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igable flow
通航水流
1.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navigable flow in Approach Channel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三峡工程引航道通航水流数值模拟应用研究
2) navigation flow condition
通航水流条件
1.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navigation flow condition in construction period of Yuliang Hydro-junction Project;
右江鱼梁枢纽施工期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
2.
Application of 1D and 2D coupled mathematical model in navigation flow condition of hydro-junction
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在水利枢纽通航水流条件研究中的应用
3) navigation condition
通航水流条件
1.
In the early period in operation of TGP,the navigation conditions in upstream approach channel of TGP lock will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becease of the resorvoir impoundment.
三峡工程运行初期,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受水库调度等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
2.
The navigation condition of Dajiang downstream channel in Gezhouba Project has been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field data and model test.
本文通过天然实测资料分析和模型试验 ,研究了葛洲坝大江下游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 ,指出了大江航道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枢纽调度运用对下游航道所产生的影响 ,同时预报了未来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本河段可能产生的影响 ,为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3.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navigation conditions are introduccd in the paper.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介绍了船闸下游引航道非恒定水流特性和通航水流条件,并提出了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有效措
4)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通航水流条件
1.
Influence of re-regulation hydroproject on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反调节枢纽对河道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分析
2.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 of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of Dadingzishan Hinge,the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and its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layout plan at the entrance of approaching channel is analyzed.
根据大顶子山航电枢纽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结果,分析了引航道口门区不同布置方案的通航水流条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满足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要求的工程方案。
5) navigation flow conditions
通航水流条件
1.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flow conditions at the entrance area of shiplock approach channel, this paper gives an exposition to the flow conditions at entrance area and its influence to navigation, requirements to navigation flow conditions, problems during application of the limiting value, work done by predecessors concerning the limiting value and contents needing study.
从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概念出发 ,论述口门区水流条件及其对航行的影响 ,通航水流条件的要求 ,限值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前人对限值所做工作以及需要研究的内容 ,并提出建议。
6)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s
通航水流条件
1.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s between Three Gorges Dam and Gezhouba Dam;
两坝间河段通航水流条件的三维数值模拟
2.
Based on Cangxi,Xinzheng,Jinxi and Fengyichang projects on Jialing River,navigable flow conditions criteria for connection reach of shiplock approach channel on mountainous river is studied by hydraulic model test and ship-model test.
结合嘉陵江苍溪、新政、金溪、凤仪场枢纽等实际工程,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船闸引航道口门外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
3.
By the physical model on the scale of 1:100,navigable flow conditions in the channel,around the channel entrance and at the channel connecting section under various plans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iver bed evolution,flood discharge and lock filling.
三峡工程上游引航道布置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 ,通过 1:10 0的物理模型 ,从河势演变、枢纽泄洪、船闸灌水等方面对各方案引航道口门区、连接段和引航道内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分析比较。
补充资料:船舶定线通航
在船舶航线汇合区域和通航密度大或船舶行动受限制的区域,规定或推荐航行路线供过境船舶使用的海上安全措施。在上述区域建立的以分道通航制为主的各种定线系统,统称为定线通航制,简称定线制。
沿革 1898年,经营北大西洋客船的欧、美航运公司为了减少船舶在雾中碰撞的危险,达成建立北大西洋协定航线的协议。这一航线是在不同季节往返北大西洋的单向分道,实施以后,卓有成效,后来被收入1948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作为航行安全的内容。1960年的公约仍予保留。1961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航海学会对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分道通航问题作了调查研究。他们提出的具体方案和基本原则于1965年被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现改称国际海事组织)采纳。1967年在多佛尔海峡正式实行国际上第一个分道通航制(见图)。《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规定采纳分道通航制。1977年公约生效后,分道通航制成为强制性的国际规定。目前国际一级定线制由国际海事组织建立,领海内的定线制由各国自定。
定线通航制 由海协建立了定线通航制的海区,在1980年全世界有80多处。定线制包括以下各种定线系统。①分道通航制:用分隔带、分隔线、自然障碍物或特定的地理物标把航道分隔成左右两个分道,实行单向通航的定线系统,简称分道制。使用分道制区域的船舶应顺着通航分道的规定船舶流向行驶;尽可能让开分隔带或分隔线;通常应在通航分道端部进出,如从分道的侧面驶进或驶出时,应与分道的规定流向取尽可能小的角度;必须穿越通航分道时应尽可能与规定流向成直角。不使用分道制区域的船舶应尽可能远离该区域。到1980年由海协建立分道制的海区有70多处。②环行道:在分道制汇合处建立的环行区,区内规定船舶绕分隔点或分隔圆按反时针方向单向航行。③沿岸通航带:在分道制区域与海岸之间建立的区域,供沿岸航行船舶使用,过境船舶通常不使用。区内可实施地方特殊规则。④双向航道:使船舶安全通过难以通航或有危险的水域而建立的双向通航的航道,有明确的界线。⑤推荐航线:经专门测量以尽量保证无障碍物的航道,向船舶推荐使用。⑥深水航道:经准确测量无碍航物、有明确界线、供深吃水船使用的航道。⑦警戒区:为船舶必须谨慎航行的区域。绕航线汇合点可能有推荐的船舶流向。⑧避航区:为避免发生危险或伤亡事故,规定所有船舶或某类船舶应避开航行的区域。
实行定线通航,显著减少了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如西北欧沿海地区从1956~1981年的船舶全失碰撞次数明显下降,详见下表:
西北欧沿海地区实行分道通航前,80%的碰撞为船舶对遇或接近对遇时发生的碰撞;现在主要为追越和横交碰撞。
参考书目
IMO, Ship's Routeing,5th ed.,IMO,London,1984.
沿革 1898年,经营北大西洋客船的欧、美航运公司为了减少船舶在雾中碰撞的危险,达成建立北大西洋协定航线的协议。这一航线是在不同季节往返北大西洋的单向分道,实施以后,卓有成效,后来被收入1948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作为航行安全的内容。1960年的公约仍予保留。1961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航海学会对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分道通航问题作了调查研究。他们提出的具体方案和基本原则于1965年被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现改称国际海事组织)采纳。1967年在多佛尔海峡正式实行国际上第一个分道通航制(见图)。《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规定采纳分道通航制。1977年公约生效后,分道通航制成为强制性的国际规定。目前国际一级定线制由国际海事组织建立,领海内的定线制由各国自定。
定线通航制 由海协建立了定线通航制的海区,在1980年全世界有80多处。定线制包括以下各种定线系统。①分道通航制:用分隔带、分隔线、自然障碍物或特定的地理物标把航道分隔成左右两个分道,实行单向通航的定线系统,简称分道制。使用分道制区域的船舶应顺着通航分道的规定船舶流向行驶;尽可能让开分隔带或分隔线;通常应在通航分道端部进出,如从分道的侧面驶进或驶出时,应与分道的规定流向取尽可能小的角度;必须穿越通航分道时应尽可能与规定流向成直角。不使用分道制区域的船舶应尽可能远离该区域。到1980年由海协建立分道制的海区有70多处。②环行道:在分道制汇合处建立的环行区,区内规定船舶绕分隔点或分隔圆按反时针方向单向航行。③沿岸通航带:在分道制区域与海岸之间建立的区域,供沿岸航行船舶使用,过境船舶通常不使用。区内可实施地方特殊规则。④双向航道:使船舶安全通过难以通航或有危险的水域而建立的双向通航的航道,有明确的界线。⑤推荐航线:经专门测量以尽量保证无障碍物的航道,向船舶推荐使用。⑥深水航道:经准确测量无碍航物、有明确界线、供深吃水船使用的航道。⑦警戒区:为船舶必须谨慎航行的区域。绕航线汇合点可能有推荐的船舶流向。⑧避航区:为避免发生危险或伤亡事故,规定所有船舶或某类船舶应避开航行的区域。
实行定线通航,显著减少了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如西北欧沿海地区从1956~1981年的船舶全失碰撞次数明显下降,详见下表:
西北欧沿海地区实行分道通航前,80%的碰撞为船舶对遇或接近对遇时发生的碰撞;现在主要为追越和横交碰撞。
参考书目
IMO, Ship's Routeing,5th ed.,IMO,London,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