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VA
抗冷害
1.
Effect of Seed-Osmoregulation with Polyethyleneglycol(PEG)and Polyvinyl Alcohol(PVA)on Cold-Resistance of Seedling ofAlfalfa(Medicago sativa L);
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渗调处理对苜蓿幼苗抗冷害的影响
2) mechanism of cold acclimation
抗冷害机理
3) low temperature imbibition
抗吸胀冷害
4) chilling injury
冷害
1.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t shock alleviating chilling injury and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in persimmon fruit;
热激减轻柿果冷害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2.
Study on alleviating chilling injury of cowpea by sand storage;
沙藏对减轻豆角冷害效果的研究
3.
Relationship of chilling injury and the changes in activity of activated oxygen scavenging enzymes and lipoxygenase;
青椒果实冷害与活性氧清除酶和脂氧合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5) cold damage
冷害
1.
Effects of cold damage on paddy rice yield per unit area based on retrieving of daily LAI by MODIS and SIMRIW model;
基于MODIS反演逐日LAI及SIMRIW模型的冷害对水稻单产的影响研究
2.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everal bermudagrass germplasm to cold damage;
狗牙根种质对冷害的生理反应
3.
It is of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grain safety warning in advance and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o supervise and measure rice cold damage accurately and in time.
及时准确地监测水稻冷害及预报冷害造成水稻减产数量,对于粮食安全预警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 cold injury
冷害
1.
A study on the cold injury of adult Anacardium occidentale trees was conducted in Mengla Township,Jinping County,Yunnan Province.
对云南省金平县勐拉乡腰果园成年腰果树冷害状况进行调查。
2.
At the beginning it suffered prolonged cold injury then occured unusual cold injury, which led to serious obstructive cold injury, and great economic loss to rice growers.
2003年米泉市春季遇到低温,水稻育苗、插秧推迟,先遭受到延迟型冷害,后期又遇到异常低温,导致了严重的障碍型冷害。
3.
The mechanism and prevent-methods of cold injury on fruit and vegetable in storage were expatiated in this paper.
从冷害发生机制及防止措施两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果蔬贮藏过程中冷害的研究概况。
补充资料:冷害
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作物在生长季节内,因温度降到生育所能忍受的低限以下而受害。某些作物受害后形态上无明显症状,不易发现,俗称"哑巴灾"。冷害发生时的日平均温度都在0℃以上,有时甚至可达20℃左右,因作物及其所处的发育期而异。同一种冷害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如水稻抽穗开花期的冷害发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称秋季低温害,俗称"翘穗头";发生在广东、广西地区时因值寒露节气,故称寒露风。
冷害的发生范围在世界上分布很广,纬度和海拔越高,越易发生。日本北部有较高的发生机率,70年代有严重冷害的共达6年,1980年的冷害使288.6万公顷的农田面积受害。此外,在澳大利亚、朝鲜、美国、加拿大、尼泊尔、印度和秘鲁等国,冷害也常有发生。中国的冷害以东北地区较为严重,长江流域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云贵高原主要发生在8、9月份。
类型 按发生时的天气特点,可分3种类型:①湿冷型。低温伴随阴雨,日照少,相对湿度大而气温日较差小。②干冷型。冷空气入侵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小而气温日较差大。③霜冷型。前期低温与来得特早的秋霜冻相结合所致。按对作物为害的特点,则可分为:①延迟型。较长时期的低温削弱植株生理活性,引起作物生育期显著延迟,在生长季节内不能正常成熟,导致减产。②障碍型。作物在生殖生长阶段,主要是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遇短时间低温,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被破坏,造成空壳减产。③混合型。由上述两类冷害相结合而成,比单一型为害更严重。
危害 冷害对作物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削弱光合作用。如各种作物均以24℃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为100%,则在12℃条件下大豆的光合作用强度为85%,水稻为81%,高粱为74%,玉米为62%。低温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15~38%。②减少养分吸收。低温减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以24℃条件下对养分的吸收为100%,在12℃条件下水稻对铵态氮的吸收为50%,磷为44%,钾为42%;大豆对铵态氮的吸收为87%,磷为55%,钾为70%,均显著减少。③影响养分的运转。低温能妨碍光合产物和矿物质营养向生长器官输送,使作物正在生长的器官因养分不足而瘦小、退化或死亡。在幼穗伸长期,低温使茎秆向穗部的养分输送受阻,花药组织不能向花粉正常输送碳水化合物,从而妨碍花粉的充实和花药的正常开裂、散粉。在灌浆过程中,低温不仅因减弱光合作用而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减少,而且阻碍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输导。
防御措施 主要有:①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害低温。②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如中国南方稻区根据春秋温度条件调整双季稻种植面积和早晚熟品种的搭配,北方根据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安排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大秋作物的种植比例,冷害年扩大耐寒作物和早熟品种的面积等。③调节农田小气候。利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移栽,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避开秋季低温。在低温来临之前,灌水或喷洒保墒剂等常可改善近地层温度状况。④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⑤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冷害的发生范围在世界上分布很广,纬度和海拔越高,越易发生。日本北部有较高的发生机率,70年代有严重冷害的共达6年,1980年的冷害使288.6万公顷的农田面积受害。此外,在澳大利亚、朝鲜、美国、加拿大、尼泊尔、印度和秘鲁等国,冷害也常有发生。中国的冷害以东北地区较为严重,长江流域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云贵高原主要发生在8、9月份。
类型 按发生时的天气特点,可分3种类型:①湿冷型。低温伴随阴雨,日照少,相对湿度大而气温日较差小。②干冷型。冷空气入侵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小而气温日较差大。③霜冷型。前期低温与来得特早的秋霜冻相结合所致。按对作物为害的特点,则可分为:①延迟型。较长时期的低温削弱植株生理活性,引起作物生育期显著延迟,在生长季节内不能正常成熟,导致减产。②障碍型。作物在生殖生长阶段,主要是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遇短时间低温,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被破坏,造成空壳减产。③混合型。由上述两类冷害相结合而成,比单一型为害更严重。
危害 冷害对作物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削弱光合作用。如各种作物均以24℃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为100%,则在12℃条件下大豆的光合作用强度为85%,水稻为81%,高粱为74%,玉米为62%。低温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15~38%。②减少养分吸收。低温减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以24℃条件下对养分的吸收为100%,在12℃条件下水稻对铵态氮的吸收为50%,磷为44%,钾为42%;大豆对铵态氮的吸收为87%,磷为55%,钾为70%,均显著减少。③影响养分的运转。低温能妨碍光合产物和矿物质营养向生长器官输送,使作物正在生长的器官因养分不足而瘦小、退化或死亡。在幼穗伸长期,低温使茎秆向穗部的养分输送受阻,花药组织不能向花粉正常输送碳水化合物,从而妨碍花粉的充实和花药的正常开裂、散粉。在灌浆过程中,低温不仅因减弱光合作用而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减少,而且阻碍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输导。
防御措施 主要有:①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害低温。②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如中国南方稻区根据春秋温度条件调整双季稻种植面积和早晚熟品种的搭配,北方根据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安排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大秋作物的种植比例,冷害年扩大耐寒作物和早熟品种的面积等。③调节农田小气候。利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移栽,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避开秋季低温。在低温来临之前,灌水或喷洒保墒剂等常可改善近地层温度状况。④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⑤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