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高湖岩体
1)  Gaohu intrusion
高湖岩体
1.
Two emplacement forms are recognized in the Gaohu intrusion: stopping emplacement and filling emplacem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structural control.
高湖岩体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因受控构造发生变换而具有顶蚀与充填两种侵位形式。
2)  Ehu intrusion
鹅湖岩体
1.
The Ehu intrusion is composed of a continental crust transformation type (S-type) granite and displays a textural and compositional evolution sequence.
鹅湖岩体为S型花岗岩 ,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
3)  hot dry rock
高温岩体
1.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geothermal extraction from hot dry rock (HDR);
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
2.
Discussion on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y for hot dry rocks;
高温岩体圈定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3.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extraction in hot dry rock,presented a thermo-hydro- mechanical couple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3D rock matrix-fractured medium and the detailed strategy and methods to solve this mathematics model,carried out detailed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exploitation in deep-seated HDR 6 000 m under the surface.
在深入论述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块裂介质固流热耦合数学模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该数学模型详细的求解策略与求解方法。
4)  Gaogong granite mass
高贡岩体
1.
Gaogong granite mass in the Garze-Litang Jun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type granite.
甘孜—理塘结合带北段的高贡岩体,用国外同类研究中的一系列判别方法判断,确定其具有较典型的A型花岗岩属性。
5)  high-velocity rock bodies
高速岩体
6)  high structure-karst lake
构造-高位岩溶湖泊
补充资料:大岩湖

大岩湖位于嘉鱼县境西南,距县城17.5公里,北离长江边的邱家湾5公里,古时与长江相通连。宋初,长江北移,江洲淤积,遂成湖泊,湖东南有“南嘉第一峰”的大岩山,即以山名为湖名。

大岩湖四周均系古老残丘,汇地表经流,集水面积114平方公里,常年蓄水位23.09米左右,湖面12.72平方公里,湖底高程20.2米,水深2.5至6米,容积1433万立方米,湖底平坦,湖汊众多,湖水经长河港出三乐闸注入长江,为嘉鱼县境内第一大湖泊。

大岩湖是陆溪、高铁两镇的主要蓄水湖,为沿湖农业生产汇蓄水源。其水位可人工调蓄,干旱时从长江边的三乐闸进洪,渍涝时经三乐闸电排站泄洪,使大岩湖水位经常保持在海拔22.5米,保障水产养殖和农业生产,受益耕地面积5.2万亩。

大岩湖又是嘉鱼县淡水养殖湖之一。1955年起县在此建有水产养殖场,现有精养鱼池1000亩,已成为嘉鱼县名特优新品种美国斑点叉尾鮰良种的主要繁殖供应基地。湖面围栏帘养中华绒蟹3000公顷,是全县六个万亩螃蟹养殖基地之一,为实现“让嘉鱼的螃蟹横行天下”,使嘉鱼成为远近闻名的“水产之乡”作出了贡献。

大岩湖北畔的蛇屋山金矿,更是全国闻名的“黄金之乡”,它位于安乐、藕塘两村的辖区内,矿体东西长1280米,南北宽450米,平均厚度20米,平均品位2.06克/吨,黄金总储量26.96吨。具有“纯度高、品位好、易开采”三大特点,是亚洲第一例,世界第二例的红土型黄金矿。2004年产黄金1000公斤,上缴税收2249万元。

大岩湖周的古老残丘,具有种植苎麻的悠久历史,明朝《嘉鱼县志》即有记载。品种有大叶绿、细叶绿两种,2004年种植面积32800亩,年产量5560吨。由于基地肥沃,品种优良,栽植精细,麻质具有茎粗、皮薄、肉厚、纤维长、拉力强等特点。纤维支数在1800支以上,是纺织品的重要原料,麻绒可造纸,麻叶、麻根是重要的药材。麻叶散血,和石灰捣作团晒干研末,敷于伤处即时止血结痂;麻根能补阳,行滞血,安胎。行销于省内外和美、俄罗斯、日本等八个国家,亦使嘉鱼县成为了有名的“苎麻之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