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全列空车编组
1)  full empty car formation
全列空车编组
2)  full loaded car formation
全列重车编组
3)  train composition
列车编组
4)  train formation
列车编组
1.
By simulating the track irregularities with trigonometric series method,the train-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mbined modal of train formation and the bridge.
利用三角级数法模拟了轨道的不平顺,采用列车编组和桥梁组合的模型,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方程。
2.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predicts the growth and developement trends of the passenger flow, holds that more trains put into running with the present train formation shall be the direct solution and a more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transport capacity in Shanghai Metro Line 1.
保持当前的列车编组 ,通过增加上线运营列车数来缩小行车间隔 ,应是提高上海地铁 1号线运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3.
By examining the test results of vibration for a few bridges, it is found that train formation has a strong effect on bridge vibration responses.
通过对两座桥梁振动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列车编组对桥梁振动响应很有影响,且这一现象过去常常被忽略。
5)  train classification
列车编组
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 passenger flow, t he possibilities and problems of train classification in different operation per iods,the authors hold that in the near future,adopt the marshalling service shal l adopt the mode of half maximum classification,while in the far future,adopt se parate and group mode.
从城市客流出行特征分析入手 ,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同运营时期列车编组方案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
2.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in metro designing, such as long-period prediction of passenger flow, passing capacity and fit train classification, the author holds that ticket price shall be the main item which restricts the metro flow, because to improve the passing capacity to forty pairs per-hour is only a future objective - "small train formation, high operation frequency".
对我国地铁设计中的几个重大原则问题 ,如远期客流量预测、线路通过能力及合适列车编组等进行了分析。
6)  train marshalling
编组列车
补充资料:费多尔·雅科夫列维奇·法拉列耶夫

法拉列耶夫,费多尔·雅科夫列维奇〔1899.5.19(31),波良斯卡亚村,今属乌德穆尔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莫日加区—1955.8.12,莫斯科)苏联军事首长,空军元帅(1944)。

191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19年参加苏军。毕业于高级步校(1928)、政治学院一长制指挥员训练班(1931)、卡恰军事飞行员学校(1933)和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1934)。1917—1918年在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工作,任莫日加革命委员会委员。国内战争时期,历任列兵、连政治指导员、政治处秘书、第13集团军步兵监、骑兵集群政治副司令等职。参加过东方面军的进攻(1919)和对顿巴斯匪帮的作战(1920—1921)。1922年起先后任基辅第4炮兵学校副政委和波尔塔瓦第14步兵学校政委。1924年10月任步兵团政委。1928年10月任营长。1929年11月任步兵团团长兼政委。1932年8月起转入空军。空军学院毕业后,1935年1月—1936年8月任航空兵大队大队长兼政委。1936年8月—1939年8月任航空兵第116旅旅长。1939年8月—1940年6月先后任第3集团军和维捷布斯克集团军级集群副司令(主管空军)参加了西白俄罗斯解放进军。1940年6月任红旗第1集团军(7月编入远东方面军)空军副司令。1941年1月任苏军空军总监,4月任苏军空军总部第一副部长。

卫国战争时期,1941—1942年先后任第6集团军空军司令、西方面军和西南方向空军司令。1942年10月任苏军空军副司令兼参谋长。1943年5月任苏军空军副司令。1945年4月复任苏军空军副司令兼参谋长。曾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空军代表身份,协调了各方向上空军集团军的作战行动,并参加了解放顿巴斯、南乌克兰和克里木的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战役中,在协调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空军集团军的行动时,大胆实施了航空兵机动。还参加过波罗的海沿岸战役和东普鲁士战役。1946—1950年任空军学院(今加加林空军学院)院长。1950年5月因病退役。获列宁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二级苏沃洛夫勋章、红星勋章和“荣誉”勋章各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

著作;《在飞行员的行列里》(回忆录),伊热夫斯克1978年第2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