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disease forecasting
病害预报
5) Pest forecast
病虫预报
1.
Developments in pest forecasts by AV media and its prospects;
农作物病虫预报可视化发展与应用前景
补充资料: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根据植物病虫害流行规律分析、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病虫分布扩散和为害趋势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需要应用有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和数理统计、系统分析等方法。预测结果应以最快的方式发出通报,以便及时做好各项防治准备工作。预测预报的对象包括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和仓贮病虫害等。
准确的病虫测报,可以增强防治病虫害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防治工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之更加经济、安全、有效。病虫测报工作所积累的系统资料,可以为进一步掌握有害生物的动态规律,乃至运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农田生态系统内各类因子与病虫发生为害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订最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当年当季的农业生产,而且对于提高长期综合治理的总体效益具有战略意义。
发展概况 病虫预测预报是第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在1951年将测报工作正式列入《植物防疫法》;至80年代初,已有测报专职和兼职人员12700多人,并确定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测报对象共 181种,定期发布全国的和县的病虫预报。苏联于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病虫测报,而后迅速发展,80年代初已建立病虫测报点1484处。病虫测报工作引起普遍重视是在70年代,这与当时因盲目使用化学农药而产生的副作用逐渐暴露,病虫防治的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和环境保护观点,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植物保护趋向于发展综合防治、科学用药的要求日益迫切有关。7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病虫测报工作又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于1955年由农业部正式颁布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方案,对测报的对象、方法,以及组织机构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此后,病虫测报工作逐步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建立了全国性的测报体系。全国现有各级专业病虫测报站1700多处,测报专业人员近万人。约有800个测报站已积有15~20年以上的历史资料。②专业性测报与群众性测报相结合。除各级专业性病虫测报站外,在基层还有大量不脱产的测报员,他们可根据测报站的预报结合当地病虫发生为害和天敌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对象和防治适期。③测报站之间,测报站与科研、教学单位之间多层次的科研协作。1949年以来,全国性测报对象由6种发展到57种;地区性测报对象在100种以上。④从短期预测发展到中、长期预测,从发生期预测发展到发生量和为害程度预测,并已在病虫测报电码和模式电报,以及对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的异地测报等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类别 根据预测预报的具体目的可分为:①发生期预测。预测病虫的发生和为害时间,以便确定防治适期。在发生期预测中常将病虫出现的时间分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终见期。②发生量预测。预测害虫在某一时期内单位面积的发生数量,以便根据防治指标,决定是否需要防治,以及需要防治的范围和面积。③分布预测。预测病虫可能的分布区域或发生的面积,对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还包括预测其蔓延扩散的方向和范围。④为害程度预测。在发生期预测和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作物的品种布局和生长发育特性,尤其是感病、感虫品种的种植比重和易受病虫危害的生育期与病虫盛发期的吻合程度,同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预测其发生的轻重及为害程度。病虫害的发生轻重程度可分为小发生、中等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大发生等5级。
根据测报时期的长短、测报对象的严重程度和指导病虫防治的信息要求又可作不同的分类。中国农牧渔业部于1983年规定分为以下4类:①预报。又分为:短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10天以内的预报;中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10天以上的预报;长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30天以上的预报。②警报。即预计将造成严重危害的或是突发性的新发展的病虫,需要人们特别警惕抓紧防治的预报。③预报技术服务情报。即专门为基层植保技术组织和农户服务的预报。④病虫情况反映。一定时期内面上的病虫发生和防治的实况。
此外,预报发出后,如原来预计的病虫发生情况有所变化时,还可发出补充预报,加以说明。
病虫测报的科学依据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一定规律性。决定植物病害流行的3个要素是:感病寄主的大量集中栽培;病原物的大量累积;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繁殖、传播、越冬,而不利于寄主的抗病性。害虫的猖獗常决定于下列4个方面的因素:害虫的发生基数和生活势能(繁殖能力、抗逆能力以及迁移扩散能力)强;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害虫的繁殖为害;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充沛,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长势和栽培管理等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为害。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全面监测,及时掌握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影响病害流行和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便可作出比较准确的病虫害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发育进度预测法。根据害虫田间发育进度参照当时气温预报和相应的虫态历期,推算以后虫期的发生期。②害虫趋性预测法。根据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以及取食、潜藏、觅偶和产卵等生物学特性而设计、采取各种诱集方法,如利用多种诱虫灯、诱虫器、树枝把、谷草把、黄色盆以及性诱剂等诱集害虫,进行预测。③依据有效基数预测法。害虫的发生数量通常和前一世代或前一虫态有密切关系,基数大,则下一虫态或下一世代的发生可能多;反之则少。④数理统计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和为害程度的变动和周围的物理环境条件(温度、雨量、土壤等)和生物环境(天敌、食物等)的变动密切相关。对病虫害、天敌昆虫发生的一定数量特征与一定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据此发出数理统计预报。常用的方法有函数分析法、相似相关法等。⑤异地预测法。一些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和大区流行性病害,其中源或菌源可随气流迁往异地。如粘虫、褐稻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是逐代呈季节性往返迁移,其迁移的方向和降落区域的变动,又受随季风进退的气流和作物生长物候的季节变换制约。因此可根据发生区的残留虫量和发育进度,结合不同层次的天气形势以及迁入区的作物长势和分布,来预测害虫迁入的时间、数量、主要降落区域和可能的发生程度。对植物病害,也可根据发生区的菌源量、气流方向以及作物抗病品种的布局和长势,来预先估计可能的发生区域、发生时间和流行程度,并可应用综合分析、预测模型和电算模似等手段进行。⑥电子计算机预测法。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装置,将经研究得出的有害和有益生物发育模型、种群数量波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防治的经济阈值和防治决策等贮存入电脑中心,通过各终端系统输入各有关预报因子的监测值后,即可迅速预报有关病虫发生、危害和防治等的预测结果。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病虫测报原始资料和数据的处理既方便又利于资料的保存;用以作出病虫数理统计预报时可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便于病虫测报资料的贮存、检索、调用,和进而建立计算机网络。80年代初,中国有关稻瘟病、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粘虫、玉米螟、马尾松毛虫等十多种病虫的电算统计预测模型已在不同范围的生产中应用。
除上述测报方法外,还有有效积温预测法、物候预测法等。
准确的病虫测报,可以增强防治病虫害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防治工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之更加经济、安全、有效。病虫测报工作所积累的系统资料,可以为进一步掌握有害生物的动态规律,乃至运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农田生态系统内各类因子与病虫发生为害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订最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当年当季的农业生产,而且对于提高长期综合治理的总体效益具有战略意义。
发展概况 病虫预测预报是第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在1951年将测报工作正式列入《植物防疫法》;至80年代初,已有测报专职和兼职人员12700多人,并确定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测报对象共 181种,定期发布全国的和县的病虫预报。苏联于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病虫测报,而后迅速发展,80年代初已建立病虫测报点1484处。病虫测报工作引起普遍重视是在70年代,这与当时因盲目使用化学农药而产生的副作用逐渐暴露,病虫防治的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和环境保护观点,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植物保护趋向于发展综合防治、科学用药的要求日益迫切有关。7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病虫测报工作又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于1955年由农业部正式颁布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方案,对测报的对象、方法,以及组织机构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此后,病虫测报工作逐步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建立了全国性的测报体系。全国现有各级专业病虫测报站1700多处,测报专业人员近万人。约有800个测报站已积有15~20年以上的历史资料。②专业性测报与群众性测报相结合。除各级专业性病虫测报站外,在基层还有大量不脱产的测报员,他们可根据测报站的预报结合当地病虫发生为害和天敌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对象和防治适期。③测报站之间,测报站与科研、教学单位之间多层次的科研协作。1949年以来,全国性测报对象由6种发展到57种;地区性测报对象在100种以上。④从短期预测发展到中、长期预测,从发生期预测发展到发生量和为害程度预测,并已在病虫测报电码和模式电报,以及对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的异地测报等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类别 根据预测预报的具体目的可分为:①发生期预测。预测病虫的发生和为害时间,以便确定防治适期。在发生期预测中常将病虫出现的时间分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终见期。②发生量预测。预测害虫在某一时期内单位面积的发生数量,以便根据防治指标,决定是否需要防治,以及需要防治的范围和面积。③分布预测。预测病虫可能的分布区域或发生的面积,对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还包括预测其蔓延扩散的方向和范围。④为害程度预测。在发生期预测和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作物的品种布局和生长发育特性,尤其是感病、感虫品种的种植比重和易受病虫危害的生育期与病虫盛发期的吻合程度,同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预测其发生的轻重及为害程度。病虫害的发生轻重程度可分为小发生、中等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大发生等5级。
根据测报时期的长短、测报对象的严重程度和指导病虫防治的信息要求又可作不同的分类。中国农牧渔业部于1983年规定分为以下4类:①预报。又分为:短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10天以内的预报;中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10天以上的预报;长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30天以上的预报。②警报。即预计将造成严重危害的或是突发性的新发展的病虫,需要人们特别警惕抓紧防治的预报。③预报技术服务情报。即专门为基层植保技术组织和农户服务的预报。④病虫情况反映。一定时期内面上的病虫发生和防治的实况。
此外,预报发出后,如原来预计的病虫发生情况有所变化时,还可发出补充预报,加以说明。
病虫测报的科学依据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一定规律性。决定植物病害流行的3个要素是:感病寄主的大量集中栽培;病原物的大量累积;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繁殖、传播、越冬,而不利于寄主的抗病性。害虫的猖獗常决定于下列4个方面的因素:害虫的发生基数和生活势能(繁殖能力、抗逆能力以及迁移扩散能力)强;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害虫的繁殖为害;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充沛,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长势和栽培管理等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为害。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全面监测,及时掌握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影响病害流行和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便可作出比较准确的病虫害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发育进度预测法。根据害虫田间发育进度参照当时气温预报和相应的虫态历期,推算以后虫期的发生期。②害虫趋性预测法。根据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以及取食、潜藏、觅偶和产卵等生物学特性而设计、采取各种诱集方法,如利用多种诱虫灯、诱虫器、树枝把、谷草把、黄色盆以及性诱剂等诱集害虫,进行预测。③依据有效基数预测法。害虫的发生数量通常和前一世代或前一虫态有密切关系,基数大,则下一虫态或下一世代的发生可能多;反之则少。④数理统计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和为害程度的变动和周围的物理环境条件(温度、雨量、土壤等)和生物环境(天敌、食物等)的变动密切相关。对病虫害、天敌昆虫发生的一定数量特征与一定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据此发出数理统计预报。常用的方法有函数分析法、相似相关法等。⑤异地预测法。一些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和大区流行性病害,其中源或菌源可随气流迁往异地。如粘虫、褐稻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是逐代呈季节性往返迁移,其迁移的方向和降落区域的变动,又受随季风进退的气流和作物生长物候的季节变换制约。因此可根据发生区的残留虫量和发育进度,结合不同层次的天气形势以及迁入区的作物长势和分布,来预测害虫迁入的时间、数量、主要降落区域和可能的发生程度。对植物病害,也可根据发生区的菌源量、气流方向以及作物抗病品种的布局和长势,来预先估计可能的发生区域、发生时间和流行程度,并可应用综合分析、预测模型和电算模似等手段进行。⑥电子计算机预测法。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装置,将经研究得出的有害和有益生物发育模型、种群数量波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防治的经济阈值和防治决策等贮存入电脑中心,通过各终端系统输入各有关预报因子的监测值后,即可迅速预报有关病虫发生、危害和防治等的预测结果。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病虫测报原始资料和数据的处理既方便又利于资料的保存;用以作出病虫数理统计预报时可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便于病虫测报资料的贮存、检索、调用,和进而建立计算机网络。80年代初,中国有关稻瘟病、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粘虫、玉米螟、马尾松毛虫等十多种病虫的电算统计预测模型已在不同范围的生产中应用。
除上述测报方法外,还有有效积温预测法、物候预测法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