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ABR
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
2)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Biennale
国际建筑双年展
1.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urban project for the south river bank area of the new city of Luoyang-the entry for the Rotterdam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Biennale 2007.
文章介绍了参加2007年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的参展方案——洛阳新城滨水区城市设计。
3)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Biannual Exhibition of Sao Paulo
圣保罗国际建筑与设计双年展
1.
This article reviews 2003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Biannual Exhibition of Sao Paulo, elaborating the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of the theme of this exhibitionmetropolis.
本文回顾了2003圣保罗国际建筑与设计双年展,阐述了本次展览“大都市”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4) exhibition of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国际建筑展
1.
Under humane view,we can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of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in Germany is a spontaneous process which continuously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itself by the retrospect and comparison of it.
通过对德国国际建筑展的回顾与比较,从人文主义的视野出发,指出德国国际建筑展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个人文主义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同时德国国际建筑展对我们当代有着重大的启示。
5) Architecture Biennial Beijing
建筑艺术双年展
1.
"Under Construction": Architecture Biennial Beijing 2004·A2;
"正在施工"——2004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国际青年与学生作品展
6)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国际建筑展览
1.
Berlin, a City of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s;
柏林,国际建筑展览之都
补充资料:国际极年
国际极年 International Polar Year 世界各国对两极地球物理现象进行联合观测的活动。19世纪50年代,奥匈帝国的魏普雷希特建议各国联合对南北两极地区的地球物理现象进行观测。1882年8月~1883年8月进行了第一次观测活动,称为第一次国际极年。此次活动重点放在北极探险,侧重于气象学和地磁学的观测研究,获得了不少地球物理现象的系统知识,例如确定了极光带和它同磁极的关系。第二次国际极年于50年以后的1932~1933年进行。这次开展了无线电探测空间和高层大气、电离层、极光的研究,成果丰硕。关于日地关系的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正式参加第二次国际极年的国家有33个。中国也参加了5项观测活动。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