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香山静宜园
1)  Jing-Yi Garden
香山静宜园
1.
Designing Idea of Jing-Yi Garden s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御园自是湖光好,山色还须让静宜——浅析香山静宜园28景经营意向
2)  Jingyi Garden
静宜园
3)  The Xiangshan Park
香山公园
4)  Turpinia arguta
山香园
1.
A Numerical Study on Variation of Vegetaeive Ovgan′s Characeers of Turpinia arguta;
山香园营养器官性状变异的数量研究
5)  Yi Garden
宜园
1.
Taking Yi Garden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discussed some problems of th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in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such as accessibility, landuse administration, step-shaped construction, project mastermind, and so on.
本文以宜园为例,探讨了中小城市公园在可达性、用地控制和分期实施、项目定位与策划以及规划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服务公众、生态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建设之路。
6)  Nanxiangshan Forest Park
南香山森林公园
1.
Investig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in Nanxiangshan Forest Park, Zengche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增城南香山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
补充资料:静宜园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是清代的一座以山地为基址而建成的行宫御苑。香山丘壑起伏,林木繁茂,为北京西山山系的一部分。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南、北侧岭的山势自西向东延伸递减成环抱之势,景界开阔,可以俯瞰东面的广大平原。
  
  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建香山寺,明代又有许多佛寺建成,但仍以香山寺最为宏丽。香山因此而成为北京西北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清康熙年间 (662~1722),就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乾隆十年(1745)加以扩建,翌成竣工,改名"静宜园"。这座以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的山林野趣的大型园林包括内垣、外垣、别垣三部分,占地约153公顷。园内的大小建筑群共50余处,经乾隆皇帝命名题署的有"二十八景"。
  
  内垣接近山麓,为园内主要建筑荟萃之地,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如宫殿、梵刹、厅堂、轩榭、园林庭院等,都能依山就势,成为天然风景的点缀。外垣占地最广,是静宜园的高山区,建筑物很少,以山林景观为主调;这里地势开阔而高峻,可对园内外的景色一览无遗。外垣的"西山晴雪",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别垣内有见心斋和昭庙两处较大的建筑群。园中之园见心斋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庭院内以曲廊环抱半圆形水池,池西有三开间的轩榭,即见心斋(见彩图)。斋后山石嶙峋,厅堂依山而建,松柏交翠,环境幽雅。昭庙是一所大型佛寺,全名"宗镜大昭之庙",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纪念班禅六世来京朝觐而修建的,兼有汉族和藏族的建筑风格。庙后矗立着一座造型秀美、色彩华丽的七层琉璃砖塔。
  
  
  静宜园于清咸丰十年(1860)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次遭受外国侵略军的焚掠、破坏之后,原有的建筑物除见心斋和昭庙外,都已荡然无存。但它的山石泉水、奇松古树所构成的自然景观,仍然美不胜收。春夏之际,林木蓊郁,群芳怒放,泉流潺潺;秋高气爽之时,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尤为引人入胜(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