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斜流转子
1)  diagonal flow rotor
斜流转子
1.
PIV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tip shedding vortex flow of the leading edge skewed-swept diagonal flow rotors;
前缘弯掠(扭)斜流转子叶尖脱落涡的PIV研究
2)  leading edge skewed swept diagonal rotor
前缘弯掠(扭)斜流转子
3)  skewed-rotor
转子斜槽
1.
For a class of 12/8-pole skewed-rotor doubly salient motor, operation principles of its three-phase full-bridge power controller are first analyzed, with the single-chop control strategy.
文中基于采用单斩桥臂上管PWM调制方式的12/8极转子斜槽式双凸极电机,对每个导通区间内非导通相的电流尾巴进行了深入研究。
2.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operating principles for a novel skewed-rotor doubly salient permanent magnet(DSPM) motor are first given.
揭示了采用斜槽转子结构的双凸极永磁电机独特的静态特性和运行原理,分析研究了新颖的控制策略和变P I参数转速调节与单极性电流滞环调节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方案,阐述了DSP的数字实现方法,设计研制了9 kW,12/8极转子斜槽式双凸极永磁电机驱动系统。
4)  Rotor-Skewing
转子斜极
1.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Rotor-Skewing on Performance of PM Flux Switching Machines;
转子斜极对永磁开关磁链电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5)  flume rotor
转子斜槽
1.
Single-chop PWM control mode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flume rotor DSPMM.
三相六状态控制的转子斜槽式双凸极永磁电机通常采用单斩PWM调制方式。
6)  skewed rotor
斜槽转子
补充资料:江城子·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

江城子

苏轼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

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

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

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

吾老矣,寄馀龄。

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词牌知识:

《江城子》首见于《花间集》韦庄所作。五代时欧阳炯用此调所填词中有“如西子镜,照江城”语,犹含本意。宋人增为双调,一名《江神子》。

一作《江神子》。单片三十五字,五平韵。也有增加一字,变两句三言为一句七言者。双片七十字,前后片各五平韵。多用双片。

格式一:

⊙○⊙●●○△。

●○△,

●○△。

⊙●○○,

⊙●●○△。

⊙●⊙○○●●,

○●●,

●○△。

  • * * * *

格式二:

⊙○⊙●●○△。

●○△,

●○△。

⊙●○○,

⊙●●○△。

⊙●⊙○○●●,

○、○●●●○△。

  • * * * *

格式三:

(前片)

⊙○⊙●●○△。

●○△,

●○△。

⊙●○○,

⊙●●○△。

⊙●⊙○○●●,

○●●,

●○△。

(后片)

⊙○⊙●●○△。

●○△,

●○△。

⊙●○○,

⊙●●○△。

⊙●⊙○○●●,

○●●,

●○△。

附注:首句也可作●●○○●●△;第四句也可作⊙○⊙●。

赏析:

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诗人陶渊明斜川之游,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在词中表达了对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在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在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东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于一番议论后融情入景,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情景的描写,隐隐表达出词人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过片后四句以写景为主,极富立体感。这几句中,鸣泉、小溪、山亭、远峰,日与耳目相接,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给人以超世遗物之感。作者接着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一小结,是因心慕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同时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陶渊明四十一岁弃官归田,后来未再出仕,五十岁时作斜川之游。苏轼这时已经四十七岁,躬耕东坡,一切都好象渊明当日的境况,是否也会象渊明一样就此以了余生呢?那时政治黑暗,苏轼东山再起的希望很小,因而产生迟暮之感,有于此终焉之意。结句“吾老矣,寄馀龄”的沉重悲叹,说明苏轼不是自我麻木,盲目乐观,而是对余生存在深深的忧虑,是“梦中了了”者。这首词的结构颇具匠心。首句突兀而起,议论中饱含感情。其后写景,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紧扣首句的议论,景中寓情,情中见理。结拍与首句议论及过片后的写景相呼应,总括全词,以东坡雪堂今日春景似渊明当日斜川之景,引出对斜川当日之游的向往和在逆境中淡泊自守、怡然自足的心境。“都是斜川当日景”,这看似平淡的词句,是作者面对远去的历史背影所吐露的心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