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Liyu
李渔
1.
Comment on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Liyu s Commercial Pursuit in the Theatrical Creation of What I would worry unless Every One Smiles;
论李渔“一夫不笑是吾忧”的商业化戏曲创作宗旨的积极意义
3) Li Yu's judgment
李渔评语
补充资料:李渔
李渔(1611~1680) 中国清代戏曲家,小说家。本名仙侣,字谪凡,一字笠鸿,号笠翁、笠道人,亦署新亭樵客、觉世稗官等。浙江兰溪人。崇祯八年(1635)应童子试。十年入金华府庠,几次乡试,均未中举。明清易代,遂避乡里。顺治三年(1646)清兵攻克金华,居家学农圃,后去杭州。居杭十年中,他创作了大量的戏曲和小说,传奇《玉搔头》、《怜香伴》、《意中缘》、《风筝误》及小说集《无声戏》、《十二楼》等,均作于此时。十七年举家避祸迁居南京,营造住宅名芥子园,经营的书铺亦以此为名。芥子园刊刻小说、戏曲,名扬天下。同时又组织戏班,以家姬粉墨登场,演出他编写的传奇。家居南京20年,率戏班浪游四方,献艺于缙绅之门,以缠头养活家口,卖艺谋生。康熙十六年(1677)由南京迁回杭州,筑层园于云居山东麓,后卒于此。 李渔作有传奇10种,合称《笠翁十种曲》。故事新奇,情节曲折,场上案头,两擅其美,在当时传演甚盛,对后世也有影响,不少剧目在各剧种中都有改编演出。小说创作有《十二楼》、《无声戏》及诗文《一家言全集》等。李渔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乃是一部《闲情偶寄》,在戏曲理论批评上的成就超越前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李渔全集》,虽稍有佚误,但较为完备。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