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子弟书
1)  ZiDiShu
子弟书
1.
ZiDiShu and Beijing Region Culture Research;
子弟书与北京地域文化研究
2.
The Reception of Zidishu to Red Mansion Dream in the Plot Structure;
子弟书对《红楼梦》情节结构的接受
2)  Zidishu poems
子弟书
1.
Zidishu poems and Chaqu songs are two verses in Beijing region.
子弟书和岔曲是北京地区的两种韵文。
3)  A Study on Zidishu of Qing Dynasty
清代子弟书研究
4)  New Discovery of Salutation from Zidishu
子弟书称谓新探
5)  Zidishu from the mansion of Mengolian Chewangfu in Qing dynasty
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
6)  Research on Hong Lou Meng Based Zi Di Shu
红楼梦子弟书研究
补充资料:子弟书
子弟书

    中国清代曲种。因首创于以满族为主体的八旗子弟,故名。曾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区。源于巫歌和俗曲。清初大批旗籍子弟远戍边关,利用当时流行的俗曲和萨满教的巫歌单鼓词的曲调,配以八角鼓击节,编词演唱,借以抒发怀乡思亲之情。这类演唱,通称为八旗子弟乐。传入北京后,参照鼓词,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体、没有说白的叙述故事的书段,遂正式名为子弟书。嘉庆年间流入民间,有了职业艺人,但多半是盲人。至1900年左右,渐见衰歇。子弟书的曲调,早期以北京的东西城为界,分为东韵、西韵。东韵沉穆粗犷,善歌激昂慷慨的历史故事;西韵低缓萦纡,多唱委婉缠绵的爱情题材。约在1850年前后,又出现了南城调、北城调两个支派,以曲调流畅、节拍繁急见长。子弟书衰微后,它的作品多被大鼓书、牌子曲所吸收。子弟书的作品甚多。《子弟书总目》著录有446种,以罗松窗、韩小窗的作品较为著名,如《杜丽娘寻梦》、《长坂坡》、《得钞傲妻》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