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吴风草属
1)  Farfugium
大吴风草属
1.
The pollen characteristics under SEM in Farfugium and Ligulariopsis and their taxonomic significane;
大吴风草属、假橐吾属花粉表面纹饰及其分类学意义
2.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as the karyomorphology of Farfugium japonicum.
研究了大吴风草属的核形态。
2)  Campanula [英][kæm'pænjulə]  [美][kæm'pænjʊlə]
风铃草属
1.
convolvulacea ,and of Platycodon gandiflorum and Campanula medium of Campanulaceae were examined by LM and SEM.
对 6种桔梗科 (党参属Codonopsis 4个种以及桔梗属Platycodon和风铃草属Campanula各1种 )花粉进行了光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比较。
3)  quaking grass
凌风草属
4)  Gerbera L.ex Cass
大丁草属
1.
The paper reviews the advance in studie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 Gerbera L.
本文概述了大丁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5)  Eschata
大草螟属
6)  rafflesia [ræ'fli:ziə]
大花草属
补充资料:吴大澂(1835~1902)
      清末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大淳,后避同治帝讳改名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别号愙斋、白云山樵,晚年又署白樵病叟。江苏吴县人。道光十五年五月十一日(6月6日)生,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七日(3月6日)卒。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陕甘学政。曾督办吉林防务,又奉使珲春,查勘中俄东部边界。官至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和湖南巡抚。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自请率湘军出关御敌,兵败革职。吴精于金石文字之学,将出土实物与历史文献相参证,取得了可贵的成绩。他师事潘祖荫,与陈介祺、王懿荣等人有密切交往,加之曾在陕甘地区充任学官,因而获得相当丰富的商周秦汉铜器,以及其他许多铭刻资料。由于他擅长书法和绘画,使所藏珍贵资料和精湛研究成果,得以较好的流传。
  
  青铜器及铭文的著录和考释  吴大澂撰集的《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二卷,刊于光绪十一年。书中著录铜器132件,注明藏家,未附考释,但图像、铭文的绘制和摹录相当精细。又编撰《愙斋集古录》二十六卷,著录金文拓本1144器,其中商周器1048、秦器19、汉器76、晋器1,但有的器、盖分列为二,又有重出和漏目者,实收数约为1026器。拓本的数量可与《捃古录金文》相比,而墨拓之精良和甄选、考释之确当则又超过。因吴病,全书未能完稿,后由其门人王同愈整理成书,于1917年影印出版。吴考释金文的遗稿,1919年辑印为《愙斋集古录释文賸稿》,共收136器。
  
  古文字资料的整理  吴大澂收集铜器铭文及石鼓、古币、古玺、古陶上的古文字资料,按《说文》次序,编为《说文古籀补》十四卷,于光绪九年刊成,收3500余字。光绪二十一年重刊本,又增补1200余字。书中所收古文字,均注明见于某器,选择较为审慎。该书力求订正《说文》的阙误,考溯制字的渊源,对后来的古文字研究有较大的影响。另有《字说》一卷,光绪十年刊成,与《说文古籀补》相表里,所收三十二篇字说,亦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玉器和度量衡的研究  吴大澂所著《古玉图考》,刊于光绪十五年,是一部考证详细的著作,绘图很精。书中根据当时出土的一些玉器实物,对照《周礼》等先秦古籍,企图探明古代各种瑞玉的制度。但由于勉强比附经书中的有关记载,有较大的穿凿附会成分。所著《权衡度量实验考》一书,于光绪二十年刊行。该书根据周秦汉唐时期的玉器、钱币、度量衡器及记量铜器,推算古代度量衡的量值,虽因资料所限,不无可商之处,但仍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该书原定包括度、量、衡 3个方面,后仅写成尺度和权衡两类。
  
  吴大澂的其他金石学著作,已刊行的还有《十六金符斋印存》、《千鉥斋鉥选》、《周秦两汉名人印考》、《续百家姓印谱》及《愙斋专瓦录》、《吴愙斋尺牍》等。其未刊行的著作,尚有《三代秦汉古陶文字考》、《簠斋藏封泥考释》等多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