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祥家谱]此概念,顾名思义,是指当代辞赋名家、国学大师、中国桐城赋派的创立者---潘承祥先生的先辈和家族的世系关系、重要人物事迹,以及潘姓在桐城前后演变过程的书证。
[潘姓起源]
出自「芈」,以字为氏。春秋时,楚国的潘氏是公族子弟的后代,在楚国是很有势力的家族。据《通志*氏族谱》及《潘岳家谱》载,春秋时楚之公族,潘崇氏也。楚成王时任世子商臣之太师。《 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姓氏寻源》记载,潘姓是“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为桐城潘姓先祖。
[起源变迁]
楚成王时,潘姓有潘崇为太子商臣老师,楚成王预另立太子,潘崇支持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助商臣有功,封太师,穆王把任太子时财产赐他。潘姓在楚为有势力的家族。后人尊他为潘姓始祖。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汉时,有潘姓北迁至河南荥阳中牟,至三国时发展兴旺,魏晋时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第一次进入南迁广东,是西晋,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唐初,由江苏扩散到江西。唐至宋,在今江西省境形成了潘姓郡望。宋以后,江西是南方潘姓繁衍的主要地区之一。
孙慧基(公元1868年)所撰《戴氏宗谱》序载:“戴氏之迁桐由婺源,分派距今二十世矣。桐之望族不下十馀姓,戴氏称极盛焉。”。其中,桐城派的启蒙人物戴名世也由江西婺源,迁徙至桐城。《戴氏宗谱序》云:“吾戴氏系出微子,为神明之胄,支裔最为蕃昌,蔓延于天下而莫盛于新安。吾桐之戴迁自新安,已三百馀年于今。家世躬耕读书,仕宦皆不显,而十馀世谱系皆存”。据戴其复康熙四十六年所撰《续修家谱说》云:“桐之始祖胜二公,则迁自徽之婺源,其为隆埠一源也,无疑矣”。《仓前墓记》云:“戴氏始迁居东郭之仓前,遂相沿曰仓前戴。仓前者,合族发祥之始基也。自二世祖仕谦开葬于兹,三世祖祯公及四世祖子璋,并子琼、子瓒、子珉、子□,五世祖文杰、文清诸公俱葬于兹,因为住城,而六世、七世补葬者,不可胜举”。
清初朱书云:“吾安庆...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元之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之一二耳。”。据考证,瓦屑坝、瓦西坝、瓦家坝,为现江西波阳莲湖乡西之古渡口瓦屑坝。元,瓦屑坝为鄱阳湖渡口。元以前徽州太平,人口膨胀,逐渐溢出,迁入富裕之饶州与九江郡。
元末战乱频仍,为避战火,百姓迁移。安庆,经宋金对峙,长期处战争前沿,人稀地芜,至元末未复。安庆临长江,为彼时徽州、饶州移民首选之地。明初,政府对移民垦土合法化,享赋惠,吸引百姓;剥宗势而集中移民(民间称“赶散”,宗族人分而治之)。饶州瓦屑坝,时为官方指定港口承担起移民之重任。
元末明初百余年,来安庆移民数32万之多,占同期安庆府人口近八成。明末,为躲避战乱,潘姓一支由江西婺源,自发地经官方渡口---饶州瓦屑坝,迁至安徽桐城双港潘家祠。其世祖列表如下:一世祖曰潘江;二世祖曰潘维雄;三世祖曰潘章;四世祖曰潘纥;五世祖曰潘昆;六世祖曰潘素震;七世祖曰潘成临;八世祖曰潘鸿光;九世祖曰潘法昌;十世祖曰潘俊;十一世祖曰潘顾;十二世祖曰潘斯成;十三世祖曰潘相;十四世祖曰潘陛;十五世祖曰潘学固;十六世祖曰潘鸿富;十七世祖曰潘名杰;十八世祖曰潘承祥。
[潘姓家谱]
第一代:潘江:明末大儒,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桐城派大家戴名世(字潜虚)、方苞(字望溪)皆从其学。《桐城县志》载:明末,县内讲学论政之风更盛,钱澄之等结“泽园社”,潘江等组织文会。清代,桐城派崛起,力倡办教育。