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棺椁制度
1)  the system of inner and outer coffins
棺椁制度
2)  coffin [英]['kɔfɪn]  [美]['kɔfɪn]
棺椁
1.
8 tomb at Penjingyuan in Sanmenxia city is a coffin tomb in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三门峡市盆景园8号战国墓为战国早期偏晚的棺椁墓。
3)  Burial gown, coverlet, coffin and coffin case
衣衾棺椁
4)  coffins in Changan Dagoba
长安舍利棺椁
5)  marmesine
印度榀椁素
6)  stone coffin
石椁
补充资料:隋唐棺椁雕刻
      石棺和石椁是中国隋唐墓葬中的一种重要葬具,多见于皇室贵族和品级较高的官吏墓葬中,较常见的是置于墓室的西侧。长斜坡、多天井的墓葬形制,象征墓主人生前居住的深宫(宅)大院,墓室象征寝宫,雕刻成庑殿形式的石椁则象征寝殿。已发现的放置石棺、石椁的隋唐墓葬,比较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李和墓(582)、李静训墓(608)、李寿墓(631)、韦泂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均706)。
  
  石棺由棺盖、两帮、前后档、棺底组成。如隋李和墓石棺盖的上部,用减地平钑的手法刻出人首禽身、位置对称的伏羲和女娲像。在四周及中线上又刻有数十个连续的圆形图案,图案以禽兽形象和联珠纹组成,能辨认出的有象、虎、马和鸡等。左帮刻手拄长剑的 4个武士像,其后为骑在奔驰的大虎身上的守护神,再后为飞天、怪兽和天鹿。帮的四边饰以蔓草花纹。右帮刻守护神骑青龙,其他题材与左帮相似。前档上部刻1对朱雀,中刻双扇门,门两侧各刻武士1人。后档上部刻一朱雀,中部刻玄武,下部刻在云雾中奔跑的鹿。棺底刻峰峦起伏的大山和出没于其间的各种野兽。石棺上所刻的画面原曾涂彩和贴金。
  
  石椁多刻作仿庑殿形式,由椁顶、椁身(门、窗、倚柱、墙)、椁底所组成。常见的石刻线画题材有:①建筑构件:瓦当、滴水、勾头、门、窗等,②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翼兽,③花纹图案:忍冬蔓草、石榴蔓草、缠枝蔓草等,④武士,⑤男女侍从,⑥伎乐:坐部伎和立部伎,⑦飞天,⑧星象图和十二生肖。这些题材在石椁上的分布位置大致是:建筑构件中的瓦当、滴水、勾头,装饰于椁顶;门窗在石椁正面;四神在椁外四面;武士在正、侧面;飞天在正面上部,男女侍从、伎乐在石椁内部四壁;蔓草图案装饰在倚柱上和椁墙四周;石椁内部顶上刻星象图。
  
  李寿墓的坐部伎乐图有女伎12人,分作3排,身着窄袖上衣,束长裙,披巾,跽坐演奏,所持乐器有竖箜篌、直项琵琶、曲项琵琶、筝、笙、横笛、排箫、筚籞、钹、鼓、腰鼓、贝。立部伎乐图也为12人,3排,所持乐器大体相同,但有竖笛、琴,而无鼓类与贝。据《旧唐书·音乐志》考知,所画为龟兹部乐。懿德太子墓石椁东壁外正中一块石板上刻有唐代宫廷中的命妇像,左一人头戴凤冠,顶部插五树花钿钗,前后插步摇。穿宽袖长衫,下着长裙,腰系绶带,足着云头履,右一人头顶插六树花钿钗。据《旧唐书·舆书志》(卷四十五),右边一人为五品,左为四品。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中石刻线画中的侍女,有的抱凤首壶,有的捧盘、盒,有的逗戏鸟雀,有的玩赏花枝,表现了深宫中侍女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侍女中有的身着圆领长袍,腰系荷包,反映了唐代女扮男装的时髦风尚。这些石刻线画的雕刻技法有2种:①减地平钑,即在石板上勾勒出表现的内容,然后用凿将画面形象周围的石板剔出,以突出整体,最后以刀镌刻;②平底镌刻,即把石板处理平整后,勾出画面形象,然后用刀镌刻。
  
  隋唐石刻线画以人物画为主,作者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写实能力也很强,通过各种人物的衣着、体态、动作、表情,表现了唐代贵族社会的部分生活景象。雕出的线条简洁凝练,健劲有力,如屈铁盘丝。据《唐六典》记载,从事石棺、石椁雕刻的工匠隶属于甄宫署。这些无名工匠的艺术创作,表现出了唐代绘画与雕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