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威尔勒-菲兰多面体
1)  Weaire Phelan polyhedron
威尔勒-菲兰多面体
2)  Lefevere
勒菲弗尔
1.
A Study of Lin Yutang 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In the Light of André Lefevere s Three-Factor Theory;
基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的林语堂英译作品研究
2.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ultural school, Andre Lefevere put forward the rewriting theory and proposed patronage, ideology and poetics as the three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ranslation.
作为文化学派代表之一的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阐释了影响翻译的三因素说: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3)  Abolghasem Ferdousi (940~1020?)
菲尔多西,A.
4)  Andre Levefere's Theory
勒菲弗尔理论
5)  Andre Lefevere
安德烈·勒菲弗尔
1.
In the present thesis, the author applies Andre Lefevere s Three-Factor Theory t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great Chinese classic Zhuangzi respectively by Fung Yu-lan, Burton Watson and Wang Rongpei.
本文借重当代翻译研究学派重要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的制约翻译与改写的三要素理论,通过对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典籍《庄子》的三个英译本(冯友兰译本、沃森译本与汪榕培译本)的比较研究,探讨影响《庄子》英译的重要力量及其表现,并从中观察古籍英译的某些共性。
6)  Le Guido
勒吉尔多
补充资料:米勒兰
米勒兰(1859~1943)
Millerand,Alexandre
    法国总统(1920~1924) 。1859 年 2 月 10 日生于巴黎,1943年4月7日卒于凡尔赛 。1882年起为律师 。1885 年当选众议员。这时他在政治上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90年代转向社会主义,1893年与J.饶勒斯等组成独立社会主义派,联合法国工人党参加议会竞选。1898年参与建立和领导法国独立社会党人联合会。主张通过加入资产阶级政府的办法,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1899 年6月,他未征得议会党团和社会党同意,参加 P.- M.- R. 瓦尔德克-卢梭内阁,任工商业部长,开社会党人参加资产阶级政府之先河,史称米勒兰事件。这一事件在法国社会党内和第二国际内引起激烈争论。米勒兰等人认为其入阁是工人夺取政权的开端,是为了保卫共和制度并发展党的力量等等。这些观点史称内阁主义或米勒兰主义。米勒兰入阁后曾支持资产阶级政府镇压夏龙地方的工人罢工。1904年法国社会党把他开除出党 。他与原社会党人A.白里安、R.维维安尼组成独立社会党。1906年再次当选议员。1909年以后,先后在资产阶级政府中担任公共工程部和国防部部长。1911年转入社会共和党。1919年与R.普恩加莱一起建立国民联盟 。1920年1月初任内阁总理兼外交部长。1920年9月~1924年6月担任法国总统。1925 年和1927年被选为参议院议员。代表作有《法国的改良社会主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