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人生态度
1)  life attitude
人生态度
1.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holds that his life aesthetics agrees with his life attitude.
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2.
By the free and ad lib artistic conception,she shows her life attitude of holding aloof from the world;and gives us bright and clear,quiet and elegant artistic feel.
她以自由随意的艺术构思 ,表现自己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给人以明净淡雅的审美感
2)  attitude towards life
人生态度
1.
Understanding SU Shi s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principle of life by getting clear about his artistic conception as well as its cultural origi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rientation of values in our times.
认识和把握苏轼的艺术观念,并揭示这种观念形成的文化原因,探索苏轼在他的时代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对现代人生的价值取向与创作亦大有裨益。
2.
Such a measur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evere influence of the abnormal times then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rom the attitude towards life by the poet, from his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and from his conscious pursuit.
这与反常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严重影响,诗人人生态度及其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诗人的自觉追求是分不开的。
3.
Combined Su s life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hi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ttitude towards life are discussed.
文章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 ,对其文化性格和人生态度进行探
3)  attitudes towards life
人生态度
1.
This thesis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of image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attitudes towards life which reflected by the images between Baudelaire s and Li Jinfa s symbolism poems.
波特莱尔与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形象具有共通性 ,但通过对二者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的分析 ,可看出二者的相似形象所涵有的不同的人生态度
4)  attitude to life
人生态度
1.
The levels and inner conflicts of interests exert impacts on attitude to life in two aspects: dis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利益的层次和利益的内在矛盾 ,对人生态度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和影响 :离散与整合。
5)  attitude of life
人生态度
1.
By analyzing Luoting’s attitude of life,thinking ability and undertaking attempt,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obes Luoting’s surmounting of "unnecessary person
本文以"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形象作为参照系,并联系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环境,通过对罗亭的人生态度、思想能力、事业尝试等几方面的对比分析,论证了罗亭对"多余人"命运的超越。
6)  Undergraduate's interpersonal attitude
大学生人际态度
补充资料:"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一场争论。亦称"科学与玄学"之争。这次论战是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 "科学" 派反对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人生观》的讲演,宣扬人生观不受科学支配。4月丁文江在《努力周刊》上发表《玄学与科学》一文,打着科学的招牌向张君劢发起进攻,开始了论战。其后梁启超等人发表文章支持张君劢。胡适、吴稚晖等人写文章批判玄学派,支持丁文江。论战进行了一年多,表面上以"科学"派取胜结束。这次论战说明了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腐朽和没落,论战双方都企图用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历史唯心主义来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共产党人对这次论战的双方都进行了批判,进一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论战中,玄学派把法国哲学家H.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同中国宋明理学糅合在一起,宣扬"自由意志",提倡内心修养。他们认为人生观是纯主观的,不受科学规律支配。张君劢提出思想是事实之母,精神变动决定物质变动。梁启超认为情感是生活的原动力,是绝对超?蒲У模?"爱"和"美"是神圣不受约束的。他们否认因果联系,认为历史发展由人生之冲动决定,是少数政治家"自由意志"的产物,无因果可求。"科学"派批判玄学派否认科学,提出人生观是由科学支配的。但是,他们从马赫主义和实用主义出发,又否认科学规律的客观必然性。认为物质是由思想构成的,是依靠人的感觉而存在的,离开人的心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及其规律是不可知的,只能"存而不论"。吴稚晖则公开提出"漆黑一团"的宇宙观及"人欲横流"的人生观,认为人和动物没有区别,人生的目的只是"吃饭、生小孩、招呼朋友"。胡适认为这已科学地解决了人生观问题,并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发挥,提出所谓"自然主义人生观"。他用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类历史现象,把同情心、互助作为人生观的基础,否认人生观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在论战中,陈独秀写了《科学与人生观序》,发表了《答张君劢与梁任公》,瞿秋白发表了《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等重要文章,揭露了论战的实质,对论战双方的唯心主义观点都进行了一定的批判,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陈独秀认为"科学"派和玄学派是唯心主义的一丘之貉,都不可能科学地解决人生观问题。他指出先有物质世界,才有人的思想,客观的物质原因决定着历史的发展,支配着人生观。瞿秋白指出双方争论的实质是承不承认社会现象有因果联系,是承不承认意志自由的问题,是"自由"与"必然"的问题。他批判了两派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虽然有不同,但都具有客观的规律。他论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指出必然是自然和历史的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探索和利用,并达到某种目的。他指出人生观不是偶然的,是一定社会存在的产物,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才能科学地解决人生观问题。
  
  

参考书目
   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人民出版社,北京,196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