艺术,这一时期是僧伽罗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诗文以无韵对句为主,深受印度鸠摩罗陀娑的《悉多被劫》和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的影响,作品有《牟伐德佛本生故事》和《舍沙本生故事》。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和作家古鲁卢高弥(意为神鸟居士),他的代表作是散文《法灯》和《圣水浩荡》。前者阐明佛法,语言深奥,杂有许多梵文词汇;后者颂扬佛德,文字浅显。这时有著名的"三皈散文",即:《皈佛》,作者是维达瓦克拉瓦尔迪;《皈法》和《皈僧》,据说也出于同一作者之手。"三皈"全面颂扬了佛祖的高德,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此外,还有《塔史》等散文作品。
檀巴德尼耶和古鲁奈格拉时期(1236~1344) 维迦耶巴忽三世和他的继承人波罗迦罗摩巴忽二世驱逐泰米尔侵略者,统一了全岛,举国安定,涌现出了许多有才华的作家和优秀的文学作品。塔尔摩塞纳长老的《妙法宝脉论》是著名的散文作品,取材于《法句经释论》中的故事,语言幽默,比喻生动,切合当时社会状况,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指南。布德拉长老的《供养史》记述了佛陀受尊崇和供养的故事及斯里兰卡王室的宗教活动。《五百五十个本生故事》是波罗迦罗摩巴忽四世时的作品,根据巴利文《佛本生故事》及其注疏编写而成,论述行为的准则和道德标准,为广大佛教徒所推崇,它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为后世不少作家所仿效。波罗迦罗摩巴忽二世的《皇冠宝石诗》记述矩奢本生故事,由770 个无韵对句组成,语言华丽。
甘波勒、科特、西达瓦格时期(1344~1593) 以上几个文学时期可以总称为“无韵对句诗”时期。而在科特王朝时期则流行"禽使诗",这是一种四行诗,源于印度迦梨陀娑的《云使》。14、15世纪,出现了大量"禽使诗",诗的内容大多是为王室求福祈祷。波罗迦罗摩巴忽六世是科特王朝的开创者,他的手下有大批文学家和诗人,如斯里·拉胡拉、维达迦摩和维达维等。斯里·拉胡拉著有《燕雀使》、《神鸽使》,"大诗"《优异诗篇》等。维达迦摩著有《天鹅使》、《佛德庄严集》、《世事嘉言诗篇》等。维达维著有《古地拉本生经》。
16世纪初叶,葡萄牙、荷兰、英国相继入侵,僧伽罗文学逐渐衰落,此后两百多年,没有出现重要作品。
康提、科伦坡时期(1793~1948) 1815年英国占领全岛之后,僧伽罗作家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纷纷创作小说,反映现实生活。塞伊门·德·西尔瓦(1876~1920)的《米娜》(1905)是第一部僧伽罗语小说。它描写纯洁的爱情,抨击将妇女当作玩物的社会现象。20世纪初期有一批文人全盘抵制西方文化,比亚达萨·西利塞纳(1875~1946)即是其中的代表。他的小说《幸福的婚姻》(1907)写一个佛教徒博得一个异教姑娘的爱情的故事,激烈反对天主教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反对殖民主义的作用。阿·西尔瓦(1892~1957)的长篇小说以情节曲折有趣见长,《山林的月亮》是他的成功的作品。马丁·魏克拉玛辛诃(1891~1976)的小说《乡村的变迁》(1944)和《禁欲》(1956)比较著名,他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借鉴外国的作品,着重反映斯里兰卡社会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他的创作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道路。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四行诗和自由诗为主,大多为叙事、抒情和朝圣而作。诗人斯里·苏普蒂长老于1867年发表了《供献颂》,他的成功的诗篇是《罪恶观之毁灭》(1899)。藏族诗人艾斯·马亨德长老有反帝爱国诗人之称,他写了《自由真言》(1937)、《自由颂》和《兰卡母亲》。姆尼达萨·古玛拉冬格的《忆父》和阿南德·拉加卡鲁那的《花朵》是两篇杰出的抒情诗。格亚思的《洁白》(1943)是优秀的叙事诗。
僧伽罗语剧作深受印度泰米尔文学的影响,它逐步摆脱佛教教义的宣传,转而反映现实生活。比利布·新左(1770~1840)有僧伽罗语剧作之父之称。他根据民间传说,创作了《阿哈累波拉戏》。剧作家左·德·西尔瓦从现实生活取材,创作了《僧伽罗之衰亡》(1902)。近30年来,艾蒂利威尔·沙拉特江德拉创作了《玛尼梅》和《僧诃巴忽》等优秀剧作。
参考书目
森纳斯格尔:《僧伽罗文学史》,斯里兰卡。
魏克拉玛辛诃:《现代僧伽罗文学》。
艾蒂利威尔·沙拉特江德拉:《僧伽罗小说和文学评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